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书可读到从容阅读
——出版体制改革40年记

2018-03-27 11:02魏玉山
出版与印刷 2018年2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物网点

魏玉山

始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既包括城市居民也包括广大农民。从阅读的视角来看,经过40年的发展,我们已彻底走出了书荒,告别了阅读匮乏的恐惧,进入了从容阅读、享受阅读的新时代。这与40年间出版体制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的从容首先是体现在出版物数量的增加。197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发表了贵州沿河县思渠中学两位教师和湖北潜江县浩口公社樊场大队的两封来信,反映“书店里的书少得可怜”“邮购部门又常常无书供应”的问题。此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出版局等相关领导机关针对此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买书难之道。当时买书难的主要症结首先是图书品种少,其次是售书网点少,特别是农村群众购书不便。而图书品种少的主要原因是出版周期长、出书难。1983年1月6日,中宣部副部长廖井丹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组数据: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出书周期在1980年是305天,1981年是352天,1982年上半年是366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书周期,1981年是355天,1982年上半年是400天;中华书局的出书周期,1981年是393天,现在是408天;科学出版社的出书周期平均是500天。这样的出版速度,导致许多书不能及时出版,出书难的现象相伴而生。因为出书难,1977年我国只出版了12 886种图书,百万人均图书品种仅有13.57种,图书总印数是33.08亿册,每人每年可分得图书3.5册。出版体制改革激发了出版单位的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如今,我国图书出版品种与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一,2016年共出版图书499 884种,百万人均361.52种,总印数90.37亿册(张),每人可分得图书6.53册。改革开放初期一书难求、书店门口彻夜排队买书的现象成为历史。现在虽然仍有人说买书难,但现在的“难”不是因图书匮乏所带来的“难”,而是品种太多带来的“选择难”,要想把好书读尽太难。出版物数量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图书上,报刊的数量也有巨大的发展。1980年全国出版的报纸仅有188种,期刊2 191种。到2016年,全国报纸已达1 894种,期刊更多至10 084种,并且报刊的读者定位越来越细分,从党报党刊到都市化报刊、专业化报刊,从全国性报刊到区域性报刊,从大众阅读向分众阅读发展,读者的选择空间更大。

阅读的从容体现在介质与载体的丰富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媒体、新载体的强势爆发,而出版体制改革推动出版单位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向数字出版转型发展。数字化出版物越来越多,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退离优势地位。在飞机上、在地铁里、在各种闲暇时间里,手捧纸书的人越来越少,专注于手机、PAD、电子书阅读器的人比比皆是。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2017年我国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为59%,而数字化阅读率为73%;人均书报刊的阅读时长近40分钟,而手机阅读80分钟,互联网阅读60分钟。数字化的阅读无论是在读者数量上还是在个体的阅读时长上,都远远超过了纸媒。它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体验,也把更多不读书的人变成了读者。虽然数字化的阅读还有不少的问题,各界有很多的担忧,但是,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出版单位必将使数字化出版物的内容更臻完备,表现形式更适应消费者需求。

阅读的从容体现在阅读设施的完善。尽管阅读是个人的行为,但是一定的外在条件对推动阅读、吸引阅读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外在的条件包括公共图书馆、书店、书屋等阅读基础设施。1977年全国的阅读基础设施情况是:公共图书馆851个,图书发行网点6.4万个(其中面向农村的供销社兼营售书网点5.95万个,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不到30个网点)。可见,城市的阅读空间有限,而地域范围和人口数都大大超过城市的农村,阅读设施更为稀少,人们想借一本或者买一本书所要付出的成本是高昂的。如今,出版体制改革——尤其是出版物发行业的体制改革——也让阅读设施呈现一派新面貌。民众的阅读空间不仅数量有很大的发展,布局结构更加合理(2017年全国有公共图书馆3 162个,发行网点16.2万个,农家书屋60万家),而且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连作为商业机构的书店都增设了免费的阅读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供公益性的服务。优雅的、安静的、体现更多人文关怀的阅读空间的出现,使阅读成为一种新的休闲与享受方式。

阅读的从容还体现在法规与政策的保障上。1979年《读书》杂志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对“文革”期间对阅读的禁锢提出了批判,在思想界、文化界等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开启社会各界对阅读的重视。面对社会的呼吁,出版业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努力做到“让人民有书读,读好书”。而今,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以不同方式进行阅读。据统计,现在我国成年人的综合阅读率已经超过80%,也就是说,每100个成年人当中有80个人在阅读,这是巨大的进步。不仅如此,全民阅读还写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写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促进阅读、保障阅读的专门法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也即将出台。阅读从此因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多彩的体验、更加充足的保障而进入了新时代。这同时也给出版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物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2017年出版物
中国最美的书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