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浅析

2018-03-26 15:41倪小敏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交流文章情感

倪小敏

中江县仓山镇中心学校 四川德阳 618100

一个人没了情感有如行尸走肉,一篇文章没了情感有如嚼蜡,一堂语文课没了情感那就是行尸走肉的人,形如嚼蜡的文章。要想我们的语文教学生动形象,教的轻松,学的愉快,那么教学中的情感把握也就至关重要了。

要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重要性,我们首先得从语文的教学目的谈起,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文艺鉴赏水平,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教师课堂上的传授,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得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也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不难。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把握是关键之一。音乐之所以受大多数人的喜爱,那是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富情感的语言,是最能打动人的语言,给我们的学生上一堂音乐歌唱课,不需要教师作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只要你用充满情感的优美歌声,就可以很快的让学生们掌握旋律与教学的内容。由此及彼,要想让孩子对语文产生兴趣,我们就得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触动,让他们因情感的体会让我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印象深刻,达到我们语文中记住的目的。有如初中八年级中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这一课。一个平淡无奇的背影,一些朴素简明的话语,作者却表达出了他对父亲那种无私大爱,那种舔犊深情的深深感动。我们教学这篇课文应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父亲那种深深眷恋、感动、感激还有因生活重压而无法回报父恩的无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当时的家境相当困难,父亲肩负工作、生活、家道中落的重压,但他仍然用实际的行动与最简朴的语言表达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父爱,大爱虽无声,却感动了作者,也同时深深感动了我们,学生在教师的情感教育下体会到那种催人泪下的无声父爱后,他就会产生好奇,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平实的语言,却把如此抽象的但却感人至深的父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呢?他们会因为好奇而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因此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去寻求用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事,简朴的语言表达出我们生活中感人肺腑的深情,从而去积累并汲取语文基本知识,去掌握表达的技巧,去学习,去模仿,从而让学生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我们的教学升上至高境界——教为不教。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样我们可能通过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人人都有交流的欲望,这是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的。大家都渴望着理解与被理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交流,掌握交流的技巧。其实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交流,教师说,学生听。只不过作为教育的交流,我的传授目的性更强。可我们要明白,教师教学中的说是一边传授知识一边给学生作示范,这并不是要我们教师奏一曲合寡的高妙旋律,跳一支无人能共的独舞。不管你说得多么有文采,运用了多么优美的词句,我们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接听得懂,能接受。怎样才能让教师枯燥的教学的“说”变得灵动,变得有生机有活力,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愿意学,愿意模仿?那我们教师就得认真体味文章中的情感,让我们把文章中的感情与我们的教学语言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充满丰富的情感,这种渗透了情感教育的课堂就好像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一部动人的情感剧,让这种渗透情感的语言去感动学生,让学生和我们一起体味人生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让学生跟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驾起学知的风帆,乘风破浪于知识海洋。我们要让学生们明白你说的话要别人愿意听,喜欢听,就得像我们的学的文章一样注入真情实感。就得像我们的演讲家一样让我们的语言充满激情。语文教学把握好情感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不但积累了知识,更是提高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听与说的能力上升到书面上就是读与写了,读一篇文章能读得声情并茂,我想他对文章的把握也就相当到位了,不管是对字,对词,对句的掌握与理解还是对文章段落层次的理解也应该达到了我们教与学的目的,要想让学生把一篇文章读得有声有色,我们先得利用作者生平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课堂情景教学的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课文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丰富情感,还得结合自己的情感,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激情,渗透感情,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受感染后有了交流的欲望,再适时给予听说读写的训练。一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把握好情感,可使我们教与学起到事半而功倍效果。要想写出一篇文章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你自己。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有情感才能感动人,才能让人喜欢读。我平时就得不到认认真真积累写作素材,沉淀生活给我们的感悟。将真情实感注入我们的文章,这样我们的作品有如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就有如画龙点睛,充满生活之力。

让我们用情感拔动教育语言最动人的琴弦,让我们的教育因情感的浸润而熠熠生辉,这火红的艺术之光会映红孩子们那张张圆圆的笑脸,一堂有着严肃使命的教学课堂会变成学生享受的天堂。

猜你喜欢
交流文章情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