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研究

2018-03-22 12:51陈春蕾
魅力中国 2018年37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陈春蕾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需要,同时还是民办高校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本文以四川GK学院为例,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打造品牌民办高校,提升办学能力,为民办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民办高校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止2017年5月,我国民办高校数量达735所,占全国高等院校近三成比例,民办高校生源数量占全国高校生源总数25%左右。[1]民办高校自身办学特点及其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顺应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然之势。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哲学思想、道德理念等内容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民办高校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同时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应然之举。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当今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人们在市场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殖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社会诚信每况愈下、伦理道德观念淡薄、人际关系日益紧张等问题凸显。民办高校学生文化基础和自信心较弱,思想压力大,极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造成思想观念的偏差、价值取向的偏离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如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伦理道德教育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等。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有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民办高校学生的不良影响,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高尚的品格和人生追求。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契合点

学校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场所,传统文化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互相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靠名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扬和传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永葆生命力和影响力。文化的本质在于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到每个社会每个个体,将社会文化尤其是其核心——价值观及其社会规范传递、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4]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于构建人自身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不谋而合,与高校培养“四有新人”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三)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和生源的特殊性

第一,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时间较短,具有教育经费自筹和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限性。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而轻视文化底蕴挖掘,重视专业发展、技能培养而忽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社会对民办高校存在一定偏见,不少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歧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等思想培养民办高校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迫在眉睫。第三,民办高校生源思想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生源结构成份复杂,思想政治观念、人生追求、心理素质各方面与公办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四川GK学院以“明德、博学、笃行”为校训,秉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办学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永葆大学理想,为建设区域应用型技术型本科大学为奋斗目标,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四川GK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以地域文化为背景

地理位置为四川GK学院提供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校位于古蜀文化发源地德阳,其境内拥有“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有西部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孔子庙;有三国遗址白马关、庞统祠;有彰显诸葛亮祖孙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双忠祠、有“百行孝为先”的中国第一孝子安安博物馆和姜孝祠、以及体现古代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民俗年畫村博物馆;是刚正不阿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救亡图存戊戌变法六君子杨锐和特级英雄黄继光故里。学校依托德阳地域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仁爱、忠君、爱国、诚信、孝顺、乐观、朴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当地文化的内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教育价值,从而切实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依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校园的每一个领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四川GK学院的建筑楼群名字都出自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楼取名钟灵、毓秀意欲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培养优秀的人才;学生公寓以娇子、鸿儒为名出自《陋室铭》。意在让学生能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志行高远,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鼎亨食堂取 “鼎”字含义希望学生能一言九鼎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修建国防长廊力争国防教育特色院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其次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食堂等地布置大量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和国画作品,营造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这样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个场景,让学生处于文化环境熏陶感染之中,促进民办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为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供文化载体。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