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代出版业发展管窥及启示

2018-03-27 11:02李月华
出版与印刷 2018年2期
关键词:出版业出版社图书

李月华

(作者单位: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先进的蒸汽动力印刷机得以广泛应用,传统的以手工生产的出版业发生巨大变革,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产生了现代出版商,现代性的大众阅读市场逐步形成。英国作为现代工业的起源地,也是世界现代出版业的起源国。早在工业革命产生之前100年就有了引领现代出版思想的《论出版自由》,约翰·弥尔顿的这部名著至今仍被奉为现代出版人的“圣经”。工业革命之后的200多年间,英国在生产力和商业双向维度上一直领跑现代出版业,英国出版至今仍被世界出版业同行模仿学习。

一、英国依然保持全球出版业领跑者的地位

当下的英国出版业依然令世界同行瞩目和尊重,这表现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它依然有着傲人的成绩。英国出版业整体规模目前居全球前五的位置,2015年总销售收入达到44亿英镑,2016年总销售收入达到48亿英镑。而且在美、日、德等国出版业销售整体下滑的情况下,英国出版业在2015年还保持了增长势头,并且2016年的增长达到了9%。这是自2007年数字出版被列入统计后,10年来英国出版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次。这样令人艳羡的成绩在全球前五中只有中国可以与之媲美,但中国的高速度增长是市场上升期的必然结果,英国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能持续爆发,确实值得认真关注和分析。

更重要的是,英国出版在技术革新实践和产业格局上也远远走在了世界同行前面。在技术革新实践上,一方面,英国数字出版发展迅速,新技术引领新业态,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2016年,英国数字出版板块的销售额达到17亿英镑,在出版业总销售额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另一方面,英国的按需印刷技术非常先进,以“闪电源”为代表的英国企业在印刷技术革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产业格局上,英国出版业体现出的世界性令其他国家的同行望尘莫及。

近几年,英国出版业的出口销售占据总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其中教育、学术及英语教学在图书出口收入的占比高达三分之二。而且英国出版业出口销售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数字出版出口销售增长达到三位数,童书、英语学习类图书增长达到两位数。

从地域上看,英国出版业的出口销售是全球全域覆盖的,并且在东南亚、北美的销售增长都超过两位数。

从单体出版企业角度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出版集团——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培生集团,已经连续多年雄踞世界出版企业销售收入总榜的榜首;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术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历经几百年依然是全球学术出版的标杆。

但凡有机会接触英国出版,并稍作深入了解,就不难发现英国出版业发展的优势,领略英国出版独特的魅力。本文试图透过表象,探析英国出版业历久弥新的背后原委。

二、英国出版业历久弥新的原因

1.始终坚守出版业的核心价值

英国出版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但英国出版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对出版业文化属性的坚守和专业性的极致追求。在牛津大学出版社,有一个超过100年历史的编辑部——《牛津英语词典》编辑部,这个编辑部里有一些超过50年编龄的资深编辑,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都在坚持做同一个项目。即使是编辑部的总编辑也常常亲力亲为,参与到词条的写作工作中去。正是这些资深编辑对词条解释的深入研究和他们深厚的编辑功底,保证了《牛津英语词典》的权威性。从这样一个令人动容的事例中,可以看到牛津大学出版社这家老牌出版社对于永恒的文化价值的追求和坚守。但这种坚守又绝不是守旧不变,如今的《牛津英语词典》早已实现多版本、线上线下立体长效开发的产品格局,它的品牌影响力仍然持久散发,而支撑这一世界品牌的根本力量就是出版者对文化价值的信仰和坚守。

2.始终秉持用户思维

当下全球的出版行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英国在这方面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英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将行业内源性地整体导向服务业。所有的出版企业几乎不约而同地调整了自身定位。大型出版企业,如培生集团,已经从出版商转型为学习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教育工作者和各年龄层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测试和测评、职业认证,以及所有与教育相关的服务。显而易见,其转型策略是强势占据整个价值链。中型出版企业,如费伯—费伯(Faber & Faber)出版社在2008年启动费伯学术(The Faber Academy)项目,定位为新手作家和小型出版商提供包括出版业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小型出版企业,如鱼鹰出版社,则致力于为军事、科幻发烧友提供专业服务。英国出版企业以用户思维调整自身定位,这与当下互联网公司将用户关切放在首要位置有异曲同工之妙。出版企业通过调整定位,进行数字化转型,不仅大大拓展了出版企业的整体品牌效力,也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始终探索内容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在传统出版业中,英国的内容生产分层化管理就做得非常科学,不仅体现在学科门类的精细化分类上,还体现在对读者年龄的精细分层上。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曾经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畅销书板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出版业的增长极。当下的英国出版人又将这样的精细化分层管理模式运用到数字化出版领域,比如,他们非常重视对图书元数据的管理。图书元数据,即关于图书内容和数据的说明性数据,包括ISBN、书名、作者、价格等基础元数据,以及图书分类、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关键词、目录、封面、出版者、视频音频动画等其他类型丰富的元数据。通过对图书元数据进行科学的数字化分层管理,以帮助图书产品在数字化环境下实现资源与系统的超链接,有效提高识别度。

三、对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出版业正处在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从英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出版业必须坚守文化价值,守住魂;从英国出版业的当下转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出版业必须通过变革,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1.运用新技术拓展新业态

面对新技术,英国出版人也深感焦虑。传统的图书生产和消费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出版业一直被视为高风险性的行业。在数字化的冲击下,传统出版业似乎更加危机四伏。谈及亚马逊、谷歌、苹果等新技术公司,英国出版人的心态是复杂而矛盾的,毫无疑问,移动终端给纸质媒体带来巨大威胁,内容开放式获取、自出版等新的出版形式也对传统出版造成极大冲击。英国出版人在深感忧虑的同时,并没有做时代阴影下的自怨自艾者,他们积极拥抱时代、拥抱新技术。大部分的英国出版企业现在都已经建立起连接作者、出版者、读者的多元交互式平台,这样的平台串联起企业战略选择、选题策划、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全流程的活动。出版企业在交互式平台上适时投放免费试用的交互式数字出版物,根据读者的互动、评论来分别制定纸质图书和数字出版物的产品策略。出版企业运用新技术的力量实实在在地降低了出版风险,提高了出版效率。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出版业要谋求新发展,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务实的精神拥抱新技术。这也是我国出版业实现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

2.立足全球市场建立新格局

目前,英国出版业的出口销售占到总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与英国出版业整体的全球市场定位深度相关,与他们精细践行全球产品策略密切相关。反观我们中国的出版企业,大多数还是把眼光放在国内市场,全球出版运作的能力非常有限。要实现我国的出版物出口销售增长,首先必须重视国外市场,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就是要重视全球版权的获取,特别是优质版权资源,一定要争取获得全球版权的授权。在英国,作者对出版社的全球版权授权是常态;在我国,一些出版社和作者都不太重视全球版权。其次,要重视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市场运作能力的出版人才。在英国,几乎所有的出版人都本能地将全球市场当作自己经手的产品的舞台,这样的格局观是与整个行业的追求和定位分不开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下,中国出版业要获得长远发展,要实现持续增长,如何拓展国外市场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这方面,英国出版业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突破传统思维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英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蔚然可观的成绩,英国的出版业已经升级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服务业,从英国同行们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如何跳出传统思维,改变原有的营销推广方式,将纸质图书和产品服务有机绑定,与读者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将是我们未来应该着力的方向;对于数字出版而言,如何打破单一提供电子书的生产模式,克服格式转换的技术困难,实现内容的精细分层、碎片化及动态可修改,应该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英国出版商协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罗汀格(Stephen Lotinga)曾讲过一段鼓舞人心的话:“英国出版业是世界的领先者,其高超的出版社和劳动者辛勤的工作及创造力,使得该行业蓬勃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在享受着出版带来的好处,所以出版行业一定会成功地持续发展。”这当然是对英国出版业的精准概括。同时从他的第二句话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出版行业的价值和希望。中国作为现代出版业的新兴国,其出版产业的增长速度领跑世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已经跃升为国际性书展,当当、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售规模与日俱增,网络文学IP运营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中国出版人还需进一步突破传统思维,勇于变革,实现数字出版转型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业出版社图书
我等待……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