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辆维修人才培养浅谈
——以合肥公交集团为例

2018-03-26 06:57合肥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孙加龙
城市公共交通 2018年9期
关键词:维修工星级公交

合肥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孙加龙

城市公交由“人、车、线路、场站”等要素组成,公交车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生产资料。公交车辆维修工作核心是对车辆的保养和修理,离开维修运营生产便无从保证。因此,培养和稳定公交车辆维修人才队伍于保障车辆良好技术状况和公交正常运营尤为重要。

1 公交车辆维修工培养办法

合肥公交结合公交车辆技术发展及配置提升培训维修工,提升维修工学习积极性,激励维修工成长,维护维修工队伍的稳定。

(1)物质激励维修工。物质激励的内容包括工资收入和各种福利,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所有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情况。2011年以来,合肥公交制定了员工收入增长计划,努力确保员工收入水平达到合肥市在岗职工平均水平,维修工平均工资稳定在驾驶员平均工资的80%以上。同时,在员工福利、劳保发放、特殊岗位健康体检等方面优先向维修工倾斜。

(2)成就激励维修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工作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公交维修工,披星戴月、寒来暑往的辛苦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集团公司对此:一是让维修工参与企业管理进行激励,每年职代会都有维修工骨干作为代表参加,参与制定薪酬、奖惩绩效等管理制度;二是用荣誉和榜样激励,每年评选维修工生产标兵、优秀班组长、先进个人,表现优异的维修工可破格晋升技师并积极推荐市级以上荣誉。例如:2016年合肥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查道勇,他是维修工队伍的先进代表,先后获得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同时他担任“查道勇技师工作室”负责人,带领维修工技师团队攻关克难,突破一个个维修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近百万元。成就激励使维修工获得了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一需要获得满足时,他们对公交的认同感、归属感就自然增强;三是晋升激励,晋升为首席技师和保修厂厂长的有一半以上来自公交技校生,90%的人从事过维修生产工作。

(3)工作绩效评价激励(双星工程)维修工。为打造公交品牌形象,促进维修车间强化管理,调动维修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维修服务水平,2013年3月份开始,在维修车间开展“星级维修工、星级班组”(双星工程)评定工作。维修工星级评定开展五年多来,集团公司不断完善星级评定体系,充分发挥星级评定的导向与激励作用。集团“双星办”先后下发《合肥公交集团星级维修工管理办法》《合肥公交集团星级班组管理办法》《合肥公交集团星级维修工培训与考试管理细则》。维修岗位双星评定工作选派专人负责,维修工参与评定,参与评星率、挂星率持续走高,星级评定工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伴随着“星”光照耀和星级奖励,每一位维修工都增添了追星争星的热情,都有了“星”的梦想、“星”的追求。维修工自觉学习的氛围空前高涨,随处可见维修工捧书如饥似渴学习的动人场景,从即将退休的老职工到刚进公交的年轻人,学习业务刻苦钻研蔚然成风。有些维修工即便外出参观学习也不忘带上双星教材,一有时间就看上一会儿,遇到问题还不时相互请教。

2 维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维修工的招收存在挑战,新老更替缓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0、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大多自小成长环境优越,并接受良好教育,大部分人更愿意走学术型道路,选择考高中,读大学,进入职业技能型学校的人越来越少。同时,新生代年轻群体对就业有了更多元的需求,初次就业,收入不一定是最看重的,他们更看重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培训机会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公交技校维修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走上收入更高的驾驶员岗位,或者走上社会寻找更舒适的工作。进入公交保修厂实习的新人,部分学员实习期未满就离开了。综上种种,进入保修厂的维修工人越来越少。

(2)维修人才培训工作不到位。近年来,合肥公交大力推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幅提高,而维修技能人才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科技知识掌握上比较欠缺。

企业在维修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不足,维修技能培训大多都是自行组织,定向或专项系统培训少。同时,在培训教材方面,缺乏具有公交维修特色的培训教材;在培训手段方面,理论学习较多,现场技能操作指导课程较少,先进技术、模拟和仿真技术设备较少,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较少;在师资方面,多为企业内部的技师团队、经验丰富的骨干授课,很少邀请其他公交企业有技术专长的专家授课,这使得维修技能人才很难通过教育培训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从而影响了其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3)维修工各工种之间缺乏有效流动,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随着公交车辆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电器件、集成件在公交车辆上得到应用,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有了更多元化的要求。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更多总成件终身免维护,这就造成总成维修工工作量越来越少,电工工作量越来越大。同时,因为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整车CAN总线的应用,对维修工排除机械故障、电路故障有了综合性要求,维修工一专多能成为未来岗位基本要求。目前,维修车间工种划分过细,按照传统车辆的分工不能适应新技术发展。

(4)技能人才培养跟不上车辆技术发展。车辆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维修技术的进步。维修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转变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维修”为主,“七分诊断、三分修理”已成为汽车维修的特征。近年来,公交企业的新能源车辆不断更新换代,新能源车辆的电机、电控、电池系统成为维修的重点和难点,维修工学习掌握新技能需要时间消化吸收,面对车辆的技术发展,维修服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3 维修人才培养建议

(1)增加维修人才招收渠道,多举措保障队伍数量、质量。除了技校培养渠道外,可通过社会招聘渠道,增加维修工招收人数,提高受聘者素质和学历层次。可以适当采取市场购买劳务服务手段,聘任极少数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任职采取弹性制,企业有维修难题他们就要及时解决,同时承担维修技能相关培训工作,把企业内部维修工带好。企业定时对他们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按照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给予相应待遇。对技校毕业进入保修厂的新员工,企业要加大关注力度,实习期间可以安排一些免费公寓给他们住,提供免费伙食,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目的是把人员留下来。做好新人的导师带徒工作,让新人尽快了解工作内容,融入工作团体,对企业未来充满希望,想留下、会干活、干得顺。

(2)完善维修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对维修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完善维修技能人才的培训体系。首先,应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投入,全面推进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用工制度,在源头上把好培训关。第二,要更新培训观念,根据员工的特长和企业的需要分层分级制定出专业知识水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培训计划,在课程设计上,既要安排基础的理论课程又要侧重 动手实践的课程,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作为案例进行现场教学。第三,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多渠道培养人才,坚持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在保证做好企业内部培训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的原则,企业要为维修人才培养积极搭建外出学习的平台,鼓励维修人才到成功企业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通过技术交流取长补短,及时了解最新技术、拓展视野。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可在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培训基地,借助其优质的师资和先进的设备弥补企业自身培训的不足,提高维修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发挥老技师的带动作用,推行名师带徒制度,通过技术改造和科研项目等活动,鼓励高技能人才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3)增强维修工种之间的人才流动,缓解人才结构性矛盾。建立“一专多能”“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从培养源头着手,新进员工实行多岗位轮岗,让其掌握全面的维修实践知识,杜绝传统维修工只会一种操作技能的现象,要让会修发动机机械部分的员工也会判断电路故障。对保修厂内部班组设置进行同步调整,适当参照4S店模式,建立大班组模式,机械、电路故障由维修工班组处理,事故、碰撞等导致的车辆结构、漆面损坏交由钣金喷漆组处理。通过“一专多能”“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传统各工种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不仅提高了维修人才队伍利用率,而且提高了车辆维修效率。

猜你喜欢
维修工星级公交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坏掉的8号电话亭
“星级联创”促进星光党建的创新实践
街道维修工(外四首)
唐DM 智联创享型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等公交
调查
光明《留学》诚信星级评选前30名好评机构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