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浅议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3-26 15:41王延娜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火花黄瓜

王延娜

施甸县第三完全中学 云南保山 678201

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这为中学生物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冲出“应试教育”和“减负”找到了突破口,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该如何进行中学生物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学生物教学的实践经验,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采用合作学习,展示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启发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一个研讨、交流、创作的集体,引发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观察花的结构”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花。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观察、分析、交流、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观察的方法上:有的由外到内,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下到上;有的对照课本观察实物,有的先看图,再观察实物。在观察形式上:有的小组三人一起观察,有的全组观察,有的独自观察。记录方式多样:有的文字记录,有的画图方式记录,有的实物粘贴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起讨论,其中不乏奇思妙想,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空间,为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留有了余地。形成科学的概念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彼此的启发或思维碰撞,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体会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全班的交流学习中,体会到了分享学习的快乐。

二、发挥学生想象,开发创新潜能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想象力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实践活动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富尔顿发明汽船、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都是事先应用想象,预想了他们的劳动成果。想象活动又是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时,叶绿体是微观的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难度大,理解困难,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一片绿叶比做一个制造有机物的大工厂,那么叶肉细胞就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每个叶绿体就是一台加工有机物的机器,而使用的原料则是导管运输来的水和气孔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水分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这台机器上加工成有机物,再由筛管运输出去。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三、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由于创造性人才的行为和思想一般来说都偏离常规思想,如果我们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加以扼制,创造的火花将会熄灭。因此,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只有宽松,学生才会自由地想、自由地做,只有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宽松和安全时,思维才可以无限制地发散,创造的火花才不会受到压抑。为此,我在上课时,充分地发扬民主,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即使是奇谈怪论,也尽量地挖掘其合理的成分。例如讲花卉嫁接时有一个同学指出,能否将黄瓜嫁接在南瓜上,以延长黄瓜的生长期,很多同学都哄堂大笑,认为他是异想天开,我及时地抓住这一个设想的合理成分,并鼓励这个同学去试一试。事实证明,这个学生的设想是正确的,经嫁接的黄瓜生长期延长了很多,且增加了黄瓜的产量,改善了黄瓜的品质。

四、训练和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而百见不如一“做”。创新能力不是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来的,而必须通过学生的“练”和“做”养成。作为生物教师,应教学生在生物环境中如何发现问题,怎样提出新的问题和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发展其创造性和想象力。如:在讲《细菌》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1)新鲜肉放几天就会腐烂,而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腌肉却能保存较长时间?(2)为什么不用糖腌肉而用盐腌肉?首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兴趣大增,有的认为,糖腌肉没有盐腌肉好吃。有的认为糖是有机物,可促使细菌生长等。讨论气氛热烈,最后由老师点拨引路,启发释疑,得出结论,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关乎着一个民族是否进步,一个国家是否兴旺。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为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火花黄瓜
持久的火花
清新脆嫩的黄瓜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摘黄瓜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
再见了,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