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18-03-26 08:25胡志丽
求知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创业创新

胡志丽

关键词:实训基地;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应该从职业教育着手,而在专业课方面,要重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对精湛技艺追求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必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

一、高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的重要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现代技师人才,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来实现。在高职院校建设以真实环境为依托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式,如何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人长期在高职院校从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高职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二、目前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第一,理念不到位,个别领导和教师对实训基地建设认识不到位,教师受以教学科研为主的思想影响,对实训基地建设不重视;第二,参与不积极,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对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不高;第三,部分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偏低;第四,实训基地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相对滞后等问题。

三、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在实训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第一,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有企业属性和学校属性。即在硬件上,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要采用与企业同步的先进设备,让学生在实训中了解最新的设备和工艺要求;在软件上,对真实设备开展真项目,在实施项目中完成实训任务;在管理上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将企业所需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实训教学。

第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对各个岗位、實训项目要求、核心能力技能培养进行认真分析,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项目规范。

第三,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满足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要求,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根据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方向,把理论教学、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学习相结合,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第四,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满足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学生通过课堂实训实现基本技能训练,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通过应用研究技术服务实现创新能力培养。

第五,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建大学生创业园。

四、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对“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1)深化高校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2)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促进创业能力的自我提升。

(3)孕育创业能力培养的外化环境,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要注重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师人才。开展一些课程当中设置工匠精神的考核点来考核学生的工匠精神,鼓励学生走进校企合作的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其训.实训基地科学建设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盖玉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实习实训指南[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创业创新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