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探索

2018-03-26 15:41庄筱嫣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花儿民族

庄筱嫣

苏州市吴江盛泽一中 江苏苏州 215228

我国人口规模大,共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经由千百年的发展,不同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音乐,承载着该民族的精神思想、审美情趣和社会生活,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魅力与精神所在,也是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教育是目前传承文化的最佳方式,各个教育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为华夏民族的发展以及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一、初中音乐教学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初中音乐课所教授的内容大部分都源于教材,这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内容。但众所周知,教材中编写的内容往往具有严谨性、系统性等显著性特征,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且沉闷,难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鉴于此,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这也是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中国有着五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会形成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资源,侗族、苗族以及新疆维吾尔族更是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可想而知,若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适当的增加一些与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点,将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传承民族文化的客观需要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与魅力之所在,亦是其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愈来愈小,甚至已呈现出灭绝状态,而民族文化的断层,对华夏子孙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在此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变得愈发刻不容缓。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可通过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增添民族音乐文化内容,来达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为其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促使教学目标亦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音乐课程亦是如此,由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核心能力取代过去音乐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关技能的培养。音乐教育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多种不同的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艰巨任务,而在教学中适当增添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情趣,丰富他们的艺术思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渠道

作为构成民族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的传承,对学生的发展以及课程的教学均有这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所以,可通过强化初中音乐教学的传承功能,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具体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即为: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所遵从的信念与理想,同时也是教师构建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方式的前提条件,而教学理念的更新则是促进教学活动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缺乏对音乐课程的认知,课堂上照本宣科的为学生讲授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或培养他们的音乐技巧。事实上这种教学方法是不正确的,作为基础教育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课程,音乐课程具有促进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音乐课程对于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适当的增添一些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内容,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以新课改为背景的,除了课程目标的改变,师生关系较之于过去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过去,课堂活动基本都是围绕教师开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相对较弱。教师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还通过教学手段达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如苏州评弹属于南方地区的传统曲艺,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介绍一下苏州评弹的产生背景、表演形式等,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苏州评弹,让学生能够确切感受一下评弹的说唱方式,以此不断加深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二)充分发掘本土教育资源

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一文件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课程徐同时涵盖学校、地区以及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简单来理解,即除了国家给定的课程资源,学校与地方也要开发出具有学校、民族及地区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我国共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均会形成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这些都是音乐教学当中可充分挖掘与利用的资源,以我国宁夏地区为例,花儿是最具代表性的回族音乐,在回族文化中占有重要性地位,教师可在河湟花儿火山花儿等音乐资源中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曲调优美的歌曲,将其纳入初中音乐的教学范畴。又以广西为例,广西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壮族人最拿手的音乐形式为山歌,此类歌曲内容广泛、结构短小,而且欢快明亮、朗朗上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唱山歌的视频,要求学生学会之后男女对唱,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三)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手段,对教学质量及效果有着重要性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并非单纯的为学生讲述音乐理论知识与技巧,而是承担起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艰巨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便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小组教学,不但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还能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如在学习宁夏花儿等传统民族音乐资源时,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两个人为一组,采用对唱的方式来感受民族音乐所富有的独特魅力,或者是创编与花儿音乐相应的歌舞表演,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花儿音乐可以说是形成花儿剧不可缺少的元素,而花儿剧中的舞蹈动作则吸收了维吾尔族、东乡族等民间舞蹈动作,整部剧作中充斥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是初中音乐课堂上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能够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亦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甚至会影响最终教学效果。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多是照本宣科的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与民族音乐文化存在诸多脱节之处,无法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而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对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与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教学需求,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主要培训内容有两个方面,即为:(1)民族音乐的歌唱技巧,与美声和流行音乐唱法不同,民乐拥有一百余种演唱风格,很多教师仅掌握了几种,鉴于此,学校可从这一点入手,来培养初中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演唱技巧。(2)丰富初中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民歌的曲调、流派与演唱形式等,学校可定期组织音乐教室外出采风,可深入我国宁夏地区,在“花儿会”上充分感受花儿等民间音乐所富有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会形成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共和国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空间越老越小,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可再初中音乐教学当中适当的增添一些民族音乐文化,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花儿民族
我们的民族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