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D与FD治疗RLDH的临床效果及对脊柱运动单位的影响

2018-03-23 02:04刘宏平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椎板

鲁 良,刘宏平,廖 博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指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症状缓解6个月之后,在原手术节段残留的椎间盘组织于同侧或对侧再次突出引发的神经症状[1]。RLDH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近年来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复发率为5%~18%[1-2]。目前治疗RLDH的方案很多,本研究选择最常用的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开窗髓核摘除术(FD)两种手术方法,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腰椎手术节段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RLDH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7月在杨凌示范区医院骨科诊治的RLDH患者78例,纳入标准:临床有神经根压迫的症状;从原手术同一节段初次手术到复发有≥6个月无疼痛期;影像学检查证实同一节段有明显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已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在充分告知患者两种术式的利弊后,按照患者意愿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别为PELD组(46例)和FD组(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案 PELD和FD手术操作参照李兴艳等[3]方法。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2 d;FD组术后24 h内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安排出院,出院后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9.4±5.6)个月。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2)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 d,通过X线检测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ISH)、椎间孔高度(FH)、关节突关节间隙差(DID)、小关节角度差(DFJA);(3)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7]评估临床疗效;(4)随访期间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和住院时间比较 PELD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FD组(P<0.05),但手术时间较长(P< 0.05)。 见表 2。

2.2 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结果 术后3 d,两组ISH和FH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PELD对ISH和FH的影响显著小于FD,而FD对DID和DFJA的影响均显著小于PELD(P<0.05)。见表3。2.3 两组末次随访临床疗效的比较 末次随访时,虽然PELD组的优良率高于F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 4)。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两组术中均未出现定位错误、大血管损伤等严重问题。FD组术后发生1例感染、3例下肢神经痛症状;PELD组术后发生1例感染。2例出现下肢一过性痛觉过敏。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手术指标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测结果

表4 两组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慢性疾病,常常引起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等,且复发率较高,故手术治疗后依旧可能引起RLDH。FD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术方式,该方法能去除病变髓核组织,对受压的神经进行有效减压,效果较好[4]。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PTED能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治疗,将微创技术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FD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或多于PELD组,与FD手术方式有关。因为FD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去除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关节,对脊柱的创伤较大,导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的时间较长、下床活动延迟[5]。而PTED通过特殊器械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治疗,对局部组织损伤微小,对脊柱韧带、骨关节及相邻节段破坏少,可以保持腰椎自身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的稳定性,能大大降低术后瘢痕组织增生、粘连[6]。

本研究的影像学检查显示,PELD对ISH和FH影响显著小于FD,而FD对DID和DFJA的影响显著小于PELD,此结果与张红鹤等[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两组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PELD和FD对RLDH疗效确切,PELD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且对患者手术节段ISH、FH影响小;而FD手术时间短,对腰椎手术节段DID、DFJA的影响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

[1] 张伟,陈德玉,杨立利,等.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术式的选择及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9):883-886.

[2] 魏新春,吴建贤.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规律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5,36(4):304-307.

[3] 李兴艳,张津铭,叶亚平,等.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5):467-469.

[4] 江加义,吴波,长安定,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7,37(6):67-69.

[5] 郭学文.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0):48-49.

[6] 禤天航,刘效仿,曹正霖,等.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9):972-974.

[7] 张红鹤,赵柳絮,邓丽,等.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脊柱运动单位影响的对比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15,13(4):223-227.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椎板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