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8-03-22 11:49申世平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幼儿由于缺乏规则认识,因此时常会出现违规行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需要对其正面进行强化,引导其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本篇文章将阐述幼儿规则的实际现状,分析其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对于改进策略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策略;探究

一、 引言

为了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减少错误学习,便需要对其规则意识进行培养。帮助其更快适应未来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二、 幼儿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 通过实践的结果:通过实践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按照要求随意走动、与他人打闹争抢以及随意丢弃杂物等行为。

(二) 资料调查的结果:根据相关调查可以知道,目前已经有大量学者开始注重幼儿规则意识缺失的调查,同时也有一些具体研究将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所做出的所有违规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可以发现,现如今幼儿的违规行为已经非常普遍,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便是幼儿的规则意识有很大的缺失。

三、 规则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 规则缺失:幼儿本身规则意识十分薄弱,经常会做出违规的行为。这其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教师或家长没有给幼儿制定规则,让其明白哪些行为能够被允许,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导致其对于规则认识十分模糊。其二,有些教师或家长在制定了规则之后,却没有及时执行,使得孩子降低了对于规则本身的认识,认为其是否需要遵守皆可,从而忽视规则本身的约束力。其三,有些教师与家长在规则执行方面没有做到一直,对于孩子的行为有时执行,有时则选择不执行,使得规则的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 错误学习:重复他人的动作行为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幼儿心智尚不成熟,不懂得如何正确选择模仿对象。因此,其模仿对象不仅仅只是生活中的父母、老师以及伙伴,还有可能是电视机、图画书以及童话故事中的虚拟人物。同样,一些不良的反面榜样也会被幼儿模仿。当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人随意插队却没有人制止的时候,他便会以为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从而在之后的生活中予以模仿,进而养成不良习惯。不仅如此,如果幼儿发生了违规行为,教师或家长对其做出的回应不当,则同样有可能导致错误学习发生强化。例如,有些幼儿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在家中大闹,做出了违规行为。如果家长此时选择妥协,回应了幼儿的需求,则会让幼儿产生只要自己肆意嬉闹便会得到回应的想法,进而将其不断加深。

(三) 正面强化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渐渐会产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如果教师或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对其予以肯定,很有可能造成幼儿认为这一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意识。长期如此,幼儿便会逐渐放弃这一良好行为,进而影响其自身规则意识的建立。

四、 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方法

(一) 确立正确规则:在幼儿学前年龄阶段,教师便需要给幼儿的行为制定相关规矩,让其明白哪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在规矩确定的同时,还需要让其明白违法之后所要面对的惩罚,促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则。幼儿一旦有违规行为出现,教师则需要立刻予以制止,并对其进行警告,如果继续犯错则需要严格执行,让其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场所内其他成年人的态度必须与家长保持一直,从而让幼儿真正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例如,幼儿在玩完玩具之后,由于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忘记将其放回原位,导致所有玩具到处乱丢。此时教师便需要对幼儿进行提醒,要求其尽快收拾,否则将会把玩具没收。如果幼儿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仍然继续违规,则教师需要立刻采取行动,让其明白违规的后果。幼儿此时便会意识到惩罚带来的恶果,便会依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收拾,从而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二) 树立良好榜样: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做好示范,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免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到了成年人的恶习。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提醒家长积极关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引导其遵守公共规则,从而成为其他幼儿的榜样。一旦幼儿出现违规行为,家长便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回应,让其明白家长对其行为产生的相关态度,以免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了错误的信息。

例如,家长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必须让其明白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不能随意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家长首先需要摆正自身态度,不能出现任何大声喧哗的行为,从而为幼儿树立榜样。当幼儿违规时,同样不能对其大声指责,必须尽可能压低声音与幼儿展开沟通,以此让其明白规则的重要性,进而产生规则意识。

(三) 正面进行强化:在规则意识的培养方面,如果教师没有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全面强化,不仅会使得其正面行为不断减少,甚至会逐渐消失。所以,一旦幼儿在遵守规则方面有比较好的表现,教师和家长应当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反馈,对其行为予以肯定并做出表扬。如此一来,幼儿便会对于规则本身逐渐产生概念,进而形成规则意识。

幼儿在与其他伙伴交往时,教师应该要求其遵守秩序,玩具应该采取先到者先玩以及轮流玩的形式,不可以出现争抢的行为或者一人独霸的行为。幼儿如果在与他人共同游玩的过程中,保持着礼貌的态度,同时态度十分友好,每个教师都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表扬,对其良好表现予以肯定。长此以往,幼儿的规则意识便会逐渐产生,并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往。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园内,还是回到了家中,当家长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有违规行为出现时,需要及时制止,并向其描述规则的重要性,促使其規则意识逐渐产生。

参考文献:

[1]杨李琴.以日常班级管理为载体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内化的有效途径与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2.

[2]袁华丽.浅谈在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3.

[3]黄丽燕,李雪晗.幼儿规则意识缺乏的原因与对策简析——基于一名幼儿的个案追踪[J].少年儿童研究,2009,11X.

[4]周云凤.四色约定规则无痕——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实践思考[J].幼教博览,2015,9.

作者简介:

申世平,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土高乡教育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培养策略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