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校会论“仁爱”的思想价值及其德育实践意蕴

2018-03-23 11:55孟红军徐校会
文教资料 2018年31期
关键词:仁爱德育大学生

孟红军 徐校会

摘 要: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对国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规范价值。本文解读儒家“仁爱”思想的深刻内涵,分析当代一些大学生“仁爱”思想缺失的表现,进一步提出将“仁爱”思想贯穿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 仁爱 大学生 德育

随着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信息化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着人类的视觉、神经系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向。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新形势和背景,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显得刻不容缓。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解读

“仁”的思想早在《诗经》、《尚书》中就略有表述,《诗经》中有“询美且仁”、“其人美且仁”等诗句,《尚书》有“予仁若考”的记载,这里的“仁”指的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为善的意思。到了春秋时代,“仁”的思想被更多的提及,“仁”在《国语》中出现了24次,在《左传》中出现了33次[1],而对“仁”做出系统理论阐释的是伟大思想家孔子,“仁”在《论语》中出现达109次[2],足以证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与精髓。笔者简要梳理了孔子“仁”的思想,其“仁”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爱人”是仁爱的核心思想。孔子最早对“仁”的最基本解释便是“爱人”,在《论语·颜渊》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的记载。仁者爱人,实际是要求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能够突破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狭隘思想,做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这里的他人不是针对某一特殊人群,而是所有的人。《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着火,孔子不关心当时珍贵的马,而关心相对低贱的养马人,可见孔子的仁是一种大仁。

第二,“孝悌”是仁爱之根基。尽管孔子对其仁爱对象并没有贵贱之分,但提出爱人要有一定的先后顺序,首先应从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做起,即“孝悌”是仁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根本与”(《论语·学而》)。孝悌就是要“尊亲、敬长”,这是仁之根,对具有天然血缘的父母、兄长如果都不能怀有仁爱之心,则对其他人的仁爱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孝道也是有层次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也就是赡养父母是最低要求,从内心深处对父母兄长的尊敬,能够做到“敬爱而致恭”,(《孝经纪·孝行章》)让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则是更高的要求。

第三,“泛爱众”是仁爱的进一步升华。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对仁爱作了进一步推广,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而亲仁”。也就是說,“仁”在家中要“尊亲、敬长”,出门在外时,说话要谨慎,对待他人要讲究诚信;能够博爱普通人,亲近有品德的人。这就把“仁爱”由亲情推广到对朋友的爱、对普通大众的爱,即由亲亲之爱进一步升华到泛爱众。

第四,“忠恕”是践行仁爱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孔子在“爱人”、“孝悌”、“泛爱众”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践行仁爱的基本方法与行为规范,即“忠恕之道”。简而言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忠恕”强调的是推己及人,从而宽以待人。通俗地说,就是个体本身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人去做,个体本身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先让他人获得成功,实质上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要从自身做起。究其原因,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人我关系,而“我”又是人我关系的关键,只有每一个“我”都下决心追求、践行“仁”,社会才能得以和谐稳定。

二、当代一些大学生仁爱思想的缺失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爱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多方面的社会作用[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思想中出现某些不和谐的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己缺少“反省”意识

仁者爱人,仁爱并不排斥对自己的爱,但仁爱强调推己及人、克己爱人的思想。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和“00后”,一些人考虑问题关心自己较多,对公众事务、集体利益不够热情。加之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很多还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人宠爱和照顾,习惯于接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多的从外部归因,不知道反省自身。

(二)对父母缺少“致恭”意识

孝悌是仁爱之根基,对父母亲的爱是人类最原始而自然的情感。当代一些大学生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习以为常,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应该的,感恩意识不强。大学生在自己经济没有独立且不能尽赡养义务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父母的负担,对父母多一些关爱,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愉悦。

(三)对他人缺少“仁爱”意识

仁爱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还要爱他人。当代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他人“仁爱”之心的典型性表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不够关心,一方面“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另一方面希望别人以自己为中心。具体而言,处理问题时缺乏全局意识,既有理想主义的追求,希望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又不能全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三、仁爱教育的具体途径

面对当代大学生仁爱思想缺失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渠道入手,把仁爱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

(一)构建“爱人”为核心的和谐社会环境

“爱人”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精髓与核心内容,在孔子时代就提出爱一切人的思想,不管是贵族还是马夫,都是其仁爱的对象。因此,当下以“爱人”为核心地位而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当代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诉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与本质。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可见,为人民服务是仁爱思想在当下的进一步升华。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而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将仁爱精神升华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从而有效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4]。

(二)强化“孝悌”为根基的美好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国家是亿万个家庭基础上组成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创建和谐社会环境的基础。良好家庭环境的维持离不开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这种起源血缘的亲情,孝悌是根本。人一出生就处在家庭的爱抚下,对父母兄弟的爱可以说是天然的情感,孝敬父母、兄友弟恭是每一个公民的必然选择。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忽视“孝悌”思想教育,特别是忽视家庭生活中日常行为礼貌的培养,把父母兄弟的爱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造成孝悌的缺失。“孝”、“悌”,简单两个字,实际上是中华文明在家庭伦理道德上的集中体现,以“孝悌”为根本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仁爱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健全“忠恕”为原则的人格养成体系

“爱人”、“孝悌”之心不可缺少,如何更好地落实,如何培养完善的人格,需要坚持以“忠恕”为基本原则。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要引导大学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若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则理解仁爱思想将不成问题,关键是否能够用“忠恕”的方法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尤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多采用向内归因,真正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而言之,一方面要学会“同理心”,另一方面要学会“克己”,这样思想境界才能达到较高的高度,形成完善的人格。

四、大学思想教育中贯穿仁爱的具体方法

如何把仁爱思想贯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紧密合作与努力,唯有此,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方可取得效果。当然,作为教育的主体,高等学校首当其冲、责无旁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智慧、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是一套,而课外实际生活中做的却是另一套,那么,正面的教育再生動,也不会取得应有的作用。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天职是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且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此,大学教师首先要在学识上不断提高,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品德磨砺,真正做到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做好榜样。

(二)仁爱教育与环境熏陶相结合

环境是教育的承载空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始终发挥着影响人、教育人、感染人的功能。在环境建设中,尤其精神环境的形成不可或缺,一所好的校园,必定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氛围。“以梁启超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日益凝练成为清华的传统精神。北大精神、清华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诉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北大、清华人”[5]。把仁爱思想教育和环境熏陶相结合,就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精神内涵,并使这种精神内涵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外部行为。因此,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从课堂环境到课外环境、从校风教风到学风考风,都要精心设计,强化仁爱意识,提高道德品质。

(三)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一种思想如果要成为坚定的理念且深入人心,宣传学习只是解决一个“知”的问题,并不能解决“行”的问题。要想将仁爱思想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更要依靠真正的社会实践,最终让仁爱内化到大学生心灵深处。所以在进行仁爱思想教育时,当然需要必要的宣传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行动,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献爱心活动、结对子帮扶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自身做起,在实践中领悟“仁爱”思想内核,真正践行“仁爱”,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2.

[2]王英娜.孔子“仁”的思想溯源及历史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1-283.

[3]王锁明.传统仁爱思想的社会功能解读[J].理论界,2011(11):149-150.

[4]陈媛媛.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鸡西大学学报,2009(4):42-43.

[5]郭维平.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构[J].嘉兴学院学报,2009(5):124-12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师仁爱之心养成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SK2016A065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仁爱德育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