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地区儿菜—早稻—晚稻生态稳粮增效栽培模式

2018-03-25 07:54陈菊芳
长江蔬菜 2018年6期
关键词:黄板粒剂晚稻

陈菊芳

(浙江金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321017)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据统计,201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9.936万hm2,晚稻收割后部分田块空闲。利用冬闲田种植儿菜,运用儿菜—早稻—晚稻生态种植模式,能达到稳粮增效的目的。轮作可以改善水稻田土壤的理化性状,减轻儿菜的病虫害;种植儿菜可以改变水稻害虫蛹的越冬环境,减少害虫蛹的基数,降低翌年水稻害虫的为害;儿菜的废叶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减少了水稻的施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该种植模式的成功应用,不仅能使冬闲田绿色越冬,还能增加农民的收益。

1 产量与效益

据调查,2016年早稻 667 m2产量 365 kg、产值1 022元、净利润322元;晚稻 667 m2产量450 kg、产值1 260元、净利润560元;儿菜667 m2产量2 736 kg、产值6 586元、净利润5 580元。全年3季667 m2产值8 826元、净利润6 420元,高产田块667 m2产值可达13 184元。

2 茬口安排

早稻采用玻璃温室育苗的于3月25日左右播种,4月25日左右插秧;直播稻于4月5日左右播种,7月15~20日收割。晚稻6月15日左右播种,7月15日左右插秧,10月上旬收割;儿菜于9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翌年2月中下旬采收。

3 模式的关键技术

3.1 儿菜的栽培技术

①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抗逆性强、早熟性较好的品种,如喜来乐儿菜 (重庆市田益种子公司)、民哈哈一号儿菜(重庆民哈哈农业有限公司)。

②适时培育壮苗 儿菜喜温凉湿润,种子发芽适宜温度在20~25℃,播种过早导致抽薹又因秋季病毒病较重,适当延迟播种;播种偏迟儿菜偏小。一般于9月中旬播种,667 m2用种15~20 g,采用大棚、中棚或小拱棚防虫网覆盖穴盘基质育苗。

③整地施基肥 选土层深厚、向阳、沥水的砂壤土或砂土,8月上中旬667 m2施充分腐熟的鸡粪或鸭粪 1 250 kg、过磷酸钙 25~30 kg、钾肥 15 kg、尿素10 kg,并撒施15~25 kg生石灰消毒,深耕翻土,整细作畦,畦连沟宽1.5 m,沟深30~35 cm。

④定植与管理 苗龄20~25 d,幼苗4~6片真叶时定植,株行距为 45 cm×60 cm,667 m2定植2 100株左右。选阴天下午定植,及时浇透定根水。定植苗成活后追施清粪水1~2次。秋旱勤施,淡粪水保苗。

播种后35~40 d,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加强水肥管理,重施开盘肥,667 m2用尿素 20~30 kg,在离植株15 cm处开一小穴,将肥料施入,并盖土护根。儿菜切忌深挖中耕,以免诱发病害,尽量在行间土表浅耕2~3 cm。顶心60%开始长出儿茎时要重施1~2次膨大肥。整个生育期应注意防治蚜虫及病毒病。儿菜最佳生长膨大气温为8~15℃,立冬(11月7~8日)前如果遇到连续高温,生长过旺形成高脚苗,可喷多效唑500~800倍液进行控制。

⑤病虫害 秧苗期主要虫害为蚜虫、跳蝉、地蛆和菜青虫;主要病害为软腐病、病毒病。蚜虫首先采用黄板诱杀,整个生育期均应悬挂黄板。每667 m2悬挂黄板20~30块,随植株生长调整黄板的悬挂高度,尽量保持离植株顶部10 cm的间距;当黄板的80%粘满害虫时,需更换新的黄板,或重新用机油刷一遍黄板,增加防效;可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液或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32.7~43.6 g/667 m2防治。跳蝉、地蛆用3%辛硫磷颗粒剂2.0~2.5 kg/667 m2、300 g/L氯虫·噻虫嗪乳油1 500倍液或0.2%联苯菊酯颗粒剂3~5 kg/667 m2防治。菜青虫用0.5%依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50%丁醚脲可湿性粉剂 45~65 g/667 m2对水 40~50 kg防治。软腐病667 m2用2%春雷霉素水剂75~120 g或20%噻菌铜悬浮剂75~100 g防治。病毒病重在预防,从苗期开始预防,一般667 m2用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10%氨基酸水溶性叶面肥600~800倍液,每隔10~15 d喷1次,连喷2~3次预防。

⑥采收与加工 儿菜从播种到采收需150 d,儿芽膨大适温为8~15℃。采收期随播种早迟、冬季低温长短不同而不同。当儿芽突起,超过主茎顶端,完全无心叶呈罗汉壮重叠即完全成熟时可以采收,此时高产、优质、商品率高。儿菜可鲜食也可腌制。整个单株质量在1.0~2.0 kg,667 m2产量 4 000 kg左右。

3.2 早稻、晚稻的栽培技术

①选用优质良种 早稻选择金早47、甬籼15;晚稻选择甬优1540、甬优9号等。

②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早稻采用玻璃温室育苗的于3月25日左右播种,4月25日左右插秧;直播于4月5日左右播种。晚稻6月15日左右播种,7月15~22日插秧。晚稻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壮秧或采用机插育秧,也可以直接到育秧公司购秧。早稻秧龄25 d,晚稻20 d。早稻行株距25 cm×30 cm,每667 m2插0.8万~1万丛;晚稻25 cm×25 cm,每667 m2插1.2万~1.5万丛。

③科学肥水管理 a.施肥。一般每667 m2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40 kg作基肥,苗期少施肥,避免过多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期,看苗追施穗肥,667 m2施尿素10 kg、氯化钾7.5 kg;结合追肥施用除草剂,后期施好穗粒肥,667 m2施尿素2.5 kg。

b.水浆管理。水层深灌改为浅湿灌溉,浅水插秧返青,营养生长期实行间隙性灌溉。分蘖期、拔节期浅灌勤灌,干湿交替,多次搁田;抽穗灌浆期保持薄水层灌溉;灌浆后期以干为主,干湿交替。中后期干湿交替,为了健根、壮蘖,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④做好病虫草害防治 做好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螟虫及杂草等病虫草害的防治,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对症下药。稻曲病视天气情况,在分蘖末期,孕穗期至破口期、齐穗期667 m2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 mL或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10~15 g防治。纹枯病667 m2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 g或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 mL防治;二化螟667 m2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 g或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25~30 mL防治,或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白背飞虱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4 g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3.2 g防治;褐飞虱667 m2用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30 g或20%烯啶虫胺水剂30 mL防治。

猜你喜欢
黄板粒剂晚稻
水分散粒剂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黄板诱杀柑橘园白粉虱的效果比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