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引导问题研究

2018-03-24 08:49林晶晶
成才之路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引导家校合作

林晶晶

摘 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难度,班主任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营造积极向上氛围,细致分析存在问题,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开展感恩系列教育,加强家校联系沟通,让学生的思想逐步成长成熟起来。

关键词:家校合作;教育引导;农民工子女;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0;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100-01

在初中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农民工子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既要分析他们的共性特点,又要结合其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营造积极向上氛围,激发学生励志成才

初中阶段正是人生第一个飞跃的黄金时期,远大的理想抱负正是在这一时期萌芽、奠定基础的,因此班主任要强化对学生立志成才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大多出生于农村,经济条件一般,内心有着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对此,班主任可在班级工作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班级布置上充满正能量的标语,宣传一些励志的故事。平时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应经常用励志故事激励学生不向困难低头,不向人生的逆境屈服,让他们将不服输的劲头充分释放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希望,通过勤奋学习充实自己、锤炼自己。

二、细致分析存在问题,针对开展教育引导

班主任工作要讲究针对性。农民工子女虽然本质淳朴,但是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自我约束不足,作为留守儿童,受家庭的教育约束相对少了一些,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很容易出现自我放纵现象,逃课、玩游戏、上网,等等。针对这样的问题,班主任首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在班会课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列出班级学生身上所出现的十大不良行为,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对照,发现自己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有哪些倾向。接下来和学生共同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任其发展下去对自己的成长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给学生敲响警钟。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主动在小组会上进行排查对照,其他同学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他进行点评,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改正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制订了个人整改计划,就能自觉接受小组其他同学的监督。这种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能使学生走出青春的沼泽,更加快乐地成长。

三、组织开展专题活动,破解学生成长难题

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对于许多民工子女而言,他们的困惑可能会更多一些。例如,当前崇尚金钱至上的腐朽理念在校园有所抬头,有些学生相互之间不是比谁的成绩好、谁的能力强,而是比吃、比穿、比品牌,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可以开展崇尚勤俭节约专题活动,让学生明白生活并不是以奢华为幸福,简约、俭朴,返璞归真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接下来因势利导,让学生搞清楚应该比拼是理想,是学习的热情,是学习的成果,是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仅仅攀比物质条件,那是肤浅的思想,相互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是真正的强者。这样的专题活动,逐步纠正了学生在物质生活攀比方面的一些错误、片面观点,使他们树立了崇尚节俭、返璞归真的物质消费理念,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将比拼的干劲汇聚到生活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开展感恩系列教育,鼓励学生反馈父母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经常会出现叛逆心理,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致。因此,班主任在初中生的教育中一定要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消除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同时,班主任要强化感恩系列教育,让孩子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反哺父母。班主任可在班会课上出示一组图片,选取班级农民工子女的父母真實的劳动场景。他们有的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有的在繁忙的车间,有的从事快递等非常辛苦的劳动。这一幅幅图片是学生父母付出艰辛劳动的场面,班主任要引导他们认真看、认真想:和我们坐在教室里相比,父母是多么辛苦,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学生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懂得了如何尊重父母。一些学生在经过教育引导后,由衷地发出感慨,觉得自己和父母顶撞、不听父母话真是不应该,一定要努力纠正,做一个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五、加强家校联系沟通,给予教育技巧指导

许多农民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技巧掌握不足,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放任不管。对此,班主任针对这样的家庭和教育群体要强化技巧性教育。班主任应和每一位家长建立联系,除了每学期的家长会之外,还可通过微信群、QQ群以及学校开通的校讯通等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既能及时通报学生的进步之处,又能及时点对点指出每一位学生存在的不足,提出需要家长进行配合的部分。让学生们的行为更多地被家长所熟悉,这也是强化家校互动、提高学生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班主任还应每天定时在微信群、QQ群等发送教育技巧指引,每天一条或者每周一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经过这样的互动,许多家长会将班主任所提供这些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要多方发力,既要整合资源也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让他们提高自我约束的意识,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唯.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

[2]胡静.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农民工子女教育引导家校合作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警惕农民工随迁子女遭遇教育“隐性不公”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