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8-03-26 08:25何晓升
求知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实践与研究职业教育

何晓升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职业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宗旨,所采取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种联合办学方式。校企合作这种模式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不仅取得了许多经验,而且在理论、实践及应用中也有一些初步的探索。如果这些成功的经验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推广,对解决当前职业类院校发展不畅的问题,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不断加强和完善职业院校与实体企业的合作模式、合作机制与合作内容,对于实现职业院校长久的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起源与发展

“校企合作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美国大学的工程技术类学科中,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为主的运行机制,在不影响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由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自主进行联系,不受所属教育和生产部门的约束。学校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由相关的技能部门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教授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劳动实践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生产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校企双方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基础,资源共享,技术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生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以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二、国内目前存在的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我国各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与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合作办学,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机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并探索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具体而言,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种校企合作模式。

1.企业独立举办职业院校模式

所谓企业独立举办职业院校模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一是改制举办的职业学校,这类学校是在原有企业职工大学或有关教育机构办学的基础上改制而来的;二是大型企业独立投资举办职业学校。

过去我国条件好、规模大、产业先进的国有大型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与行业主管和教育部门联合举办各种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独立举办职业教育,形成了当时我国特色的以企业为主导,以教育部门为支撑的新型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入21世纪后,国家相关部委于2014年4月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企业举办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是针对企业自身需求,围绕岗位用人制订的,特别重视对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各专业教学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实现了企业与学校一体化,企业直接主管学校,学校直接为企业服务。这种机制体现了当时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具体、获取实践教学资源更便利、实践教学更深入、学生的培养更有针对性等方面的培养优势。

2.職教集团模式

职教集团是由职业学校、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校企合作联合体。按照“政府牵头,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区镇互动,校企联姻”的理念构建,是学校育人、企业用人无缝连接的有效载体,是校企合作的深层发展。其宗旨在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集群体优势和各自特色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当前我国现有职教集团的组建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学科特色相近的学校和本行业企业参与,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行政立法,由教育部门制定发展规划,给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这种模式下,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政策,对参与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投资计划、技术支持;学校在政府的授权下,制订相应的校企合作计划,并负责校企合作机制具体运行的行政事务。如河南职教集团、江苏(苏州)职教集团等。二是学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核心是职业学校,企业是主要参与者,政府是指导者或监督者,以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联合组成。如浙江服装教育集团、安徽新华职教集团、湖南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等。

通过这种职教集团和企业联手的模式,把实习工厂延伸到车间,又把车间建在校园内,实现企业和校园的“零距离接触”,并将这一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运作移植到其他成员学校。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共同打造企业品牌。

3.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企业将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需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校安排教师讲授理论课,企业安排优秀的技术人员参与技能课的讲授。学生毕业后,企业可优先择优录取。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了技能训练,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不仅得到了人才,还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实现了教学设备与公司设备合一,员工与学生合一,教学内容与公司生产产品合一。做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获得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困难,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发展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实用型人才,真正做到“工厂开在学校,课堂设在车间”。

这些工厂对外加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一部分用于补贴教学中的各项消耗,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反过来,学生下厂实践又促进了自身职业素养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了“以产养教、以教促产”的教学生产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

4.借鉴德国,中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种比较先进成功的办学模式,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进行。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企业接受最新的设备和技术,并参与企业日常性生产,解决了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保证了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尽快融入工作环境。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也是企业学徒,从事教学工作的既有企业的培训师傅,也有职业学校的教师。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在中国也有很成功的实施范例,如山东省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对“双元制” 的应用。

某些职业教育学校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如下探索和实践,他们的改革模式如下。

第一,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自编教材。

学校与企业生产专家共同制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元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教学开展中,注重知识与技能共同培养的高效融合模式,而与之无关的理论不列入教学计划中。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阶段性教学。随时与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对教学中的内容及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修订、补充和更改,直至企业满意为止。

第二,采取“三点一线”教学方法。

“三点”即课堂、实训车间和企业。传统职业教育中,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是分离进行的,往往是在专业理论讲完后组织统一的专业实习。而“双元制”教学实行“三点一线”,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 合一的主张有相通之处。学生在课堂上解决了“应知”的问题,其目的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和这样做是为什么。在实训车间解决了“应会”的问题,即熟练掌握技能,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样做的益处。

“一线”是这三“点”的有机结合,做到学生在校与员工在企的学习与应用的无缝衔接。

这种“三点一线”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

第三,调整课时比例。

“双元制” 模式下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大体保持3∶7的比例。在教学课程的设置时,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只安排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专业实训4类功课,打破了传统的设立十几门课的教学状况。

所以,这种“双元制”模式经过一些学校的尝试和改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职业院校展开校企合作是非常值得参考借鉴的。

5.“订单式”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所需专业签订培养协议,联合组织招工招生,实施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双方的优质资源,学校在企业建立起了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的及时用人提供了劳动力的保证。企业在学校提前安排用人计划,也为学校的招生提供了稳定的生源。

“订单式”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开放性、目的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業率高、适应性强、就业稳定性好。

以上几种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国内比较普遍实行的,当然各种模式的取舍要根据各自的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当然也是开展校企合作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不仅如此,如果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创新型合作模式,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参考文献:

[1]方德英,等.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张忠信,高红梅.校企合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文槿,林仙福.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务——订单式工学交替操作指南[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模式实践与研究职业教育
大学数学建模大赛的实践与研究
试论多媒体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研究
浅析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呼和浩特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调研报告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