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大化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018-03-26 15:41杨崇军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壮歌调子大化

杨崇军

大化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广西河池 530800

一、大化民歌的生存环境有着独特的肥沃土壤

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88年10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隶属于河池市,由当时河池地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南宁地区的边缘结合部组成。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多民族人民。2012年,全县有人口46.15万人,其中瑶族人口9562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72%。壮族人口30万人,壮族人口比重达70%。因此,虽然大化瑶族自治县是由多地域、多民族结合组成的一个县,但是壮族在多民族的大化瑶族自治县仍然是个最大原居民族。多民族的大化境内有着多种的民歌分布。

二、大化民歌流传分布有着一定的历史根源及地域特色

广西天然独特的自然环境不仅养育了勤劳勇敢、智慧质朴的各族民族人民也孕育出了浩如烟海、璀璨多姿的各族民歌。2015年,大化瑶族自治县辖大化、都阳、岩滩、北景4个镇和贡川、共和、百马、古河、古文、江南、羌圩、乙圩、板升、七百弄、雅龙、六也12个乡。每个乡镇由于地域、语言等多因素的不同,在各地流传的民歌也有着不同的异化。其中原属于都安县领域范围的大化、百马、古河、古文、雅龙、六也流传保持着与都安县一样调子。原属于巴马领域范围的羌圩、乙圩同样流传保持着与巴马县一样调子。都阳、岩滩、北景虽然原属于巴马领域范围,但是由于地域上靠近羌圩、乙圩,再加上千丝万缕的亲缘、友情、语言相近等等原因,这三个乡镇仍然流传着与羌圩、乙圩高度相似的调子。贡川、共和也仍然流传着原属地马山的调子。板升、七百弄、江南是大化瑶族同胞居住最多的地方,境内流传着瑶族民歌、壮族民歌、汉歌、瑶族壮族融合后形成的混合民歌(时而壮人讲着壮语唱瑶族的民歌调子、时而瑶人讲着壮语唱着瑶族民歌、时而壮瑶两族人唱着一样的壮歌或瑶族)如:江南的《黑瑶喊歌》,由一男一女合唱时,男女歌手原是瑶族歌手,唱的是瑶族民歌调子,歌词却是用壮语表达的。同时住在这三个地域内的汉族人民有的也同样可以唱着壮歌、瑶歌。同样壮人、瑶人一部分人也会唱着汉歌。板升原属于东兰原领域,境内所流传的壮歌还是东兰壮歌的调子。

三、大化民歌保护、传承与发展采用了多方位的措施

(一)政府部门牵头及民间自发相结合保护、传承与发展

建县以来大化历届政府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每年都举行壮族山歌比赛,县城区域由县委县政府指导、文化部门牵头组织举办,各乡镇由各乡镇党委政府文化站村委牵头举办。还有一些村屯山寨由当地居民自发组织举办。如:岩滩镇吉发村、大化镇龙口村、北景那色村等经常由当地的居民自发组织举行山歌比赛,比赛时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最为出名的是羌圩乡艾圩村一年一度大型山歌节。关于艾圩山歌节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相传五百年前,万岗(今巴马)一位靓丽朴实而又孤苦伶仃的壮家姑娘,因家境贫寒,念不起书,年仅14岁的她就被迫嫁给比她大十五岁的大亨为妻。因年纪差异,她拒绝与老丈夫同居,整天以泪洗面。有一年三月廿三这一天,她从民安村逃脱出来一路哭歌,坚决不落夫家,一直唱到“干艾”(今艾圩岩洞),连续三天两夜唱的都是哭嫁歌,歌声凄凉。附近的村民纷纷闻声而来,在场的人无不为她的歌声动情落泪。而三月二十五日这天晚上,人们再也没有听到她的歌声,后来人们听说孤女已经在“干艾”自尽,但是却不见尸体,村民于是守候在“干艾”直至天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有人说孤女的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已经把她收为歌仙。因此,每年的这一天,当地村民都不约而同聚集到艾圩,纪念歌仙、祈求丰年。

(二)通过参与交流及利用多媒体传播方式参与保护、传承与发展

大化民歌大都由以口头传授的方式,由老一代传授下一代,代代相传至今。大化民歌手从小在村庄山寨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学会了基本的民歌调子,一些比较热衷民歌的年轻人追随已经有些名气及有一定造诣的成名歌手学习提高自己的编唱水平。

有的歌手则利用音影视频的方式通过光盘、网络传播自己编唱的民歌,充分表达了自己喜爱民歌的心声。

还有一些颇有造诣的歌手通过经常参加本地、外地的各种山歌比赛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比赛同时与外地歌手交流切磋,既向外面传播了大化民歌,同时也接受了外来文明:学会了外地民歌调子、技艺回来并在当地传播。大化近年来取得一定成绩并负有盛名的歌手有覃翠明(女)、王光文、蓝盛忠、农富照、韦年武等,年轻的并崭露头角的有黄英梅、黄福英等,他们在县市甚至省级的比赛中都获得过奖励,覃翠明(女)、王光文、蓝盛忠获得了省级歌王称号。大化当地政府也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持。

近十多年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大化县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民歌比赛,并邀请广西各地有名的歌手来参加比赛、表演、交流,同时也积极组织本地歌手参加各地的比赛、表演、交流,影响力日益剧增。笔者作为文化部门的业务干部有幸参与或负责策划、组织、担任评委参加了近十届的壮族山歌比赛。2015年广西山歌协会授与大化“XX歌圩”省级称号有十四个之多,大部分乡镇的山歌聚集地都获得了歌圩称号。

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业余文艺团体也纷纷邀请歌手参加各类演出,唱民歌、听民歌成为了每场演出经常出现的环节。

(三)在时代潮流中通过创作新民歌方式对大化民歌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

在传承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如何考虑创新发展下去?大化民歌也经历过一些少为人知的故事。壮族歌手阿信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阿信因为从小喜欢音乐,一开始通过网络发布了许多壮语歌曲。自己创作的取材于大化民歌的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又在相关文化人士、音乐制作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并在相关机构推动下自己通过努力得到了社会进一步的关注。同样作为大化籍壮族音乐人陆易在传承壮族民歌的道路上也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作为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科班生他凭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创作出了许多区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壮歌,而且在往后的探索中他仍保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

其实大化民歌在时代潮流中如何创新发展,不论是在大化或在别的地方,早已有了一些新的尝试,而且已经引起过社会大众的关注,只是因为当时信息传递不畅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影响。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网络技术迅猛飞奔,这种现象被无限放大,才引起社会上的关注。

音乐工业时代已经落幕,音乐革命时代已经开始,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从PC端到智能手机终端,就象一切事物都在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一样,大化壮族民歌也如此,一直有专业的音乐人士很早就默默在做这样的事,只是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各人的理念不同,表达出来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大化,目前有意识无意识地在创新发展大化民歌的有志人士不少,有政府官员、有文化界的音乐人、有教育部门的音乐教师、有社会上的专业人士,他们当中有的作词、有的作曲、有的制作、有的表演、也有的作词作曲制作表演于一身,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向方,但是大家都在各自默默探索适合自己理念的创新方向。期间也出现了很多经过舞台多次检测的作品。

习总曾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过: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在保护、传承与发展大化民歌过程中,我们文艺工作者只有牢记自己的中心任务及立身之本的光荣使命,才能做好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

猜你喜欢
壮歌调子大化
长安壮歌
抗疫壮歌
诗意远方
宜居大化
《楚庄王》:期待壮歌飞鸣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简介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简介
奇妙的调子
画出一抹紫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