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监测”与“检测”之别

2018-03-26 19:32吴秀玲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监测测试学校

吴秀玲

2015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此前教育部曾连续8年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情况实施监测,并连年发布《国家义务教育监测报告》,而今“教育质量监测”这一工作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不少教育同行在谈到教育质量监测时却常常把“监测”与“检测”混为一谈,究其原因,不只是“笔误”或是“口误”那么简单,关键是有不少人对“监测”与“检测”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是误解。下面试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视角,对“监测”与“检测”进行粗浅分析,与广大同行共同观其形,辨其意,审其时,度其势。

一、概念的区分

理解专业术语,首先要搞清楚其概念,把握其内涵与外延。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对“检测”的解释为“检验测试”;“监测”则释为“监视并检测”。细分这两个词语的解释,一看便知二者的意思存在差别,且外延大小不同:“监测”包含“检测”,突出强调了监视、监督之意。而“检测”则不包含“监视”的意思。

在教育领域内,“检测”与“监测”均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教育质量检测比较常见,通常是指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或教师为了准确掌握学生是否达到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以及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状况而进行的测试行为;而教育质量监测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或者学校管理者为了准确掌握学校教育是否达到了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真实素质状况,周期性地对上述内容进行监视而掌握其发展变化情况所进行的测量行为。

由上面对二者的概念描述可知,教育中的“监测”亦包含“检测”内涵,其真正的不同在于“监”字。“监”在甲骨文里,像是一个跪着的人在水盆旁边低头看自己的容貌,后来逐步引申为“观察、审视、监视”之义。事实上,从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来看,就是通过制定科学的监测工具,对全国各地义务教育实施的质量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测查和分析,以清晰掌握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状况及其变化情况。

由此可见,“监测”与“检测”二者从概念上来讲,是有显著区别的。在教育领域内,其实施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结果的呈现方式均有着较大差异。下面笔者尝试从操作层面分析二者的不同。

二、测试目的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中对“监测目的”进行了明确界定,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客观反映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变化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二是对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状况和原因,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纠正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

我们通常进行的教育质量检测,其目的概括起来主要也有三点:一是利用测试数据对区域、学校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进行甄别、评价和管理;二是教师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用以改进教学;三是学生通过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便于查漏补缺。

三、参测对象

教育质量监测需对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因而监测的对象除了学生以外,还有教师、校长,而且对学生通常会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一般不进行全体测试。如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的样本主要采取分层不等概率的方式,在全国各省根据县(市、区)的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状况,抽取样本县(市、区);然后再根据地理位置、城乡分布、学校类型等因素,在样本县(市、区)中抽取样本学校;最后在每所样本学校的四年级和八年级随机抽取30名学生。监测的同时,还将对校长、班主任、学科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教育质量检测一般是由实施测试者对一定测试范围内的全体学生进行测试。如教师自行组织的单元小测验,需对班内所有学生进行测试;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需对校内所有学生进行统测;区域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某些学科的质量检测,一般是对某一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测试。

四、 测试工具

一般来说,质量监测的工具比较复杂,除了有纸笔测试工具外,还要有现场测试工具;除了有学业成就测试卷外,还有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如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不仅有学科测试卷,还有关于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分为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校长问卷三种;此外还有体育、科学、艺术等学科的现场测试工具,通过学生的现场演示和項目参与,实地考查运动、演唱、操作、创作等多种能力。

据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专家介绍,国家质量监测中的学业成就测试强调在国家学科课程标准范围内,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尽可能覆盖学科的各个知识点,每一个学科(或领域)有6套题本,由课程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共同研发,以保证测试题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样,教育质量监测调查问卷的编制也历经了多个标准化环节,保证问卷达到教育测量学要求,以便真实地收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综合发展情况。

相较于质量监测的工具而言,质量检测的工具则简单得多,通常主要采用学科测试卷的方式进行,对于一些活动类课程或艺术类课程,也会采用现场演示、操作等方式进行,如体育达标测试,一般采用现场实际测试的方式进行,但总体来说,方式比较单一。此外,质量检测的学科测试卷主要是对具体知识点及重点内容进行考查,而且一般来说全体参加考试的学生都使用统一的试卷,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小。试卷的编制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或当地教研员自行完成,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常常难以得到保证。

五、结果呈现方式

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多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如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分为基础数据报告、国家监测报告、分省监测报告、样本县(市、区)监测报告等,这些监测报告主要呈现参测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业成就指标,其呈现方式主要有表现水平划定、量尺分数等值等,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学生的学业发展质量。此外,监测报告中同时呈现与学生学业水平有关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均值比较等方法,详细呈现学生、教师及学校发展的情况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组织专家团队基于数据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不仅如此,教育质量监测可以持续对各项因素进行纵向追踪测量,然后对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总之,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统计指标多、系统性强,且注重教育的归因分析,但不涉及学生、学校的个体成绩。

而教育质量检测结果的呈现一般项目较少、方式较单一,大多采用原始分数来计算学生个人的成绩及排名。有时,大型检测的结果也会统计班级或学校、区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各项排名等,但几乎从不对数据做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等预测性分析。此外,受检测目的及命题方式等因素所限,大多数的检测是属于一过性的,检测结果只反映当次成绩,其数据很难具有跟踪比对价值。

由以上对教育质量“监测”与“检测”的分析来看,二者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目的与具体实施上都有着显著差别,不能混淆、相互替代,更不能等同。就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而言,质量检测必不可少;就长期把握教育质量发展状况及科学提高教育质量而言,质量监测势在必行。因而,教育质量检测与监测缺一不可,必须同样认真对待。特别是教育质量监测,因其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经验尚不丰富,更应得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猜你喜欢
监测测试学校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学校推介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