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传播有效性探究

2018-03-27 13:21崔玉玲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传播者受众有效性

崔玉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如新闻网站、社交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即数字化媒体,它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搜索引擎的应用使新闻发布者们获得比传统媒体更多的优势。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衡量客观事实是否构成新闻的标准,而新闻的传播效果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新闻的有效传播使新闻作品达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的行为源于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逐级递增,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最高级别的追求。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新媒体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形成以及实践活动。新媒体满足人们的言论需求: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样的言论渠道,无形中形成一种舆论力量。但需注意的是,要以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并且新闻传播者在发布新闻之前,要确保新媒体平台的可靠性,这样才能提高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信任度与关注度,使新闻传播效果发挥得更好。新媒体顺应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延续了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具有传播无限化、需求个性化、时间及时性与沟通互动性等时代特征,使得新媒体能够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新媒体背景下,提升新闻传播有效性的途径如下。

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重视受众的心理

影响新闻传播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从心理学角度看,受众是信息接收的终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脱离了受众,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性不能实现。受众有需求才会表现出接受的主动性,所以新闻传播要贴近他们的心理,紧紧抓住他们的关注点。

根据新闻的不同类型,以及受众对不同新闻的关注情况,可以将受众划分为时政新闻受众、民生新闻受众、体育新闻受众等。他们作为新闻传播的对象,有着独立自主意识。但无论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职业、社会地位等情况如何,他们对新闻的心理需求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从新闻的特点出发,受众热衷于新鲜事物,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往往能够紧紧抓住他们的眼球,这就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他们也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新闻失去了真实性,那么新闻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新闻反映的是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受众习惯于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价值信息,希望从中汲取营养。

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信息传播的纽带和桥梁,是社会主流思想的价值功能的引导者。从受众的心理出发,新闻传播者要认识到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来思想的逐渐渗入,我们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新闻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以事实为依据,传播正能量,摒弃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强,新闻传播者不得不每天处理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新闻传播者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扩充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多参加业务培训,学会线上和线下的新闻传播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面对不同媒体的激烈竞争,新闻传播者要根据行业方向不断做出调整,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学会取长补短。新闻传播者只有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增强信息敏感度,把握好新闻内容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系,保证所传播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才能为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二、从新闻的组成来看,注重新闻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一)新闻传播的形式

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趋向个性化和差异化,新闻作品对形式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的传播形式对提升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作用。一件完整的新闻成品呈现在受众面前,势必需要新闻传播者对新闻的体裁、语言、结构形式等做出一番斟酌。

对于新闻的体裁,其与事实时效性、情节复杂程度、表达的目的、传播的空间有关。不同的体裁会给受众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所以,若为消息,要传递客观事实;若为通讯,要传达情感体验;若为评论,要体现启发教育。这些会给受众带来不同的社会认知。

新闻语言的用词、语法等影响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新闻语言应符合大众的审美,尽量不用专业术语,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当然还要考虑不同受众之间的差异性。新闻报道中要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更客观地传达新闻信息。此外,新闻传播者要把握好语言的感情色彩,语言尽可能凝练、真挚,使受众更易于接受。

新闻报道应尽量避免大段的文字陈述,要尽可能用图表的形式,这样使信息数据表现得更加直观。

(二)新闻传播的内容

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新闻的主题。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传播在内容上要紧靠受众的生活,激发他们阅读新闻的兴趣。新闻信息应丰富多样、投受众所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而且新闻图片、文字版式应尽可能美观,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同时赋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新闻传播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信息要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有效服务。

新闻传播要增强时效性与互动性。一般地,人们想要了解当天或最近发生的事情,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从新闻信息中得知,这就要求传播者在内容选材上把握好及时性。发布新闻时,要讲究新闻的关联性,在布局版面上要有所侧重,并且从新闻中提炼出的观点应被受众所接受。新媒体的发展增强了新闻消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新闻的发布不只是为了向受众传递信息,应给予他们发表言论的空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交流产生共鸣,从而使信息内容得到升值。

新闻传播要密切联系受众,增强舆论性。一条信息发布后,只有获得公众的舆论与探讨,才能从中了解到受众的需求与特点,这样对日后信息的发布有很大的引导作用,还能增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从而确保新闻消息的有效传播。

三、从新闻的传播过程来看,重视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

(一)新闻策划在新闻传播有效性中的作用

新闻策划在新闻领域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新闻传播者通过提高自己对新闻的策划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新闻策划需要以事实为基础,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或阶段性中心工作进行深层次地剖析,从而使报道更具有分量。新闻策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新闻策划者要根据具体形势确定合适的选题,新闻记者要及时传达信息,然后采编人员凭着高度的新闻敏感度,对选题有一定的视角,最后经过资源整合,一则新闻信息便新鲜出炉。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在新闻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当然,新闻策划者不能为了力求争先,仅通过主观判断而违背客观事实,使报道的内容含有虚假成分,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新闻策划重在体现媒体的价值与能力。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新闻策划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提出独到的观点,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有利于打造媒体的独特风格,丰富新闻领域的思想内涵。策划者的主体意志能体现出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如果在新闻中融入策划者对事情的脉络、侧重点等的把握,透过事实折射出深刻的反思,无疑是对报道的锦上添花。新闻策划者要结合当时的传播环境,对受众要有充分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策划水平。

(二)新闻采访与编辑在新闻传播有效性中的价值

新闻采访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并理清与被采访者的谈话主题与思路。为了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在进行新闻采访时,采访人要明确采访的任务,即把握好采访的目的与意图,然后找好切入点进行深入采访。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专业素质,尽可能地收集所要报道的新闻素材,为后期的编辑提供更多有效的资料。

新闻编辑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运用特殊的编辑符号与方法,将文本选择与梳理系统化,从而形成具体的符号、文本模式。编辑要把握好新闻的社会背景与环境,对新闻信息给予合适的定位,接着对新闻稿件进行公正的修改与核实,然后通过多种方式对新闻材料进行重新组合,直接阐述新闻事件并提出观点。

四、新闻传播的创新方式

新闻传播者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播方式,转变观念,注重不同信息之间的关联。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成了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传播的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故需要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面对新闻内容中存在同质化现象,新闻传播者要以追求新闻的深度与价值为核心目标,使受众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观点信息,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迪。此外,新闻发布者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分类以便于读者进行筛选,读者对所提供的信息一目了然,就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阅读时间。

猜你喜欢
传播者受众有效性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