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示意图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研究

2018-03-24 08:49王慧
成才之路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示意图数形结合

王慧

摘 要:在教学中适当绘制示意图,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把数形结合巧妙地渗透于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示意图;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058-01

数学课本中都会有插图,主要是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辅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绘制简易示意图,把数与形有机联系起来,并自然地渗透这一数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巧妙转化,形成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学许多的概念性问题。然而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对于抽象的概念很难有效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示意图,巧妙地把概念进行转化,把所涉及的要素表现在示意图上,使学生对概念有直观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教师首先模拟场景:植树节到了,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植树,现在我们有8棵树,要求每隔10米种1棵,那么我们现在需要多长的距离进行植树?同学们积极回答:8×10=80(米),我们需要80米长的距离进行植树。教师表示肯定后,接着问:如果现在知道了有80米的距离可供我们植树,并且要求每10米种1棵,那么我们需要准备几棵树苗?并告诉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看问题能不能快速解决。在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后,教师在黑板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引导:首先画了一条长80厘米的线条,用来表示实际80米的距离,又把这条线段每10厘米做一个三角标记,表示树苗,最后让同学们数一下,有几个三角标记就是需要树苗的数量了。这就自然地引入了除法的计算:80÷10=8(棵),使问题很好地得到解决。通过画简易示意图的方法,学生对新知有了更形象的理解,从乘法出发导入除法,从已知ab=c到已知a、c求b,那么b=c÷a,即为除法。如果把每10米种1棵数的10看作a,距离80米看作c,把具体的因素带入这一公式,那么b即为所求需要树苗的数量。

二、有效联想,理解算理

计算问题占据着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于计算问题里所体现的道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对计算类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形象教学,使学生晓得算理,得出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拿一个例子引入:你和弟弟两个人平均分吃1个饼,那么你们两个会分别得到饼的几分之几?如果要给妈妈留一份,要求三个人得到的饼相同,那么要给妈妈留饼的几分之几?让同学们结合实际之后回答出问题的答案。为了使学生明白其中的数学算法道理,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来表示饼,第一问两个人分,则把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会得到一份,则他们分别得到整个圆的二分之一,而两个人的份数加起来则为整个圆,表示为:1/2+1/2=1。第二问要三个人分,则把圆平均分成三份,自己和弟弟表示三份中的两份,则要给妈妈留下的份数为:1-2/3=1/3。把饼形象化为数学当中的圆,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中的算理进行理解,进而得出计算方法,求得答案。像这样,在遇到计算问题时合理地把所要计算的要素表达在简易的示意图中,路程问题可用线段表示,包含问题用相应的形状重合部分来表示,图形问题用所学的形状来简单画出,清晰明了地表达题目所体现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与解答。

三、呈现数量,深化思维

数形结合不仅体现在把数量的问题用图形表现出来,也体现在图形的问题用数量表现出来,把抽象的图形用清晰的数字来表示,可以令学生对几何问题的解答有很好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化难为易,增进学生对学习几何的信心。例如,在教学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硬纸板上画一个长10cm、宽6cm的长方形,把它裁剪下来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让他们自己计算并列出式子。几分钟后,出现了三种答案:分别是1)10+6+10+6=32,2)10×2+6×2=32,3)(10+6)×2=32。教师宣布这三种答案都是正确的,但对最后一种方法进行推理:在1)中把加法用乘法表示得到2),然后在2)中提出公因式,则可以得到3),这种最后得出的简易计算方法即为长方形周长的求法。用公式来表示就是:C=(a+b)×2,其中C表示周长,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样,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一样,则可以得出正方形的周长C=4a。把图形问题转化为数字问题,避免了人工测量导致的时间浪费,节省了时间。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计算,得出计算方法,进而推理出此类问题的公式,能够加深对此公式的理解与实际应用,深化了数学思维。

四、结束语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在面临很多数学问题时都能迎刃而解。它是对学生思維的一个转化,对学生理解复杂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动力。同时,通过画简易的示意图,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数学问题,大大缩短了思考时间。

参考文献:

[1]谈悦.示意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04).

[2]邹庆云.要重视示意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1996(09).

[3]厉薇.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J].教师,2014(25).

[4]裴云姣.“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数学教育,2013(06).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示意图数形结合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