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常态化、制度化

2018-03-26 15:41孙松涛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校党员干部党组织

孙松涛

天津东丽区委党校天津300300

十九大报告中让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国际发展形势格局变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变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需要克服各种风险挑战,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怎么办?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好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这是基础的基础,从哪开始?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管起,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常态化、制度化。

一、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生活之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组织生活认识得不深不透。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有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内生活仅关注会议时间、人员、程序、记录等形式来应付上级检查,不注重政治生活的成效,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表演秀。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的问题,有些基层党组织忽视了对于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常常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学习,即使碍于组织的要求,也只是走马观花、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甚至个别基层党员干部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根本不用学或者学不学都一样。存在重面子轻批评的问题,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有好人主义倾向,顾面子、怕得罪人,不敢亮出批评的武器。

(二)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还不够规范

存在制度细化不足的问题,党章党规的规定是面向全党的,而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结合实际,细化制度,这一点有些党组织做得还不够。存在执行制度打折扣的问题,制度是有约束力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因为党建主体责任弱化,而选择性执行、变通性执行甚至拒不执行等形式,使很多制度规定流于形式。存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监管不力的问题,有些基层党组织党的政治生活之训能否取得实效,关注度不高,监督管理没有能实现完全的经常化、规范化。

(三)基层党员干部没有经常性地接受专业培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仅凭工作、生活经验是不够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专业培训。但是当前有些地方基层党员干部每年接受党内政治生活之训少,而且不够专业规范,往往通过念报纸、读文件,过儿耳、没过心,走形式、表面化。

(四)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缺乏工作实践的捶打。有些地方搞了党内政治生活专业培训就认为万事大吉、任务完成了。但是我们知道党内政治生活之训不是做来看的,而是要入脑入心,更要落到实处,形成行动自觉,这需要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中强化,在为民服务中践行。

存在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淡化,“四个意识”、“四个服从”在心中扎得还不牢,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政治生活之训进行有效规范。

二、推进基层党员干部的党内政治生活之训常态化、制度化

(一)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的日常化

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的基础在日常,体现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贯彻落实。坚持以书面形式记录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学习情况的记录,严格出勤、签到制度,实施纪实、痕迹化管理,组织生活开展情况每月向上级党委报告。坚持每月至少1个主题,组织开展学习教育、观看视频、知识答题、参观访学等主题党日活动,突出党性教育、党性锤炼。支部书记积极备课,认真准备授课材料,听取大家的意见,提升党课质量。加强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完善党内政治生活考核评价体系。基层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示范带动,以普通党员身份积极参加支部活动,采取查阅党支部工作手册、档案材料、个别谈话等方式,搞好自查自纠,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报告、公示制度。明确党内政治生活责任主体、细化责任范围、强化责任追究、加大惩处力度,层层传导问责压力,督促基层党组织真正把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二)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的专业化

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的关键在培训,体现党校等专业培训机构的深入服务。

1、采取制度化的全程服务。一是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研讨、书面资料整理、询问等方式摸清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的需求,根据中央和地方的要求,党校等培训机构的发展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涉及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方法等内容。二是做好课程准备工作。专门制定《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强化集体研讨、集体评议、打造精品课,不断推出新课,形成课程菜单,方便基层党员干部自主选课。三是做好培训服务管理。在开班前,加强与需要培训单位的联系,对于具体事项进行深入沟通,并做好充足准备。培训时,采取班主任跟班制度、考勤制度、考试制度等制度规范保证培训顺利进行。培训后学员培训资料形成档案,方便组织部门考察;另外征求学员对于培训的意见,着力对有关问题进行改正。

2、采用特色化的服务模式。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巡回式宣讲培训;根据基层单位的专门的培训需求,开展订单式宣讲培训;依据党校等培训机构教学条件的优势,开展封闭式集中培训;党校等培训机构与其他基层单位开展联合式培训。

3、拓展多样化培训载体。一是在一些党员人数较多的基层单位建立培训课堂,党校等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培训。党校等培训机构与基层单位以合同的方式,明确课程计划,明确学习主题、讲授方式等内容,注重将理论与基层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普通学员学习教育经常化、便捷化、广覆盖。二是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开辟本地区先进村,社区、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实践基地。运用这些基地,基层党员干部可以实际体验其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好措施,再由党校等培训机构教师进行讲解、归纳提炼,引发大家的思考。三是建立完善网络学习载体。为解决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没时间学习的问题,学不明白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网络平台,比如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加大建设,集合丰富的教育资源,供大家共享。

(三)推进基层党员干部的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的实践化

基层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之训的验证在实践,体现在党员干部的作为担当。

1、开展联系服务村、社区工作。一是推动开展与村、社区党组织的共建活动,加强党建指导,规范“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二是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帮助村、社区解决难题,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标准提升。三是参与村、社区关于防震减灾、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活动之中,提升综合素质。四是帮助村、社区培养文化活动骨干,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

2、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一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找准找实“四个意识”不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地区部署不到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进展缓慢、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不作为不担当的突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全面整改整治。二是加强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对不想作为、不愿担当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毛病酿成大错误。三是着力用好问责利器,紧紧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住“关键少数”和突出问题,对不愿作为、怠政懒政和不敢担当、拈轻怕重的行为要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以问责逼促干部必须作为、只能作为。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誓言,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组织党员开展学雷锋、困难群体帮扶慰问、思想文化宣传、讲党课等基层服务工作,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员干部形象。

猜你喜欢
党校党员干部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员干部要姓“党”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