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黄草口崩片解酒功效考察

2018-03-23 02:03唐月抗巫传玲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醉酒乙醇浓度

彭 勤,唐月抗,巫传玲

醉酒又称急性酒精中毒,酒中主要成分为乙醇,它能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酒精中毒,严重的甚至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特有的酒文化,饮酒过度较为常见,酒精中毒引发的事故及对机体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目前,西医并无特效解酒药物,而中药在解酒方面有一定效果。

赶黄草又名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为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扯根菜属,分布于日本及南亚许多国家,在我国四川古蔺县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全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平肝、健脾、祛黄疸等功效[1-3]。成霈等[4]报道了其防醉和解酒的作用,但其他相关报道甚少,而民间很早就将其用于防醉与解酒。本研究考察了自制赶黄草口崩片的解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赶黄草口崩片(自制);槲皮素标准品(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批号:MUST-13072505,A0083-20mg);其余所用试剂均为药用级或分析纯。56°红星二锅头(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15.3.21),无水乙醇(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安捷伦GC7890气相色谱仪。

1.2 动物实验 SPF级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 g,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川)2013-15。将大鼠分笼饲养,自由饮水,每天早晚喂食,喂食量为每日10 g/100 g;每1~3 d换饮水,换用垫料2次/w。

2 实验方法

2.1 建立大鼠醉酒模型[5-7]

2.1.1 醉酒判断指标 翻正反射:将大鼠的腹部朝上,背部朝下,轻放在桌面上,正常大鼠能够迅速恢复原来的状态。如果大鼠能够保持该状态>30 s,说明大鼠的翻正反射消失,即醉酒;经过一段时间,大鼠能够翻身(腹部朝下,背部朝上),即为恢复翻正反射,说明大鼠酒醒。

攀附能力:自制铁丝网,离桌面高40~60 cm,将大鼠置于铁丝网上,正常大鼠能够在网上自由活动且不会掉落,而醉酒大鼠可频繁从网上掉落。若大鼠在1min内掉落≥3次,说明大鼠醉酒;若大鼠能够在网上攀附且不掉落,说明大鼠酒醒。

平衡能力:正常大鼠在行走时,动作迅速,后腿有力,体态平稳,尾巴有力或抬起,存在意识(不会从高处滑落);醉酒大鼠则相反,动作稍缓,后腿和尾部无力拖地,行走不稳,严重者无意识。

2.1.2 最佳灌酒浓度的确定 将42只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实验前禁食12 h,自由饮水。实验时各组按每10 g体重灌红星二锅头0.00、0.08、0.10、0.12、0.14、0.16、0.18ml。 观察记录大鼠从开始灌酒到出现醉酒行为的时间及状态。结果显示(表1),灌酒浓度0.12~0.18ml/10 g都可使大鼠醉酒。为了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后续实验的影响,选择0.14 ml/10 g为最佳灌酒浓度。

2.2 赶黄草口崩片解酒效果考察 12只SD大鼠禁食12 h,自由饮水。灌酒15 min后,将醉酒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和试药组,分别灌胃蒸馏水0.2ml/10 g或赶黄草口崩片混悬液0.2ml/10 g,观察两组各种行为能力恢复时间。结果显示,试药组3种行为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空白组(P<0.05,表2)。

2.3 赶黄草口崩片对醉酒大鼠血乙醇浓度的影响

将16只SD大鼠以0.14 ml/10 g灌酒,然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试药组,分别在灌酒0.5、1、1.5、2.5、4 h后,从大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8-9],检测血乙醇含量。结果在各时点,试药组的血乙醇浓度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表 3)。

表1 不同灌酒浓度的醉酒效果(n=6)

表2 赶黄草口崩片解酒效果比较(n=6)

3 讨论

动物醉酒后,在行为学上一般会引起运动协调性减弱或丧失、神志不清或嗜睡,经典方法采用翻正实验、攀附实验、平衡能力和血乙醇含量等评价醉酒的程度。基于此,现代研究醒酒防醉药多从协调、醒神、降低血乙醇浓度等方面入手。

表3 灌酒后不同时间两组血乙醇含量(mg/mI)比较(n=8)

成霈等[4]通过酶活性的测定,考察了赶黄草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发现赶黄草可以增加肝脏内乙醇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加速乙醇在体内的代谢分解,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从而发挥解酒功效。本研究结果也发现,赶黄草口崩片混悬液能显著改善醉酒大鼠行为能力,并显著降低大鼠血乙醇浓度,证实赶黄草口崩片具有解酒作用。

由于本实验采用的是大鼠醉酒模型,因大鼠先灌酒后灌药,因此,实验结果主要体现解酒效果,对赶黄草口崩片是否具有防醉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因实验中每只大鼠取血5次,考虑断尾取血对大鼠伤害较大、静脉取血不易操作,所以,采用大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这是目前对大鼠伤害最小、最易操作的一种取血方法,但这种取血方式取血量较少,不能再对血样进行前处理,所以采用顶空气相法直接对全血进行检测。

当然,由于本实验只是对赶黄草解酒功效的初步研究,观察的指标主要限于基本药效学指标,要全面深入地研究赶黄草的解酒防醉功效,还应结合解酒机理进行研究[10-11]。

赶黄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没食子酸、槲皮素、谷甾醇、乔松素-7-O-葡萄糖苷以及多种抗氧化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12],但现有文献少有提及赶黄草解酒的有效成分。袁叶飞等[13]研究了赶黄草与槲皮素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推测赶黄草中解酒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槲皮素。但是否还有其他解酒成分,以及通过提取分离更纯的解酒成分,从而发挥更强的解酒功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自制赶黄草口崩片可显著降低醉酒大鼠的血乙醇浓度,改善其行为能力,从而发挥解酒功效。

[1] 王岚,刘敬东,常青,等.苗药赶黄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药与临床,2014(3):47-49.

[2] 陈宇航,徐锐,陈晨,等.扯根菜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4):492-494.

[3] Wang A,Lin L,Wang Y.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a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view[J].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5,43(4):601-620.

[4] 成霈,顾慧莹,宋敏.赶黄草对预防醉酒及解酒效能研究[J].医药世界,2006(5):142-144.

[5] 张梦妍,郑露,党好,等.浓香型白酒醉酒度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10,19(37):3623-3625.

[6] 郑立发,邓瑾,张振海,等.解酒护肝口服液对醉酒模型小鼠解酒作用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4,6(33):478-480.

[7] 杨柱,田维毅,王文佳,等.5首解酒方对小鼠醉酒模型解酒效应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10,11(32):1969-1972.

[8] 左光扬,章超桦,高加龙,等.简易顶空气相法测定小鼠血液中的乙醇含量[J].现代食品科技,2012,7(28):882-885.

[9] 申科敏,胡晓琴.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甲醇的含量[J].食品与药品,2016,5(18):358-360.

[10] Cao YW,Jiang Y,Zhang DY.Protective effects of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against chronic ethanol-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5,161:92-98.

[11] 郑联姬,邓丽玲,罗家妮,等.魔芋葡甘聚糖抗醉解酒作用机理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7,5(33):156-161.

[12] 左蕾蕾.扯根菜有效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2014,5(20):40-41.

[13] 袁叶飞,胡祥宇,欧贤红,等.赶黄草与槲皮素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21(46):1635-1638.

猜你喜欢
醉酒乙醇浓度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神医的烦恼——浓度与配比
新催化剂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榆神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乙醇装置建设进展
应急处理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应急处理
美国醉酒史
延龄草多酚分析及其在不同硒浓度下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