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细菌部队背荫河及平房基地择址原因刍议

2018-03-23 07:51关燕妮
学理论·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平房

关燕妮

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势力蔓延至整个中国,1933年8月,石井四郎将防疫研究所迁到哈尔滨,并在背荫河设立细菌实验场;“七七”事变后,由于全面侵华战争的需要,细菌基地规模逐渐扩大,1938年开始陆续移驻平房。通过对背荫河及平房细菌基地择址原因的探讨,可以深入揭露日本侵略者反人类暴行和战争野心。

关键词: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背荫河;平房;择址;细菌基地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170-02

日本军方研究细菌由来已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开始着手,以此图谋用细菌战弥补在侵略战争中资源不足的问题。1932年,日本军部在东京若松町的日本陆军军医学校创立了细菌研究室,由石井四郎领导开始研制细菌武器,对外称“防疫研究室”,1933年初,扩建为“防疫研究所”。1933年8月,迁移至中国哈尔滨南岗区宣化街和文庙街一带,并在背荫河设立了附属细菌实验场;1938年6月移驻平房基地。背荫河实验场与平房基地系一脉相承的关东军细菌研制基地,尤其后者更为臭名昭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势力蔓延至整个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石井四郎在给陆军大臣荒木贞夫的报告中提出:现在,我们感到对细菌武器的研究,是必须加以实验的时候了;我们请求军部把我们全体调到满洲,使我们用来维护皇军的细菌武器得以高度发展。遂在1933年,日本陆军大本营决定在其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细菌战及细菌武器研制基地。其为何将细菌武器研制基地转移至中国东北地区,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日本侵略军作为“统治者”,在占领区满洲境内握有生杀大权,有可能获得大量非日本籍的活人来为细菌实验提供“材料”;其二,细菌实验毕竟是高度危险作业,一旦细菌泄露发生疫情,不至于殃及日本本土;其三,临近苏联,远东地区自然条件与中国东北地区较为接近,如此一旦日苏之间发生战争,有利于快速使用细菌战。

1933年8月,关东军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和文庙街一带秘密设立了细菌研究所,为保密起见化名“加茂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在其迁移至平房基地后,这里又被称之为‘南栋)”;同时在哈尔滨市以南约56公里处的现今五常市背荫河镇秘密设立了细菌实验场,当时有个叫中马的大尉负责管理这个实验场,因此也被称为“中马城”。背荫河基地是关东军早期从事细菌研制和活体实验的秘密据点,是研究关东军第七三一细菌部队早期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在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中,背荫河实验场屡见不鲜。

背荫河镇因附近的一条叫作背荫河的河流而得名。背荫河一带开发较早,从1742年(清乾隆七年)开始,清廷移拨在京旗人到拉林一带屯垦,在今背荫河镇白旗村建立“镶白旗头屯”。1882年(清光绪八年)添设民官,隶属双城厅拉林分防巡检管辖,清末隸属双城府第八区。1932年随着拉滨铁路的建设,成为铁路沿线的一座小站。关于关东军细菌部队为何来这个小村庄建设实验场,有学者列举如下理由:“首先,这里交通便利,距哈尔滨较近,可以提供大量实验器材、给养物资;其次,该村远离人口密集地区,一旦发生烈性细菌传染,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便于控制;第三,当地聚集着相当数量的人口和资源,可以提供廉价的劳力;最后,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七三一部队进行实验有很好的隐蔽性。”[1]笔者基本赞同上述观点,但需要强调的是,关东军细菌部队建立这座实验场是极端秘密的,因此其隐蔽性应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据相关记载,中马城非常坚固,周围有三米多高带有电网的围墙,顶上架设两道铁丝网,中间还有一道高压电网;四角各修筑一座炮楼,并安装两盏活动式探照灯;外侧有宽两米半的护城河壕。其管理和守卫也是非常严格的,吊桥里面是两扇黑漆城门,由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把守;一般日军人员禁止一切外出,通信也要经过关东军司令部严格审查。火车经过背荫河站时,要将车窗帘布提前放下,并严禁旅客向车两侧外观望[2]。

尽管“中马城”城池坚固,防范严密,1934年还是发生了抗联人员领导的越狱事件,背荫河细菌实验场的秘密被揭露。关于越狱时间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1933年、1934年及1936年。笔者倾向于1934年说,主要根据冯仲云的一系列回忆文章,他是东北抗联的重要领导之一,其说法应有一定的可信度。在越狱的次年,又发生了“爆炸”事件[3],对此其说法不一,有说是日军不慎引爆,也有说是抗联炸的。

上述接连发生的事件引起了关东军高层的焦虑与不安,他们意识到背荫河细菌实验场的秘密已暴露,因此开始筹划预谋如何转移地点。笔者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中马城”越狱事件及抗联第三军的不断袭扰,沉重地打击了石井四郎,促使其下决心做出迁出“中马城”的决定。在后来的搬迁中,不但陆续撤走了研究人员和各种设备,而且毁掉了所有建筑设施。近年笔者曾赴背荫河现场踏查,“中马城”旧址踪迹皆无,只有当年的背荫河火车站依旧在使用,默默承载着背荫河镇的历史荣辱兴衰。

背荫河细菌实验场发生的“越狱”和“爆炸”事件,使石井四郎深感细菌部队的保密及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着手为细菌部队重新选址。石井四郎向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提出迁移细菌部队,最终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两支细菌部队:哈尔滨平房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和长春孟家屯的“关东军兽类防疫部(关东军第一○○部队)”。

平房地区历史悠久,清代嘉庆年间年垦荒设屯,属双城堡协领管辖,先称义和屯,后称平房屯。民国期间归双城县二区二保管辖。东北沦陷后,1933年日本关东军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筑拉滨铁路,在平房屯附近设置“平房站”。

石井四郎为何选址平房地区作为新的细菌基地,森村诚一曾列举若干理由[4]。笔者认为:其一,细菌基地的安全性应为首选,背阴河一带虽偏僻隐蔽,但地处丘陵和半山区,处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游击区域;而平房地区地势平坦,但观察视野开阔,易于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实际更有利于守卫。其二,从某种意义上说,越狱和爆炸事件,只是导致背荫河基地迁移的直接原因,随着石井四郎等大力鼓吹的细菌战逐渐深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方针之中,并成为重要的侵略方式和战争手段,综合考量,背阴河基地条件有限,而建设新的平房基地,使大规模研制生产细菌武器成为可能,这才是细菌基地迁移的主要原因。其三,交通上的诸多便利,平房距离哈尔滨较近,仅16公里,不但公路便捷,专用铁路线甚至直达其核心区域,如此“离大城市近,制造细菌所必需的人才、物资、技术设备、劳动力容易得到保证”,经由哈尔滨日本领事馆的“特别移送”,亦因此快捷并大大减少风险。另一方面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对于七三一部队平房基地的三千多人的教育、购物等需求提供了便利保障。再者石井四郎长住哈尔滨一座白俄的豪宅——吉林街联络站,由基地长期雇用的司机接送,况且其个人生活放荡奢侈,大都市花天酒地的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其四,平房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无沼泽、山丘和岩石等自然障碍物,使细菌基地专用飞机场建设成为可能,就频繁往来于东京至满洲人员以及物资设备输送而言,七三一部队航空队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另外,邻近的日军第8372航空部队同时肩负着保护第七三一部队平房细菌基地和守卫哈尔滨的任务,亦不难看出平房基地择址于此的合理性。其五,平房基地虽距哈尔滨较近,但这里相对较为偏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另外,一旦发生细菌扩散事件不会造成过大危害,且相对容易得到控制。

1935年初夏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开始在平房站以北4公里处勘测,圈占军用土地6.1平方公里。1936年初春開始营建新的细菌基地,当时兼任关东军司令部军医部部长的石井四郎在长春进行了招标,最后决定由建设株式会社派来的铃木组、松村组、藤田组和大林组进行承包施工。1938年主体工程完成,石井部队正式移驻平房,其代号为“东乡部队”,对外称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

1938年6月30日,关东军司令部秘密发布了关于在平房附近设立“特别军事区域”的第1539号训令。据此“特别军事区域”由平房镇、日本空军8372部队营区、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细菌基地构成,占地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平房细菌基地房屋均指定为特别军事建筑物,所在地被规定为特别军事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往来。随后,伪哈尔滨市公署设立了“平房特区事务所”“平房特区日满协和会”“平房警察驻在所”以及3个派出所,同时日本宪兵队驻守平房。居住在特别军事区的居民,必须办理当地伪警察署颁发的“特别居住证明书”,外来人员一律到派出所登记。各村屯都成立了“协和班”,观察可疑动向,同时实行联保联坐制度。另外平房站前后约30公里铁路线被称为“60里地国境线”,军用飞机也不准通过。如违航飞行,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有权就地予以击落。如此部署及措施,构成了完整的、十分严密的防范体系。

至于平房细菌基地核心区的防范就更加严谨周密,以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为例。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是细菌研制和人体实验的主要场所,系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核心中的核心。细菌实验室为四周合围封闭式的长方形平顶三层楼房,占地15,000余平方米,院内横置两座秘密监狱,为东西向长方形尖顶二层建筑。监狱内部的重重关卡暂且不论,高大厚实的细菌实验室前者将特设监狱禁锢其中,第3栋与第5栋的碉楼居高临下,一览无余。就被关押者而言,即便侥幸逃出特设监狱,也难脱离细菌实验室的合围;进一步即便其万幸逃出细菌实验室,也难逾越核心区的高墙电网。可以推断当时被关押犯人脱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另外,七三一部队总部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除布置水电管道和检修等功能外,当有其秘而不宣的特殊用途,由此可见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平房细菌基地的营建,是一项极为机密的工程,被称为“特殊工业”,因此,只能由日本关东军御用的建设株式会社设计与施工。1940年工程结束,由此这里不但成为关东军首屈一指的军事重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的魔窟。平房细菌基地不但设计完善、规模宏大,而且布局严谨、防范严密。至此,关东军细菌部队规模空前,石井四郎在领导本部队的同时,还从技术上指导华北、华南以及华中等地的细菌部队,平房细菌基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本细菌武器研制中心和细菌战的大本营。通过对背荫河细菌实验场及平房细菌基地择址原因的探讨,不难看出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的残暴罪行和深谋远虑的战争野心。

参考文献:

[1]陈鹏.七三一部队背阴河实验场遗址调查报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实录第3卷[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

[2]韩晓,辛培林.日军七三一部队罪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冯仲云.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社,2008.

[4]森村诚一.恶魔的饱食[M].东京:角川书店,1985.

猜你喜欢
平房
平房,我的乐园
平房
平房
这套平房该归谁
独立小屋旅馆(环球360)
我感到安慰
找个地方
克里木特
给谁看
“平方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