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鞘配合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2018-03-23 02:04侯飞飞刘齐贵王跃力周庆余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硬镜肾囊肿软镜

侯飞飞,赵 谦,郭 蕾,刘齐贵,王跃力,周庆余

肾盂旁囊肿是特殊类型的肾囊肿,易压迫肾盂和肾动静脉,较早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严重者引起肾功能障碍,因此,应尽早手术治疗[1]。目前常用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去顶减压术、经皮穿刺术、经皮肾镜和输尿管硬镜或软镜内切开引流术。软镜因具有更微创、恢复更快,且可同时处理肾结石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笔者科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7例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患者,用软镜行囊肿内切开引流和碎石治疗,术中配合使用负压吸引鞘,笔者对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7例中,男7例,女10例,年龄 41~73(54.9±12.3)岁;囊肿直径 3.6~7.7(5.3±1.4)cm;左侧11例,右侧6例;结石大小0.6~1.2(0.9±0.2)cm;10 例无症状,7 例有不同程度腰痛。 均经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平扫+增强明确囊肿、结石大小和位置(图1);其中1例肾结石伴肾积水者拟行软镜碎石,术中发现为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

1.2 材料器械 Olympus P5输尿管软镜,Wolf硬镜,异物钳,科医人100W大功率钬激光+200μm光纤,COOK 0.035 inch镍钛合金超滑导丝,负压吸引鞘(康医博鞘,专利号:201520062247.6,有测压通道和负压吸引通道,图2),天地协和压力传感器,沈大灌注吸引泵,Copper双J管。

1.3 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均已留置双J管2 w。全麻、截石位,硬镜下拔除双J管,再沿输尿管上行至肾盂,退镜前将导丝留置在肾盂输尿管内;选择合适负压鞘,循导丝插入输尿管,当鞘外露长度约为10 cm时停止插入;退出鞘芯和导丝,置入软镜,直视下将鞘前端插入肾盂内,确保测压和吸引通道内口在肾盂内。

图1 术前CT

连接压力传感器与鞘的测压通道(图2 b),用生理盐水充满测压通道后于肾脏水平调零,再连接负压吸引泵与鞘的负压吸引通道(图2 a)。开始灌注和吸引前,先记录肾盂初始压力值,设定灌注流量为0.2 L/min,压力上限为100mmHg,最大负压为10 kPa;术中监测肾盂压力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灌注和吸引压力。

软镜直视下,全面探查肾盂肾盏找到囊肿和结石。视野中凸向肾盂的半透明或淡蓝色组织即为囊肿壁;当囊肿定位困难时,可交替增大和减小负压,使囊壁出现波动,可辅助寻找囊肿。明确位置后,置入光纤,调整激光能量为20~40 W,用蚕食法先行钬激光碎石将其粉末化,同时负压尽量将碎石吸出;再次找到囊肿,光纤紧贴囊壁最薄弱处,避开血管做十字形切开,以此为中心向外逐渐将其余囊壁汽化切除达囊肿边缘,并彻底止血;软镜进入囊腔检查有无隔层、新生物,加大灌注和吸引力对囊腔进行冲洗;最后将双J管近端留置在囊腔内。

图2 负压吸引鞘

1.4 监测指标 患者均给予头孢抗感染,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术后第1 d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沉(ESR);1~3 个月后拔除双J管,术后每3~6个月复查B超或CT(图3)。

图3 术后CT图像

2 结果

所有手术都成功完成,无大出血;初始肾盂压力 7~17(12.1±3.5)mmHg,术中肾盂压力-3~12(6.4±1.7)mmHg,手术时间 40~65 min,定位囊肿和结石时间 10~15(10.5±2.3)min,处理时间 16~27(21.9±5.3)min;术后体温 36.2~37.1(36.6±0.3)℃,WBC 为6.24~9.21(7.7±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 73.5~83.3(77.8±3.9)%,CRP 为 0.28~7.9(4.2±2.4)mg/L,PCT 为 0.07~0.1(0.09±0.01)ng/ml,ESR 为 3~15(7.7±4.7)mm/H,术后住院时间 1~3(2.0±0.6)d。 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消失,随访6~20个月,14例囊肿完全消失,3例囊肿减小>50%;16例肾结石完全清除,仅1例有结石残留。

3 讨论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时发病率达25%~30%[2-3]。肾盂旁囊肿是指发生于肾盂周围、并向肾盂方向凸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囊肿,只占肾囊肿的1%~3%[4]。其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B超、IVU、CT等,但误诊为肾积水或肾窦脂肪增生的概率大[1]。当无法鉴别时,软镜下可辅助诊断。

一般认为单纯肾囊肿≥4 cm时才行手术治疗,但肾盂旁囊肿靠近肾门,易压迫肾盂和肾动静脉,较早出现腰痛、肾性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1]。目前手术以微创为主,包括去顶减压术(腹腔镜、经皮肾镜)、穿刺引流+注射硬化剂、内切开引流术(经皮肾镜、输尿管硬镜和软镜),其中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是首选。但腹腔镜、穿刺或经皮肾镜在肾门大血管周围操作,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大出血的风险,且术后易复发[6];另外造影剂外漏还易导致肾盂输尿管梗阻[7-8]。所以,经自然通道的硬镜或软镜就体现出微创优势。但硬镜角度固定,只能完成肾上极的手术,对于肾下极的囊肿,硬镜就难以实施[1,9]。而软镜基本不受限制,若合并肾结石或双侧病变,软镜也可同期处理,因此,软镜更适合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

手术先要确定囊肿位置,然后在囊肿最薄弱处避开血管充分切开,其中囊肿定位最为关键。典型的大囊肿,为凸向肾盂的半透明或淡蓝色组织,与淡粉色的肾盂黏膜容易区分。而小囊肿不一定有的淡蓝色的囊壁,定位困难。此时可借助B超探测,或在B超监视下穿刺囊肿注入亚甲蓝使囊壁与周围组织形成色差,或在穿刺针中置入光纤用指示灯来指导定位[10-11]。由于软镜下灌注液流出不畅,肾盂压力较高,肾盂内高压与囊肿内压力抗衡使囊肿凸出不明显,不易或不能找到囊肿,何昊阳等[11]建议在低压灌注下寻找囊肿。李梦珂等[12]认为,可交替增加灌注压,囊壁可因压力变化出现波动,根据波动辅助定位囊肿,但这可使肾盂压力升高,当肾盂压力≥30 mmHg时间过长,可引起肾盂静脉及淋巴管反流,细菌和内毒素被动吸收入血引起术后感染,甚至尿源性脓毒血症[13]。Mao等[8]行软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后,有患者出现发热、低血压等脓毒血症的表现,他们认为可能是由术中肾盂压力过高导致。

笔者所用负压鞘可及时将灌注液吸出,使肾盂压维持在-(6.4±1.7)mmHg,与初始肾盂压力-(12.1±3.5)mmHg相比明显降低,肾盂内低压状态下囊肿凸出明显,容易找到;术中改变负压,囊壁出现波动,这也给寻找囊肿节省时间。本组定位囊肿和结石用时短平均为(10.5±2.3)min,定位准确。低压下,灌注液、细菌及内毒素返流吸收少,可减少或避免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13]。本组术后均无发热,WBC、CRP、PCT及ESR都在正常范围。负压鞘边碎石边吸石,还可减轻患者术后排石负担,提高术后无石率[13-14]。此外,负压还可将囊液吸出,也可避免高压灌注时囊肿外壁破裂导致大出血和尿瘘。本组仅1例结石残留,分析原因是肾下级囊肿先行囊肿切开,结石掉入囊腔内,碎石在肾脏最低位导致排出困难。所以,建议应先碎石再行囊肿切开。

总结本组17例手术的体会:术中所有患者都可在软镜直视下进一步鉴别和明确诊断;该术式可同时处理囊肿和肾结石,减少患者手术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在负压鞘的配合下,减少寻找囊肿所用时间,及时吸出影响手术视野的物质,整体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也确保手术安全进行;术中负压吸引维持肾盂内低压,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术后安全;术中边碎石边吸石,减轻患者术后排石负担。因此,负压鞘配合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1] Zhao Q,Huang S,Li Q,et al.Treatment of Parapelvic Cyst by Internal Drainage Technology Using Ureteroscope and Holmium Laser[J].West Indian Med,2015,64(3):230-235.

[2] Erdem MR,Tepeler A,Gunes M,et al.Laparoscopic decortication of hilar renal cysts using ligaSure[J].JSLS,2014,18(2):301-307.

[3] Hinev A,Anakievski D.Laparoscopic transperitoneal renal cyst decortication[J].Acta Chir luqosl,2014;61(1):35-40.

[4] Shao ZQ,Guo FF,Yang WY,et al.Percutaneous intrarenal marsupialization of symptomatic peripelvic renal cysts:a single-centre experience in China[J].Scand JUrol,2013,47(2):118-121.

[5] 邵世修,张淑香,尚东浩,等.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和肾外周囊肿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07,47(8):10-12.

[6] 郭丰富,邵志强,王广健,等.经皮肾囊肿穿刺2"m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122-123.

[7] Mao X,Xu G,Wu H,et al.Ureteroscopic management of asymptomatic and symptomatic simple parapelvic renal cysts[J].BMCUrol,2015,15(48):1-5.

[8] 王晓平,蓝志相,黎承阳,等.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3):195-197.

[9] 章庆华,宋正尧,林谦,等.输尿管软镜用于肾结石合并肾盂旁囊肿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4):524-526.

[10] 何昊阳,李立宇,陶志兴,等.输尿管软镜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对比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6):417-419.

[11] 李梦珂 ,易成智,杨小明,等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分析:附视频[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9(2):116-119.

[12] 操作亮,章传华,袁敬东,等.输尿管镜碎石术中肾盂内压力变化对术后发热的影响[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28(2):1201-122.

[13] 段康,麻伟青,刘齐贵,等.测压吸石输尿管软镜引导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7):86-92.

[14] 段 康,刘齐贵,王跃力,等.自制测压吸石输尿管扩张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 (附33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12):1107-1110.

猜你喜欢
硬镜肾囊肿软镜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发现肾囊肿怎么办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
硬镜微创保胆取石213例报道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