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策略分析

2018-03-26 08:25汤剑琴
求知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策略高校

汤剑琴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硬件设备维护、运行故障排除、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使得管理工作呈现出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从当前情况来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不容乐观,在一些方面暴露出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

1.实验室规划建设不合理

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阶段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高校不同专业课程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需求有所不同,需要实验室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但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存在着无法同时安装不同软件的情况,若强行安装则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高校受办学资金紧缺的限制,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建设不同类型的实验室,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使用需求;高校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采购缺乏合理的规划,使得多品牌、多配置增加了管理难度;部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电源、网络布线不合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尚未针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使得诸多管理环节出现真空状态,缺乏可执行的管理依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计算机实验室的学生管理制度缺失,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自由散漫,经常出现不正确的操作行为;计算机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在使用完实验室后,教师没有派学生清扫实验室,导致实验室的环境偏差;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责任不明确,尚未建立起管理责任体系,导致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实验室管理。

3.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实验室内的计算机电路老化严重,电压不稳,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实验室内的防水、防潮、防火措施不到位,易使计算机设备遭受损坏;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存在着随意删除系统文件、修改系统设置、格式化应用程序、浏览非法网站等行为,导致计算机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破坏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4.实验室设备维护管理缺失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维护管理,未能及时诊断和排除设备故障,严重影响到了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高校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但是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数量却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使得实验室的设备经常超负荷运转,造成设备频繁出现运行故障;高校对实验室维护人员的配备不足,没有定期开展软硬件设备检查工作,也没有及时更换出现问题的配件;任课教师不重视计算机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管理,只负责组织安排实验操作活动,而缺乏对学生不正当操作行为的约束,甚至有部分学生私自拆除计算机配件,严重影响了实验室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策略

1.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要结合计算机公共课、专业课、实践操作、辅助设计以及等级考试的需求,科学规划建设内容,投入充足资金建成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考试中心、应用实验室,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高校还要针对计算机实验室建立起淘汰机制,按照规定淘汰超过年限的计算机,及时采购新计算机。为了提高旧计算机的使用效益,可将其用于计算机组装维护实验教学中。此外,在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时要处理好电源布置、网络布线、硬件设备摆放等问题,为实验室设置独立的供电线路,安装触电保护器、专用保险开关以及地线,根据电脑桌的结构设计电源线的走向,避免学生轻易踢到电源线造成设备断电。

2.建立健全实验室制度体系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要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推进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系统化的运行轨道,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具体制度如下:首先,健全实验室上机管理制度。在上机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学生不允许携带与课程无关的物品进入实验室,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不允许在上课时间打游戏和聊天,不允许擅自拆卸计算机设备,同时在下课时要正常关闭主机和显示器,将座椅摆回原位。其次,健全实验室管理责任制。在责任制中要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各方的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则要准确界定责任归属。最后,健全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要由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负责,任课教师要安排学生清理干净实验室环境,在每次使用完实验室后要恢复实验室原本干净整洁的面貌。

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控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要加强安全管控,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得以安全稳定运行。一是环境安全管理。高校应当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安全管理,在实验室建设之初,应做好环境调查与考核工作,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对计划进行合理编制,如实验室的耐火等级应当在二级以内,不得使用易燃和有毒性的材料进行装饰装修等,所有配套设施应当齐全完备,电气线路应当分开设置。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好防雷接地,确保弱电设备的安全,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8~24℃左右,可在机房内安装监控设备,学生必须通过身份凭证验证,才能登录计算机。二是日常安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隐患扩大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实验室应配置灭火装置,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防止材料过期。三是设备安全管理。可在计算机实验室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等安全设施,确保室内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性,实验室的钥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外借。

4.加强实验室设备维护管理

高校要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发生频率,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效率。在软件设备维护方面,实验室应使用还原卡,使计算机随时可恢复到原有的软件程序设置,并且自动安装与更新漏洞补丁,避免学生不规范的上机行为破坏计算机系统。同时,实验室维护人员还要在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切断病毒来源。在硬件设备维护方面,高校应建立起备用耗材库,由维护人员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坏损的配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要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强化计算机实驗室管理,为师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高校应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前期规划建设,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卉霞.高校机房与实验室计算机管理与维护的有效措施[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03-104.

[2]姜学东,王昊欣.分析高校机房和实验室的计算机管理维护措施的优化[J].电子世界,2017(10):78-79.

[3]李 薇.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0):66-67.

猜你喜欢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策略高校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还原卡与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使用对比陈治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