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6 04:37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导图环节思维

杨 春

(甘肃省武威第十五中学,甘肃 武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教育方法,具备直观形象、效果显著的优势。由于高中地理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且结构繁杂、空间宏观,对学生学习而言有一定难度。通过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降低知识学习难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当前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师群体广泛热议的话题。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主题的层级关系以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帮助学生在推理和想象中寻求均衡发展,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高中地理课程具备逻辑性、系统性与发散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帮助。

二、高中地理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思维导图主张将教材中不易理解的知识以另外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对其的巧妙利用,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并能够准确区分主次。同时,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地听取教师的指导,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任务量,且有助于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在传统课堂教育中,教师一直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手法,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学生也常常是埋头一直记笔记,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仅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听课”。通过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地理知识体系,以关键词为脉络,梳理单元知识点的脉络与层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学习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合理划分任务,自主解决学习问题,在学习交流中发现问题,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高中地理课堂思维导图的设计应用

1.预习环节

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预习环节设计思维导图,依据地理知识学习难度精设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的带领下由浅入深地学习知识,以此不断增加知识学习难度。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课时,教师不妨在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圈画关键词,如:太阳辐射、纬度、地形、大气环流等,并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出预习环节遇到的多种问题,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预习教师引导建立思维导图,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奠定扎实基础。

2.教学环节

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已经逐渐构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以预习问题为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如:教师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图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图,引导学生依据图片讨论此阶段各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简单说一说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在学生交流前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读图的方法与技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课本纯文字阐述,进行思维导图的建立更有必要。教师设计问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科学调整与补充。

3.复习环节,实践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再多理论知识不进行实践都算不上已经掌握。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按照一定规律或关系划分结构,设置多种学习问题,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解答出来,引导学生挖掘地理知识深层含义,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地理问题,既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对学习成绩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全新教育方法应用至地理课堂,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且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应用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导图环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