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运用多种方法渗透德育摭探

2018-03-24 08:49卢鸿
成才之路 2018年6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德育班主任

卢鸿

摘 要:德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全能型学生:立足课堂,培养坚韧毅力;正面引导,拒绝讥讽打击;结合实践,规范行为品质;家校结合,启迪感恩意识。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道德品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6;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007-02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德育上。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面对集体生活时总是矛盾频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应当义不容辞地将德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青少年具有逆反心理,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只有合理恰当,才能被他们真正接受。下面,对几种班主任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立足课堂,培养坚韧毅力

对教师而言,无论是知识还是其他任何方面的教育,主要阵地都是在课堂上。班主任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组织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讨论,这样得到的结果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在课本内容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达到自我教育或相互教育的目的。

例如,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开展了对“独臂美女:我的世界里没有不行”这一案例的解读。学生们很直观地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班主任又追问道:“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坚韧毅力的历史故事或者同学的故事呢?”一瞬间,教室里炸开了锅,15分钟讨论过后,班主任总结学生们提到的故事,有《凿壁偷光》《愚公移山》和《铁杵磨成针》等历史故事……给班主任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有一位学生十分爱好玩吉他,在音乐方面刻苦钻研,但面对学习却只有3分钟热度。班主任对他说:“音乐是你的兴趣,但是能不能发现解题的乐趣呢?或许学习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你不能看到困难就退缩,故事中的残疾主人公都说没有不行,只要你花些精力,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从此,各科教师对这位学生的课堂表现都很满意。因此,对于任何事情,没有不行,只有不做。

学生可以横向比较,看看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或者纵向比较,观察自身在一段时期内是否有进步。德育的过程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班主任要抓住机遇,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并晓之以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二、正面引导,拒绝讥讽打击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在形成过程中,在面对问题和困惑时,更多的是需要解决的方法和正面安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应坚决杜绝讽刺打击学生的内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等行为,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传达“正能量”,避免给学生的内心造成打击,用阳光、美好的事物激励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例如,班主任接到了教师和学生对一位同学的反映,并陆续有任课教师反映他上课要么睡觉、玩手机,要么起哄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到了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经过走访,班主任了解到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从小就由奶奶带大,奶奶对他很溺爱,很少对他进行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时间长了,他就变得不愿意受约束。于是,班主任决定与他进行一次谈话,了解他内心的想法,正面疏导他的情绪。人都是渴望被赞扬的,班主任先表扬了他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很好,并告诉他:“父母打工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你的父母是这样,别的同学的父母也是这样。你不好好学习,还扰乱课堂秩序是不对的。”经过班主任的引导,他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遵守课堂纪律。正面引导的方法既没有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很好地达成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讥讽学生,那么学生学到的也是去讥讽他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优秀学生也不是一天可以培养成的,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耐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结合实践,规范行为品质

一个学生的行为品质有了问题,那么即使他其他方面的素质再高,也是徒劳无功、难成大器的。学校有校园规范要求,如图书馆不能大声喧哗吵闹、校园内不能乱扔垃圾等,生活中也有很多行为规范要求。这就需要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在实践中发现并遵守它,以此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行为,身体力行地体会生活中的德育。

例如,在万物复苏的季节,班主任组织学生去踏青,走出校门后,他们便欢呼雀跃起来。班主任提前对他们说:“虽然踏青不需要受到校规的严格管制,但是社会行为规范也是需要我们遵守的,大家可要注意了。”在去公园的路上,突然堵车,有的学生不耐烦地想从旁边非机动车道过去,还没等班主任说话,其他同学便说这是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万一出了事故,是需要负责任的。听了同学们的话,这些学生便安静地等待道路畅行。到达公园后,同学们分散活动,班主任便在一旁观察他们的个人表现。远处有几个小孩在湖边嬉闹着,有位同学过去跟他们说湖边很危险,会滑下去的,于是,这几个小孩又去别的地方玩耍了。踏青时,每个同学都带了一些零食,班主任看到有的学生将垃圾放在塑料袋里,有的学生则想扔在地上,但是被其他人及时阻止了。这些小細节都体现了学生们的行为品质。在返程的路上,班主任表扬了表现较好的学生,并激励其他学生时时刻刻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新一代的有为青年。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关于德育的内容无处不在。在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处事方式时,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现一切进行德育的契机,及时对学生进行渗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道德品质。

四、家校结合,启迪感恩意识

学生们对《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两个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却仅停留于此,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东西。因此,班主任要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通过设计一些环节启发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拉近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叛逆心理较强,会时不时地与家长发生摩擦和冲突,很多家长都向班主任提到了这点。因此,在一次家长接待日的活动中,班主任趁此机会启迪学生,感恩父母。活动伊始,班主任特意安排学生和父母挨着坐在一起,但有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疏远,交流甚少,只顾与其他同学打闹。班主任先让学生们观看了一段关于现代亲子关系的纪录片,不少家长发出感叹,学生们也低下了头。班主任对他们说:“我们会把自己的刺扎在亲人身上,是因为他们会一直原谅包容我们。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原因不能全部归咎于孩子,现在的家长们大多忙于自己的事业,常常不顾家,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最亲密的东西竟成了手机。”许多家长都默默点头,并承诺自己会多关注孩子的情况。看到父母们做出了榜样,学生们也保证收敛自己的叛逆,与家长好好相处。这次活动很好地启发了学生感恩意识,之后的家长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

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家长会、家访制度等,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结合学生在校情况制定教育策略,督促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家校结合,合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结束语

德育是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中学教育阶段的德育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班主任要遵循“德育为首”思想,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由内而外呈现朝气蓬勃的状态,将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从而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平,朱福棣,周鸿.试论思想品德的内在结构与形成过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

[2]王易,彭思雅.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J].教学与研究,2012(09).

[3]李季.走心德育: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J].中小学德育,2017(02).

[4]闫晓萍,王立仁.谈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J].教育探索,2013(10).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