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03-26 15:41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重音意象诗人

邹 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23团学校 新疆巴音郭楞 841308

“三分诗七分吟”,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需要反复朗读,才能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进而领略诗境。

诵读是学习诗词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可以将“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精讲多读,以读代品,领略诗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下觑的:

第一,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进行自我熏陶

第二,朗读能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第三,朗读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说写水平

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细腻、过程生动、形式活泼。还记得徐世荣先生说:“朗读教学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教学朗读,指导学生朗读;二是通过朗读,辅助语文教学。朗读能打开‘听、说、读、写’四项要求的大门,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一以贯之’的作用”。

这学期,我用九年级的诗歌单元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尝试,以《我爱这土地》为例,来谈谈自己在朗读教学上的设想与设计。

《我爱这土地》朗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的主题。

难点:探究诗歌中意象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艾青的相关常识。

教师:多媒体课件、名家诵读音频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爱这土地》,如果要强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应该怎么读?如果我强调爱的对象,怎么读?如果我强调的是主语,应该怎么读?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题目,重音不一样,强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重音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艾青的脚步,一起来感受他对祖国的爱。

(二)初读,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注意字音和重音

2、再读课文,注意节奏尝试读出情感

3、结合屏幕提示齐读课文。(幻灯片展示)

(三)品读,体会诗的意蕴

1、诗人深爱的是一片怎样的土地,找出文中描写土地的诗句?

为什么艾青用这些修饰语来形容土地,这首诗创作于什么时代?

2、结合写作背景,说说土地前面的修饰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有什么特殊含义?

3、除了土地这个意象外还出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适时引导、点播

(预设(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个词,换成悲哀好吗?在这首诗中还有一个词与悲哀的情感类似,这个词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悲愤)

(2)是什么人激怒了?被谁激怒?这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不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吗?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赞美)

(3)中华民族正遭受着苦难,但我们的民族正奋起反抗,你说这样的民族有希望吗,哪个词最能表达?说说这个词象征什么?诗人的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悲愤-赞美-对光明的向往))

4、男生读这几句并读出感情

5、诗人对土地如此深沉的爱,是借助什么形象来体现的?找出文中描写鸟的句子?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女生齐读这几句

过渡:第一节中,诗人化为小鸟的形象歌唱这片被日寇欺凌的土地,歌唱土地上抗争的人民,歌唱中华人民对光明与未来的向往,可是诗人却是饱含泪水来歌唱,大家说说为什么?这句应该怎么读?(低沉)诗中说“常含泪水”这是怎样的泪水?(悲愤、激动、对未来充满希望)泪水背后充斥着什么样的感情——爱得深沉

(四)听读,聆听名家朗读

(五)演读,歌唱爱的赤诚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练习朗读

2、小组合作展示朗读成果

(六)作业的设计:

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的实际,你会唱些什么?仿照课文试着写一写。

【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以“朗读”为活动线索的一次教学尝试。

基于这样的设想,导入时直接采用读题目导入,一方面直入正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读题目的过程中体会重音在朗读时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重音并尝试读出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完成了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知。在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再来重点研读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进而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主题。通过品读这个环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听读名家朗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最后让学生个性演读,诠释自己对诗歌最真切的感受。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这次朗读教学的尝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也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但仅仅有这样的一堂朗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应将朗读真真实实地落实到语文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读”在语文课程中的巨大作用。

猜你喜欢
重音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单词重音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意象、形神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诗人与花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