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评析
——基础知识选择题难点解析

2018-03-27 11:02陆嘉琦
出版与印刷 2018年2期
关键词:保护期书市出版物

陆嘉琦

(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在每年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总有部分题目相对较难,考生往往容易答错。根据对2017年初级和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科目试卷中选择题作答情况的分析,笔者挑选考生错答率超过2/3的题目,针对其中许多考生都判断有误的难点选项进行解析,说明相关的正确知识,以帮助考生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本文先按考试级别分为初级、中级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再以题号为序列出题目原文后进行解析。

一、初级基础知识选择题解析

分析、统计初级基础知识2017年度试卷的单选题、多选题答题情况,可知得分率偏低的题目约占12%。下面逐题进行解析。

第29题 下列选题中,无须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有( )。

A.《三大宗教概况》

B.《叶利钦传》

C.《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

D.《曾国藩传》

E.《白崇禧传》

根据国家关于重大选题备案的规定,内容涉及20个方面的选题都需要报请备案。[1]84-85

本题中,A项为涉及宗教问题的选题,B项为涉及苏联主要领导人(叶利钦曾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苏联解体后两次担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选题,E项为涉及国民党上层人物(白崇禧为国民党高官,1949年前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1949年后在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选题,无疑都属于国家规定所涉的重大选题,应该履行备案手续。

C项、D项的选题内容不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为一般选题,就无须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第35题 关于著作权保护期,说法错误的有( )。

A.作者死亡后,其署名权依然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B.著作权属于法人的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50年后还应给予保护

C.如果是合作作品,其财产权保护期截止于最先死亡作者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E.发表权属于人身权,但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财产权的保护期一致

著作权保护期一般是针对著作财产权而言。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这些著作人身权都予以无限期保护,但同属著作人身权的发表权具有特殊性,给予一定年限的保护,且这个年限与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1]110很多考生可能仅仅笼统地记住了“对人身权无限期保护”这一基本原则,而忽视了发表权的特殊性,在对A项作出正确判断的同时却误认为E项的说法有错。

“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的保护期也是一条基本原则,但同样有例外。首先,这个“50年”是最低限度,不能减少,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以让权利人充分享受到法律对其权益的保护。第二,这条原则仅适用于自然人创作的作品,而不适用于由法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第三,即使是自然人的作品,也并非各类作品都适用这条原则,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不包括在内。

据此,对合作作品的保护期若按最先死亡作者的死亡时间来计算,对死亡较迟作者的保护期就不足50年了,致使其没有充分享受到法律保护,是不公平的。所以,对合作作品的保护期应按最后死亡的作者来计算,[1]110而C项说成“最先死亡作者”,那就错了。

上述那些不适用“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这个保护期的作品(即法人作品与不论著作权人是什么身份的摄影作品、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都适用“首次发表后50年”的保护期,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法律同时还规定,如果这些种类的作品在完成创作后50年内没有发表的,其财产权就不再予以保护。[1]110据此,B项的说法便是错误的。

第39题 关于点号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点号的主要作用在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B.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C.句末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

D.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E.句内点号有顿号、逗号、引号、间隔号四种

汉语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而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1]177-178

A项把标号的作用说成是点号的作用,所以错了。

E项称“句内点号”有“四种”,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列举时混入了明明属于标号的引号和间隔号,却遗漏了分号和冒号,这就错了。

第40题 下列语句中,量和单位使用符合规范的有( )。

A.这瓶水的pH值为7

B.1 h = 60 min = 3600s

C.热力学温度T0= -273.15 ℃

D.光速约为3×105km/秒

E.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2

物理量的符号,除了pH用正体,其余都必须用斜体字母。C项中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T0”用了正体,所以不符合规范,应该改成“T0”。

D项的计量单位混用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也是不符合规范的,应改成“km/s”或者“千米/秒”。

第41题 下列句子中,科技名词使用符合规范的有( )。

A.流体存在粘滞性,不同流体的粘滞力也不同

B.机械零件加工时,常用渗炭工艺提高表面硬度

C.这项试验的成功概率约为85%

D.抗生素不能滥用

E.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

本题涉及的实际上是字形和别字问题。

根据相关规范,表示“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2]953这个意义时,应该用“黏”。“粘”读nián时或用于姓氏或作为“黏”的异体字,仅在读zhān时是规范字,用于表示“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接”和“用黏的东西使物件连接起来”等意义。[2]1645这样,A项中的“粘滞”便是不符合规范的,应改成“黏滞”。

“碳”与“炭”虽然读音相同,含义却不同。“碳”是非金属元素,而“炭”是“木炭的通称”[2]1270,指木材(有时也用竹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干馏得到的东西”[2]927-928,是碳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物。显然,为了提高机械零件表面硬度而渗进的应该是元素碳,而不是混合物炭。所以,B项中的科技名词也用得不符合规范。

第45题 下列句子中,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有(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C.要点儿龙井,不要祁门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E.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有一种修辞格叫“借代”,其特点是“不直接说出某事物,而借用另一种与之有关的事物来代替”[1]289,如题干中用“一针一线”代指“财物”的修辞手法,就是借代。

A项中的“烽火”是用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借指“战争”,C项是用名绿茶出产地“龙井”和名红茶出产地“祁门”代称这两种茶叶,E项则是借用传说中的第一个酿酒人“杜康”来指称酒,所以都使用了与题干相同的借代手法。

B项中用的是比喻手法,而D项融合使用了对偶和夸张手法,都不属于借代,所以与题干中的修辞手法不同。

第50题 关于儒释道文化,说法错误的有( )。

A.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B.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我国

C.道家与道教都形成于春秋时期

D.禅宗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

E.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的杰出代表

据历史记载,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时期。[1]453B项的说法将之提前了,所以是不对的。

道家与道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家形成于春秋时期,是与儒学并列的一个大学派。道教在东汉时期融合民间鬼神崇拜、神仙传说和道家理论中关于修身的学说而形成,[1]454要比道家晚得多。C项说道教也形成于春秋时期,与历史事实不符。

第72题 网络数据库出版物包括( )等。

A.在线学术期刊库

B.学术期刊光盘版

C.出版管理信息系统

D.在线教育题库

E.网上书店

题干中说的是“网络数据库出版物”,那么就必须符合“是数据库出版物”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这两个特点。

B项所说的是数据库出版物,却并非通过网络出版传播,而是以实体出版物的形式发行,所以不能包括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物”内。

C项所说的是出版管理信息系统是整合各类出版资源、优化出版社各项业务流程的管理平台。它可能设有若干数据库,但不是一种数据库出版物,也不通过网络出版。所以也不能包括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物”内。

E项所说的“网上书店”,属于销售出版物的机构,而其本身并不是出版物,当然不可能是“网络数据库出版物”了。

二、中级基础知识选择题解析

分析、统计中级基础知识2017年度试卷的单选题、多选题答题情况,可知得分率偏低的题目约占13.33%。下面对这些题目中考生容易发生失误的难点作些解析。

第11题 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不包括( )。

A.周敦颐

B.朱熹

C.张载

D.程颢

本题内容涉及中国古文化常识中的儒释道文化。

儒学在宋代演变为理学。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而到南宋,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北宋程颢、程颐等的理学学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程朱理学也在学术界渐占统治地位。[1]452由此可见,B项所说的朱熹应该是南宋理学家,不能包括在北宋理学家之内。

第19题 市场预测的内容不包括( )。

A.需求预测

B.出版物产品预测

C.成本预测

D.价格预测

市场预测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未来市场上的商品供应和需求的发展趋势以及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估计和作出判断。[3]296

消费者对出版物内容有哪些需求、出版物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内容才更适合目标消费者使用、出版物的价格在什么范围内是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并接受的,这些因素都关系到未来出版物的市场销售量,出版物生产者必须有基本把握,所以,它们都属于市场预测的必备内容。

虽然在策划、设计某一出版物选题时,要测算出版物成本,但不属于市场预测的内容,所以应该选C项。

第32题 南宋时期形成的坊刻中心有( )等。

A.南京

B.两浙

C.福建

D.蜀中

E.岭南

我国南宋时期的三大坊刻中心,是主要集中在杭州和金华的两浙坊刻,主要在建阳的福建坊刻,主要集中在成都和眉山的蜀中坊刻。南京是在明代才出现很多书坊,并刻印了不少书籍。[3]132-133岭南虽然也有些书坊(主要在今广东境内),但是总体上刻印书籍并不多,没有形成坊刻中心。

第33题 清代著名的书市有( )等。

A.吴门书市

B.开封相国寺书市

C.北京琉璃厂

D.成都书市

E.金陵书市

开封(北宋时称东京)相国寺书市形成较早、规模较大,又与不少文人轶事相关,所以非常有名。但这是北宋的事,不是清代的。与此相类似,历史上较为著名的金陵书市,其兴盛期也不在清代,而在明代。吴门书市、北京琉璃厂、号称“经元八大家”的成都书市以及福建泉州的道口街书市,才都是清代的著名书市。[3]138-139所以,本题中的正确选项是A项、C项和D项。

第43题 关于出版物进口,说法正确的有( )。

A.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负责对其进口的出版物进行内容审查

B.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禁止特定出版物的进口

C.发行进口出版物,必须从依法设立的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进货

D.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在境内举办境外出版物展览,须报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E.应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的请求,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对进口出版物进行内容审查时不得收取费用

本题考核的是《出版管理条例》第五章内容。

该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在境内举办境外出版物展览,必须报经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项的说法,一是把管理机关的级别降低了,二是把“批准”改成了性质和要求都不同的“备案”,所以是错误的。

《出版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的请求,对其进口的出版物进行内容审查的,可以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费用。”据此,E项声称“不得收取费用”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45题 按管理范围划分,出版社管理可分为( )。

A.项目管理

B.计划管理

C.具体环节管理

D.整体管理

E.生产管理

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内容很多,可从不同角度划分成多种。如果按管理范围划分,有包含全社经营活动的整体管理,着眼于社内各个部门和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具体环节管理,以及对某个出版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项目管理。如果按照管理的对象划分,则有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3]221-222既然题干中已经限定为“按管理范围划分”,那么,按管理对象划分的种类——B项的计划管理和E项的生产管理——就不应该包含在内。

第57题 1965年考古发现的“侯马盟书”的载体是( )。

A.甲骨

B.玉石

C.青铜器

D.竹简

纸张发明之前,用以承载文字信息的物质材料有多种,本题中四个选项所说的材料都有可能是某种文书的载体。所以,解答本题的依据只能是关于“侯马盟书”的事实介绍。中级辅导教材“出版历史知识”中提到,侯马盟书“以玉石片(绝大多数被打磨成圭形)为材料,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上面”[3]111。据此,本题的正确项应该是B。

第68题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不包括( )。

A.数字指纹技术

B.数字摘要技术

C.数字采集技术

D.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版权(著作权)保护,是运用数字技术对某种数字化作品进行加密和附加使用规则,从而起到不让自己的作品被他人非法使用或者恶意损害的作用。C项所说的“数字采集技术”,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在已经公之于众的作品“大海”中搜集符合某方面特定要求的作品,并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把这些作品用数字化方式保存下来。它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大量、广泛地获得符合需要的他人作品,而不是防范他人非法使用或者恶意损害自己的作品。因此,数字采集技术不属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有将近50%的考生误将B项的“数字摘要技术”排除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之外。实际上,这种技术可以有助于发现作品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删改、伪造、乱序等损害,为权利人行使保护作品完整权提供有力的工具。[4]145显然,这种技术也应该属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第74题 关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说法正确的有( )。

A.XML是一种编程语言

B.XML有利于信息的发布与交换

C.XML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检索功能

D.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创建XML文档

E.互联网上已拥有大量的XML页面和站点

在数字出版中,XML的作用很重要,应用也很广泛。因为它是按照一套国际通用的语法和形式结构给文件中的单词、短语或者内容块等各种数据加上元素标记,使之成为电脑可以识别、分类的信息,而不论文件本身的语言种类。由此可见,XML只是一种标记语言,却“不是编程语言”[4]156,并且这从它的名称就可看出,所以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然而,有超过1/3的考生却误认为A项的说法正确,以致本题未得分。这是很可惜的。

经过用XML标引之后形成的XML文档中,各类数据成为半结构化数据。这就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自动的转换规则,实现数据的结构化”[4]314并储存在数据库内,从而使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加工和处理成为可能。可见,XML只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标记而为应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索等提供了基础性的帮助,但其本身并不能直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索。所以,C项的说法有误。然而,竟有将近2/3的考生认为C项是正确的。结果,与错选A项的情况交叉叠加后,本题的得分率低得惊人。

从2017年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的总体情况来看,考生们失误较多的情况在两个方面比较集中。一是历史方面,包括出版史、历史人物、古代汉语和中国古文化常识。相关题目的得分率普遍较低,而中级考生的失误比例又高于初级考生,尤其在那些涉及初级教材所述内容的题目上,失误率更是高得多。二是数字出版方面。即使是让考生自愿选择作答的题目,虽然内容属于基础性知识,得分率也都不高。

有鉴于此,笔者给考生们提两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学习历史方面的知识,并且中级考生不仅要学习中级的教材,也要学习初级教材。二是应该加强学习数字出版知识。数字出版是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把握相关的知识是对全体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无论是初级考生还是中级考生都应认真学习。从考试来说,自2015年起的专门设置数字出版知识选答题的做法,也仅仅是一种过渡性做法,预计不会长久持续下去。2015—2017年这三年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下简称《大纲》),都在“说明”中对此有明确提示,如2015年的《大纲》说,数字出版基础知识和基本实务能力“目前主要作为对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要求,今后将逐步扩大考试对象”[5];2016年的《大纲》指出,“要求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的一般出版知识和数字出版知识的范围都较上年有所扩大,今后两者将完全融合”[6];2017年的《大纲》说明,要求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都考试的知识范围,又“都较上年有所扩大”[7],显然是体现了这种趋势。

猜你喜欢
保护期书市出版物
清晨书市
跳蚤书市
韩国卸任总统的“保护期”有望延长
2017年出版物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执行《伯尔尼公约》第18条关于追溯适用公约的说明
解读中国当前著作权保护期的合理性
——基于社会发展的三视角
论我国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延长的不必要性
——以TPP协议为视角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