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盘绣传承人李发秀的“彩虹”人生

2018-03-26 08:19白英
百姓生活 2018年3期
关键词:土族绣品大姐

白英

土族人民热爱生活,能歌善舞,土族女子的服饰用五彩缤纷的盘绣装扮,仿佛身披美丽的彩虹。因此,土族又被称为“彩虹民族”。土族盘绣已经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学习盘绣,是一代代土族女子一生中的“必修课”。 2006年,土族盘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时年48岁的土族农村妇女李发秀,被确定为土族盘绣技艺传承人。不久前,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我们寻访到了年近六旬的李发秀,当面向她请教了土族盘绣技艺的奥妙,同时也了解到了她从8岁开始就学习土族盘绣的“彩虹”人生。

土族盘绣传承人李发秀

历史悠久、配线复杂、针法独特的土族盘绣美如彩虹

今年58岁的李发秀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人,做盘绣已经有大半辈子。

初见李发秀大姐,她一身亮丽的土族传统装扮,领口、胸前精致的盘绣惊艳了我们的双眼。李大姐的家宽敞明亮,墙上挂的、床上摆的、桌上铺的,家中随处可见她绣制的精美绝伦的绣品,图案有孔雀戏牡丹、寒雀探梅、神仙魁子等土族传统纹样,让人仿佛置身于土族盘绣博物馆。

李发秀的盘绣作品《双龙戏珠》。

在李大姐的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线,几幅已完成的绣品,有姑娘的嫁衣,有小巧的挂件,还有装了画轴的艺术品,色彩丰富,图案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说,一幅精美的土族刺盘绣,就是一片祝福的祥云,带给人的是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应我们的要求,李发秀左手拿布,右手拿针,向我们展示她的盘绣技艺。

 盘绣的独特针法——“上针盘,下针缝”。这是“上针盘”。

从李大姐的选线中就能看出来,说土族盘绣是指尖上的“彩虹”并非虚言。盘绣须选用上等丝线,每种颜色的搭配要根据绣品的规格、内容而定。李大姐准备绣的《太阳花》纹样,在土族传统文化里喻意富贵长寿。为了达到镶色和顺,每种色彩要从深到浅配十多个色级的绣线,“只有这样才能配色协调、鲜艳夺目。”李大姐说。

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土族盘绣,不仅配线复杂,针法更是独特——一针两线,即一根绣花针,用两条色彩相同的丝线,其中一条做盘线,另一条做缝线。作盘线的那条丝线挂在右胸衣服上,作缝线的那条丝线穿在针眼上。走针时,把盘线盘在针上,用左手大拇指压住线,用右手使针缝压。“盘线要严密平整,缝线要端正结实。虽然制作起来费工费时,但绣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 李大姐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介绍。只见她上针盘、下针缝,不一会儿,一朵绚丽的“太阳花”便绽放在绣布上。

土族民间古老的婚俗“摆针线”,使盘绣成为土族女子从小必学的技艺

回忆起自己学盘绣的经历,李发秀大姐的脸上还有些羞涩的神情。原来,土族姑娘嫁得好不好,和自己的刺绣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我们土族姑娘针线活儿不好,是嫁不出去的。”

李发秀指导二女儿赵绮提高盘绣技艺

土族古老的民间婚俗中有“摆针线”的习俗,女子出嫁前,要把自己制作的出嫁时所穿戴的头饰、服装、鞋袜、饰物等展示给亲友们看。在新婚庆典时,还要向婆家人和参加婚礼的亲友们展示,并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所以,土族女孩子从小就跟母亲或姐妹学习刺绣技艺,为的就是给自己制作嫁妆,结下理想的姻缘。

李發秀的盘绣作品《金龙戏珠》。

李发秀从8岁开始随母亲学习盘绣,14岁时学会了土族盘绣的多种针法和基本构图,18岁就亲自制作完成了自己的嫁妆。

李发秀的老伴赵永学,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相亲的情景。“当时相亲男女不见面,男方就要看女方嫁衣摆针线。她的嫁妆特别多,有衣服、配饰、鞋袜等,在院子里搭了一根杆子,上面挂得满满当当,都特别好看。”赵永学说,因为李发秀绣功棒,他当时虽然还未见李发秀一面,便认准了这个姑娘勤劳朴实、心灵手巧,高高兴兴地定下了这门婚事。

如今,赵永学已退休在家,喜欢美术的他,经常给李发秀设计刺绣图案。他们的一子二女都已成年,二女儿赵绮在互助县电视台上班,工作之余便跟母亲学习盘绣。

李发秀绣制的盘绣佛像

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对盘绣技艺进行大胆创新

让李发秀难忘的是,1995年她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女能手操作表演”活动时的场景。当时,她被省里推选作为土族盘绣艺人的代表参加表演。开始,她的心里没有一点底,没想到的是,当她带去的色彩艳丽的绣品出现在展台上时,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驻足观看,人们一边欣赏一边大加赞美。

正是这一次活动,为“深闺”中的土族盘绣创造了走向世界舞台的机会。当时,有一位叫凯洛的加拿大女士,对李发秀的绣品很感兴趣,当场就定制了李发秀的绣品。第二年,凯洛女士又来到中国,专程远赴青海拜访了李发秀,为即将到来的圣诞节购买了多件绣品。李发秀通过与这位外国友人的交流,意识到盘绣绣品不仅是土族人民的挚爱,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这激发了她弘扬和传承土族盘绣的热情。

从此,李发秀对盘绣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她愈发痴迷于此,做的绣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构图、用色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2008年,李发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祥云小屋里的民间艺术品“中国故事”展览活动。2009年,她的盘绣作品在“锦绣中华”中国织绣精品大展中获金奖,为土族盘绣增添了新的光彩。

李发秀绣制的土族盘绣传统图案

身为土族盘绣技艺传承人,李发秀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意识到,土族盘绣要走向世界,必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年轻女孩已经不愿意静下心来做盘绣,盘绣人才青黄不接,也需要通过创新做出好的产品,让市场认可,年轻人才愿意从事制作,这门手艺才不会失传。

近几年来,李发秀积极尝试对土族盘绣进行创新。在绣法上,她融合其他刺绣技艺;在图案设计上,她在保持传统花草鸟禽图案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在品类开拓上,她除了绣制常用的服饰外,还开发了香包、荷包、挂件等实用性的种类。同时,她将盘绣的底料,从传统的黑棉布换成织锦缎,使盘绣更加美观。在销售渠道上,除了顾客上门、电话定制,李发秀还在儿子的帮助下,开设了专门销售土族盘绣的淘宝网店。在当地文化部门支持下,李发秀还在村里定期开设盘绣培训班,主要培训对象是30岁至40岁的妇女。几年来,她已培訓了1500人次,很多土族妇女依靠这门传统的手艺增加了收入。

身着民族服装的土族姑娘,她们的服饰离不开盘绣。

对李发秀来说,土族盘绣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传承发展盘绣技艺,是她一生要去做的事情。“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但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李发秀笑着说。

猜你喜欢
土族绣品大姐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臭大姐,香大姐
十大姐随想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当“大姐”遭遇“打劫”
“老兵”大姐:程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