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跨境电商水上物流研究
——以东洲内河国际港建设为例

2018-03-25 13:57
创意城市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东洲内河集装箱

◎ 周 欢

提 要:跨境贸易的发展和最终实现离不开物流系统,本文从杭州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入手,以东洲内河国际港建设为例,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特别是水上物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数据监测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5.5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1.2亿元。数据显示,2016年,杭州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81.12亿美元,比2014年的2000万美元增长约405倍,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出口60.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7%,拉动杭州外贸出口15.2个百分点。

近年来,杭州市港航部门积极推动杭州内河水运复兴,通过富春江船闸改扩建工程、提升航道通航等级等多项举措,努力消除内河通航瓶颈,推进海河联运,助力杭州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打造水运复兴的新格局。2016年,杭州水运行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水运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杭州航区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278.7万吨,集装箱1.68万标准箱;完成水路客运量583.7万人,水路货运量4672.8万吨。

目前,杭州综合试验区已采取“一区多园”的布局方式,拥有13个线下园区,面积达到323万平方米,聚集了2188家企业。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六大城区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核心区,重点加快产业集聚;萧山、余杭、富阳、大江东、下沙组成跨境电商产业应用经济圈;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组成杭州西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带,从而实现“一核一圈一带,全域覆盖”的总体布局。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杭州的跨境电商发展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今后的发展也被看好。

一 国内主流跨境物流模式

受制于地理因素,物流环节是杭州跨境电商特别是跨境出口电商最大的痛点与准入门槛。单件商品运费高、递送速度慢、破损和丢包率难以控制等问题成为发展瓶颈。目前,国内主流的跨境物流有邮政小包、国际快递、跨境物流专线、海外建仓四种模式。

(一)邮政小包

中国邮政针对跨境物流电商推出了国际小包和国际及港澳台电子商务业务,是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为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以及与台港澳之间电商物品寄递的需要,整合邮政速递物流网络优势资源,与主要电商平台合作推出的寄递解决方案。但邮政小包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劣势和不足,如配送时间长,除挂号件外其他无法追踪物流单号,丢包率高,价格波动频繁,折扣复杂,平均资费高,运输产品种类有限。

(二)国际快递

在国内发达区域主要是沿海地区以及一二线城市发展比较快。目前有实力且出名的国际快递巨头总共有四家,分别是UPS、Fedex、DHL、TNT。总体而言,国际快递具有速度快、服务好、丢包率低等优势,在客户体验方面也是很好的。

(三)跨境物流专线

主要模式是通过航空方式,将货物运输到国外。再通过本地合作的物流公司,配送到达消费者手里。它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集中大批量到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货物,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输成本,价格一般比商业快递低。在时效上,专线物流稍慢于商业快递,但比邮政包裹快。跨境专线物流的短板在于必须在某一固定时间集中到大批量的货物。许多专线物流企业只能控制国内物流,国外物流仍交给当地邮政企业,也可能会出现运送延迟。目前,专线物流提供方主要有三种:中小企业联盟、跨境电商平台和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四)海外仓

经过多年发展,海外仓已经深入人心,FBA、第三方仓库、卖家自建仓全面开花,推动海外仓进入2.0时代。但不是所有的货物都适合海外仓,一般价值低的小件产品不适合海外仓,因为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过高,另外海外仓可能会让卖家有资金压力。

集装箱物流的巨大优势是通过不同运输手段的有效衔接,形成“多式联运”,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内河港口作为综合物流中心和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将不断向内陆扩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优势。内河水运物流作为低成本、远距离、大运量的物流方式,一直以来都在国内物流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杭州拥有丰富的浙北水系资源,通过集装箱内河水运,助力跨境物流的发展,是杭州突破水上物流短板、提升物流效率的重要模式。

二 东洲内河国际港打造国际集装箱水上物流新模式

2011年12月30日东洲港正式开港,标志着杭州向亿吨内河大港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东洲港是浙江省、杭州市重点工程,总投资5.1亿元,目前占地395亩,岸线长991米,拥有泊位11个,仓库面积27280平方米,堆场面积69400平方米,设计年吞吐量500万吨。港区集疏运条件便捷,水路经富春江、钱塘江、杭州湾可抵杭州、上海、宁波、无锡等地,陆路有贯穿全境的320国道、沿江一级公路与沪杭、杭甬、杭宁高速公路相连,区位优势明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杭州跨境电商蓬勃兴起,东洲港在集团的带领下,瞄准世界港口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着力打造集装箱内河港;抓住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难得机遇,着力突破水上国际物流瓶颈;借助集团三大港口、三大船闸、三大物流基地的综合优势,着力提升东洲港辐射能力,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成功之路——打造东洲港国际集装箱水上物流中心。

(一)完善功能,转型升级

通过与政府、物流和生产企业合作,不断完善功能,实现向现代集装箱联运和物流园区的转变。2016年7月14日,杭州跨境电商东洲内河国际港开港,打通了杭州唯一的外贸通商港;同年10月成功入选亚洲博鳌论坛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的平台推介公司“克难攻坚”项目(全面打造东洲内河国际港,突破杭州跨境电商水上物流瓶颈),国际电博会考察团70余人到东洲港现场考察交流。12月东洲港进入世界港口序列,实现了传统内河码头向跨境电商综合物流平台的转变。2017年4月,首批英国-东洲港CY-CY进口货物顺利到港。截至9月底,已有16702.24吨货物通过CY-CY模式抵达东洲内河国际港。

(二)内引外联,创新思路

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和入股民营企业,创新性地以双向混合所有制经营模式,盘活港口资源和口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打造国际港奠定基础。2016年6月海关、商检、口岸和国际货代等机构入驻,形成以保税仓储、口岸报关、中转集散、配载运输服务“四位一体”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

(三)多措并举,做强主业

从供给侧出发,针对“货从哪里来、如何走得好”,解决船型、航线、船闸等一系列的问题,打通了省内首条集装箱“江河海”联运航线;推出了全国首个内河港口“港船车箱”一体化“散改集”业务;成功申报联合国绿色物流示范试点项目;打通省内首条集装箱“江河海”联运航线;引入宁波港还箱点,提供了数十家世界级船公司的集装箱订舱选择,形成了杭州集装箱水水中转枢纽中心。2016年7月,全国首批跨境电商B2B模式产品在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平台成功申报,标志着杭州跨境电商水上物流瓶颈成功破解。2016年,东洲港集装箱进出量达15万标准箱。

(四)互联网+,提升服务

从立足企业生存,转变为对杭州全局发展的思考,提出补足杭州出海跨境电商通道短板的思路;从普通内河码头单一发展,转变为结合互联网+、跨境电商的综合物流平台,提出打造内河国际港模式。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心、宁波舟山港合作开发了“海河通”信息化系统,迈入了内河港口服务的“智慧物流”时代。链接国际货运信息网络,联通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引入杭州唯一H986集装箱快速检查设备,依托大数据,精准服务,实现15秒通关,提高查验效率120倍。

三 东洲内河国际港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发展设想

(一)东洲内河国际港面临的主要困难

1.航线待开拓

至东洲港航线,内河段已开通宁波—乍浦—东洲、绍兴—东洲、太仓—东洲航线,国际贸易CY-CY东洲有中远海、宁波远洋通航,内贸有绍兴汇海、东方物流、山东海丰等船公司通航。相对来说航线仍较少,直接限制了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

2.船型航道待升级

现有主要航线:东洲港—嘉兴乍浦,经京杭运河、乍嘉苏线,抵达嘉兴港乍浦港区。虽然由长湖申线、杭申线、乍嘉苏线、湖嘉申线等构成的内河水运网络通航比较通畅,但只有湖嘉申线20多公里为三级航道,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无论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长江、珠江区域相比,内河航道等级均总体偏低。

有些桥梁在施工前,未充分考虑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导致了目前的信道容量的限制。而要实施航道提升改造,难度很大。尤其是城市建成区,桥梁抬高到标准高度的空间有限,造成大批桥梁改造滞后于航道等级。通往东洲内河国际港的集装箱船型受此直接影响,仅够堆两层,装载36TEU,堆3层的集装箱船目前还无法通行,极大地影响了船舶运能的发挥。

3.相关配套待完善

支撑集装箱海河联运发展的管理体系建设滞后。开展外贸集装箱业务必须获得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支持,否则就无法运营。目前海关已经入驻,检验检疫部门现场办公,极大地便利了当地企业办理通关手续。相应班轮、短驳车辆已初具功能,在货物集中到港期间,其顺畅运转存在一定难度,对集装箱及时流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跨境电商水运模式待推广

跨境电商水运模式的开展需要联合本港、中转港、仓储企业、内河船公司、国际船公司、海关、检验检疫、海事、港航等部门的分段功能,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目前虽已通航,但仍处于推广阶段,跨境电商企业对于跨境水运物流的了解不深。

(二)东洲内河国际港发展设想

1.通过水运板块布局,打通江海联运通道

结合集团公司提出打造水运板块整体思路,加快内部资源整合,通过链接旗下三大码头、三大船闸和三大物流基地,加快沿线港口码头及相关产业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并设想在运河二通道下沙段设立集装箱作业区,从而合理调配港口资源,有效提升江海联运的能力,降低航运成本,更好地为浙江东部的外贸经济提供服务。

2.通过推进股权合作,增强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进海港集团和宁波舟山港的战略投资者,争取资本、业务全方位合作,形成更为有效的股权结构和组织机构,着力解决多年积累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化解企业发展中的交通瓶颈制约,为打造新型物流平台和生态提供保障。

3.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巩固仓储集散中心地位

全面提升综合海关监管场站的配套服务功能,加大推进二期50亩杭州海关监管场站的建设力度,切实解决业务发展带来的场地、仓储不足的问题。2016年5月取得了杭州(东洲)海关综合监管场站项目一期50亩建设用地指标,目前完成了整体规划初稿,报送富阳发改委进行项目建议书审批。同时依托富阳口岸功能,充分发挥口岸公司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杭州海关监管点功能整合,通过“四位一体”的整合,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监管配套设施,开展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订舱、运输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加快通关速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猜你喜欢
东洲内河集装箱
猫鼠会谈
新成员来了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东洲曲
我家住在集装箱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家乡的东洲公园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