农村初中历史课教学点滴谈

2018-03-22 11:49胡沛钧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改

摘 要:扎根基层农村初中,近年来投身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亲自实践,摸索到一点实际教学体会,也体会出不少教学的不足,暴露出许多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不少困惑,以下谈出,望同行专家老师不吝赐教。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新课改

一、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地位认识肤浅。在农村,自上而下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认为仅仅是一门副课,学校课时量不足,学科要求等诸方面不够,学生学习态度不明,兴趣低下。

2. 教学资源匮乏。教学仅仅限于一本书,没有一些历史教学用具来丰富美化教学,导致教学活动单调乏味,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限。加上课外教学资源更是少之又少,无法开展历史课课外教学活动。

3. 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仅仅立足于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就一支粉笔、一本书,陈旧的说教式教学,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一知半解,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4. 教学方法落后低效。教师大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谈话、演讲、练习等。对于实践探究、实验、探讨等先进新颖的方法,不能熟练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师生、生生互动极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目标达成方面不理想。

5. 教学目标的偏失,实际教学中,只注重了知识目标的实现,对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忽略甚至淡化,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6. 忽视学生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只是强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准备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主动探究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依然运用传统教学法,教师一言堂,这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的。

二、 教学中的困惑之点

1. 教学要求与课程开展之间的矛盾。初中历史课是一门必修课,其地位不言而喻,而且在应试教育指挥下,教学要求、考核力度日趋加大。但是,学校为了追求高中升学率,优先照顾语数外课程,加上平时学校活动挤占课时,导致历史课时数减少,严重影响课程进程。

2. 教科書知识少与学生课外知识匮乏之间的矛盾。新教材涉及历史知识少,对学生要求高,有些探讨问题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抑或需要学生课外去获取知识,但是,农村中学生这方面知识量缺乏,信息来源渠道窄,获取能力低,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产生了矛盾。

3.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要求。学习历史需要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比如语文、科学、地理、音乐、美术等,但是,有些学生这方面知识储量少,课堂活动中发问探讨,脸上呈现一片茫然。

4.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受小学“副科”观念影响,初中生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认为无关紧要。所以,表现为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吃苦精神不够,方法随意落后,缺乏探讨创新勇气,学习成效甚微。

5. 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不多,有的同学抱着过电影的心理来学习这一门学科,认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当然,这也与教师的启发引导分不开,诸多因素导致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施展,效果不明。

三、 点滴教学经验谈

1. 端正教学理念。历史课教师要树立课改意识,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时刻不忘教育革新,改变陈旧的方式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紧随时代,适应教育的发展节奏。

2. 精心钻研教材。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认真细致的研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了解优秀教学案例。明确每一课设计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建议、重难点、相关资料及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案例,这样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

3. 研究学生,熟悉学情。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熟悉,包括学生结构、知识储量、学生能力、学习态度、思想动态、品德发展、个性特点及各种能力等。教师与他们融为一体,这也是备课应考虑的方面,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4. 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形成。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让学生在思想、情感、认识方面,形成科学优良的态势,可谓不易,这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定位有很大帮助,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5. 多举措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上述做法外,还应该尝试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实用的教学风格,学生接受并喜欢的教学程式。开展多样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欲望,鼓励他们动脑动手,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知识量丰富,课堂用语精炼幽默,随时烘托气氛,营造良好氛围。适时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关注后进生课堂及平时表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6. 拓展课本教学知识,延伸课外教学阵地。不局限于教科书历史知识,多渠道、多途径收集知识,从报纸、书刊、网络等地方,丰富教学内容。历史教学的课外资源,其来源途径也很多,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历史文化遗迹、乡土特色文化展示等,安排学生集体或者个人利用节假日去参观,受到切实独特的心灵熏陶,作用不可低估。在学校或年级、班内开展历史图片展,历史知识竞赛等,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增长了知识,收到一定的效果。

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对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永无止境。以上点滴经验,纯属个人教学所得,认识片面,观点单执一隅,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各位同道多多指教。

作者简介:

胡沛钧,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定宁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