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研究

2018-03-26 15:41唐声文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守法依法治国法治

唐声文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 重庆 400020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法律之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项宏大的工程,即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一、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

法学教授孙笑侠说:“法治国,其意思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也就是说,国家依法实行统治,所以也称法治行政、法治政府。”依法治国,是根据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不受个人意志左右。依法治国,所依照的法律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全面依法治国重点要突出全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价值。

(一)依法治国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

依法治国对党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事实证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是依法治国的直接对象。国家公职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管理和治理水平。只有加强党自身建设,提高公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党政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障法治建设的顺利推行。

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立足于中国国情,法治建设要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既要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平稳快速发展,又要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法治建设,就要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民生相关的法律规则制度,进一步强化权力监管机制,约束权力,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主义的法治建设,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法律,而是要积极塑造我国法治建设的国情,使党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三)依法治国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在新的时代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化我国改革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关注和谐与民生这两项重要建设任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深化改革发展为人民群众造福,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

二、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研究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依法治国,即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确保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做到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艰巨任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我国根本国情,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而从严治党,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二)全面推进科学立法

首先,依法治国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立法。只有科学立法,使法律规范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律体系建设的需要,让法律规范稳定,树立起法律的威信,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套用西方的法律,而是立足我国国情,科学立法,才能推进依法治国。

科学立法,注重立法质量,推动法律体系完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是有机结合的。立法工作前进一步,法律体系就完善一步,依法治国的步履就前进一步。依法治国,里不可科学立法,只有立法体系不断完善,才能推动法律质量的提升,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三)全面推进严格执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建立政府责任监管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体制,确保法律的统一性、权威性和高效性。对各种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全面公开政务,使政务公开透明化,确保严格执法。

(四)全面推进公正司法

推进司法公正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社会,司法代表着权威地位,不进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还是解决冲突和纠纷的最终手段。司法越公开公正,就越具有权威和公信度。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确保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也就是要通过司法公正来实现。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提升公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公民对司法和法律充满信任感,让公民感受最直接、深刻的法律文化,促进依法治国。

(五)全面推进全民守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罚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法治法律能够实施,关键在于人民的认同和信仰。法律能够实施并见成效,需要民众的服从。只有推进全民守法,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帮助公民理解和认同法律,才能保证法律的运行。法律文化知识的普及对全面推进全民守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可以帮助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全面推进全民守法,只是依靠加强普法宣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多层次全方面多维度的合作与努力。同时,要不断提升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让公职人员自觉学法,遵纪守法,加强法治素养,依法办事,共同推进全民守法。

三、小结

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需要我们的不断奋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任到重远。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这必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要继续坚定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普及和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猜你喜欢
守法依法治国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维护法治权威需要全民守法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