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要

2018-03-27 00:58文/墨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书教书育人师范生

□ 文/墨 野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必须放眼全球,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打造竞争新优势、开拓发展新空间,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在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教师来做。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大中小学教师已经具备或拥有了初步的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和手段,这为顺利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广大教师对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模型方法、核心器件、高端设备和基础软件等方面的知识能了解和懂得多少呢?又有多少教师能满足新一代智能教育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呢?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了解、适应新一代智能教育需要,以便为“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努力。因此建议:

一、应开展师范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教育培养。师范院校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师范生专业课程也要作一定程度的改革,及时去掉一些不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技术课程,重新设置新一代人工智能课程。要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学习与创造,深刻领悟人工智能对未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为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打下坚实的师资人才基础。

二、应开设中小学教师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培训课程。应该在国家级、省级乃至区县级培训中设置人工智能培训课程,引导教师自觉学习、了解当前人工智能的成就和相关的技术,为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打下基础,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的应用。要帮助教师适应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的能力,逐渐掌握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的能力。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教师能够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以适应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的需要。

三、所有教师都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要帮助个别教师纠正只教书不育人的片面错误观念。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不是颠覆教书育人的模式,更不是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恰恰相反,它更需要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会给教师职业带来风险。未来的机器人教师有可能替代部分教师教书的工作,但育人工作是任何先进技术都不能替代的。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师职业神圣与庄严之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十分有利于培育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同时也更有利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入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

在我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适当引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有利于为国家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因此,推进教师教育适应智能教育时代需要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教书教书育人师范生
我的教书生涯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教书育人
安徽省教育系统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在山里教书
篆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