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漫威从漫画到影视的辩证发展

2018-03-27 13:21切桑卓玛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0期
关键词:漫威画师漫画

切桑卓玛

一、漫威历史发展概说

早在1939年,漫画被主流媒体认为是与大众文化价值观念背道而驰的亚文化,漫画的消费对象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和嬉皮士群体。当时的漫威只不过是一个附属于杂志社默默无名的漫画出版社。而漫威的对手DC漫画公司早已通过《超人》和《蝙蝠侠》成为当时漫画界的巨头。任命杂志管理公司董事的马丁·古德曼,在看到DC漫画公司取得佳绩后,决定在自己的杂志社开设漫画部门并出版了第一期《时代漫画》,上面刊登了漫威历史最初的英雄:霹雳火和海王“纳摩”的故事。

(一)电影的基础——漫威漫画

画师杰克·科比是漫威历史中的灵魂人物,他创作了漫画史上第一个爱国主义英雄美国队长,当时的时代漫画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漫画公司都将角色附着于现实社会,DC漫画公司的超人、蝙蝠侠惩治的不再是存在于漫画中的不法分子与外星人,而是与发起二战战争的主要相关人员联系起来。时代漫画的英雄也不例外,在时代漫画新作品《美国队长》的创刊号封面上,插入了一张美国队长暴走希特勒的插画,漫画的推出得到了美国读者的爆发性反映,其之后的连载作品也都保持着不错的销量成绩,《美国队长》的诞生让漫威在40年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

1.漫威之父。1940年,马丁·古德曼带着斯坦利·马丁·利博来到公司并让斯坦利·马丁·利博用自己过去的笔名“斯坦·李”进行作品创作。在以“斯坦·李”的身份加入时代漫画的几年里,斯坦·李与杰克·科比创作了《神奇四侠》《钢铁侠》等作品,还与另一位自由画师史蒂夫·迪特科共同创作了《蜘蛛侠》《奇异博士》等作品。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代漫画形成了以斯坦·李、杰克·科比、史蒂夫·迪特科为中心的“黄金三角”漫画创作阵容,英雄角色产出量迅速提高,大量受欢迎的新角色出现,似乎让时代漫画在不被看好的漫画业中看到了希望。

2.漫威独创的超级英雄。二战结束后,《美国队长》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超级英雄被认为已经过时,时代漫画需要做出新的选择来吸引大众关注。费雷德里克·沃瑟姆在《无辜者的教唆犯》中说:“是漫画教唆十几岁的男孩子抢劫、强奸、吸毒,这些书让孩子们变成了小偷、暴徒、和冷血的杀人犯。”在这个时期,若漫画书中出现与黄色、暴力、吸毒相关的内容均被查处。“漫画有害论”开始盛行,1954年的夏天,15家漫画出版公司倒闭。陷入萧条的漫画产业让漫威出版社放弃超级英雄漫画转战于爱情、惊悚、灵异等不同的漫画故事,但这种转化并没有让低迷的漫画行业有所起色,这也让斯坦·李萌生了退意。

冒着被查处的风险,斯坦·李与王牌搭档“杰克·科比”创造了《神奇四侠》的故事,漫画中的四个人没有高大气派的武器装置,没有制作精良的团队制服,没有团队应该有的秩序与谨慎。相反,不同于以往传统超级英雄,性格迥异的神奇先生、隐形女、石头人和霹雳火四个人总会为一些琐碎小事争吵斗嘴,比起完美无缺的超人和高冷多金的蝙蝠侠,他们都有各自的缺点和软肋,也会因为钱为生活而苦恼。这种幽默腔调和体现凡人特色的“漫威式”英雄却更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受到读者的欢迎。在这之后,斯坦·李和迪科特创作的《蜘蛛侠》也进一步脱离了传统漫画模式,主角彼特·帕克是一个戴着高度数眼镜、骨瘦如柴的自卑胆小鬼,科学实验时不小心被蜘蛛咬了一口而获得超能力。这种有着心理缺陷的超能力者比起风光体面的英雄似乎在大众眼中更具有吸引力,漫画销售数量节节攀升,漫威在经过长时间的低谷后再次起死回生。

《神奇四侠》和《蜘蛛侠》等系列作品的成功,让之后的《钢铁侠》《超凡蜘蛛侠》《蚁人》《锤神》等一系列漫画作品也被列入漫画出版计划之中,并且让过期的超级明星《美国队长》也在这个关键时期重回舞台,新英雄的出现和旧英雄回归为之后的新系列漫画《复仇者联盟》构建了版图。与此同时,斯坦·李与科比推出了另外一支超级英雄团队《X战警》,他们同样有着“漫威式”英雄的身份背景,他们是一群活在歧视下的变种人,即使他们对自己有着强烈的不认同感,但依旧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漫画向影视的转变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的漫威出版社经过破产和资产重组后改为漫威娱乐,为了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不得不对旗下的英雄角色进行版权抛售。1986—1996年,漫威娱乐旗下有30多个英雄角色版权被各大影视公司买走。当中,被福克斯买下的《X战警》系列在2000年上映,被SONY买下的《蜘蛛侠》在2002年拍摄成为系列电影。二者在全球创下了数十亿美元的电影票房,两家影视公司也因为这两部系列电影而在好莱坞奠定了基础并获得了认可。但真正的角色主人漫威却只分到不足1亿元的票房分成。

经过长时间的过渡期,恢复后的漫威决定自己拍摄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独立拍摄的电影《钢铁侠》在2008年上映,5亿美元的票房让漫威发现了超级英雄电影在好莱坞的发展前景,并由此与新东家华特迪士尼携手,发布了电影、短片、电视剧、漫画和游戏等多元发展的漫威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EARTH-199999计划。

二、漫威发展的历史经验

(一)漫威方法的运行

随着2017年由漫威制作的英雄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的上映,一场蜘蛛侠版权的纠纷战正式开始,20年后的今天蜘蛛侠重回漫威英雄家族的怀抱。除了蜘蛛侠之外,漫威一直在夺回版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着。

漫威漫画为了从DC漫画公司夺回发行权,加大了漫画生产线的压力,这让斯坦·李意识到人才的缺乏,为达到古德曼的要求,斯坦·李要求:画师能够将一个基本的构思拓展成一个不急不缓、条理清晰的故事,然后再交给编剧进行填写对白。斯坦·要求漫画的格子能够像无声电影一样,能减少言语形式的说明,可能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人力完成更多的任务。

“漫威方法”在一段的时期内确实让漫威的扩大漫画生产线计划实现了预期性的目标。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其打破了传统漫画创作的运作模式,混乱了漫威漫画内部的体系。无偿担任编剧工作无疑让画师有了过多的负担,很难赶在交稿日期完成任务。微薄的薪资与高强度的工作时间难成正比,利益的分歧引起了漫威内部人员的不断交替。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漫威高层的足够关注。

虽然漫威方法运行时间不过短短几年,但它出现的这一时间段却是漫威角色产出的黄金时段。大量作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漫威方法的运作不当使该时期漫威对于角色的所有权出现了问题。加上之后1976年颁布的《新美国版权法》为画师和编剧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更加剧了漫威的版权纠纷案。然而长时间的版权斗争,丝毫没有弱化画师与编剧夺回自己权益的意志,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夺回版权的队伍中。纠纷案的白热化与人才不济的原因让漫威逐渐选择了妥协,漫威意识到重新划分角色所有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忽视的知识产权

为了保证电影计划顺利进行,漫画方面的创作变得尤为重要。在定期举行的“创作者峰会”上,漫威与最核心的编剧和画师一起策划未来六个月漫威漫画剧情发展的走向和出版战略。为了不失公正,漫威将创作者与其创作的角色在市场的表现信息交给统计分析师计算,决定创作者的版权收入和作品发行,出色的人将获得发行拥有自己角色所有权的作品的机会。在21世纪的漫画产业中,只有正确权衡个人表现和作品价值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19世纪是一个不重视版权的时代,在漫画行业中更是明显。画师和编剧对于自己创作的角色并没有任何所有权,真正的权利在出版商们的手中并以低廉的价格将角色贩卖给其他公司来达到短期的商业利益,出版商们成为版权贩卖的最大受益者。而创作角色的画师和编剧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回报。随着《新美国版权法》的颁布,漫威的劳动力们有了维权意识,他们试图通过提高稿酬来夺回自己对角色的所有权。不少为漫威漫画添砖加瓦的“牛棚”元老都因为角色的利益纠葛而纷纷离去,但由于整个行业内部产权意识的薄弱,即使有法律的保护,画师和编剧的权利并没有得到改善。画师杰克·科比就因版权与漫威陷入了一场痛苦的法律诉讼拉锯战,到他临终前都没有得到自己权利。

漫画行业内部的运作机制让画师和编剧知道无论自己付出多少心血创作的角色,漫威都会将其夺走。因此在之后的两年中,漫画中没有任何新人物登场。而迫于生产压力,漫威不得不对现有的英雄人物进行“再创作”,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营销手段,让漫威漫画走上了自我抄袭的道路,也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经过时代的变迁和老一辈画师们的不断努力,漫画行业逐渐对知识产权有了自我意识,到目前为止虽然尚未完全成熟但总归在发展。

(三)对影视战线的初次尝试

在迪士尼的带动和漫威电影带来的英雄效应下,漫威在影视剧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其儿童娱乐市场也有着不错的发展态势,使漫威在多个平台领域取得了双赢的局面。漫威对多领域的发展并不是第一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漫威就曾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

当时,几经转手的漫威在选择新的东家之时,漫威高层就为拓展漫威的商业市场制定了一份为期5年的漫威扩张计划:漫威每创作出一支新的英雄团队时,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拥有自己的独立系列作品。对于这场扩张策略,除了创作角色的画师们以外没人关心角色的品牌价值是否会因扩张而被稀释。在了解到英雄角色的商业价值后,众多的市场投资者看准了漫画市场并开始跃跃欲试。

选择新世界电影公司成为新东家之后,漫威瞄准的不再是漫画市场,在新世界的引导下,利用漫画知识产权对影视平台等多个不同市场发起挑战。漫威漫画雄厚的角色资源让漫威获得了一次电影拍摄的机会,并且为漫画《X战警》制作了长达65集的动画片,计划辗转美国多个购物市场开展漫威漫展等零售活动。但由于当时电影拍摄技术的局限和预算经费短缺,使得拍摄出的电影作品达不到预期效果,动画片市场饱和与包销市场的崩溃使得计划不得不暂时停止。

作为商业机构的新世界对于漫画内部模式并没有任何了解。过度的商业挖掘让漫威出版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露华浓公司看好漫威的潜力将其收入旗下,为鼓励画师和编剧创作新形象来拓宽市场,给予了他们丰厚的支票报酬,以减轻他们对版权和薪资的不满。

三、对漫画原型的继承发展

(一)漫威宇宙的雏形

“漫威电影宇宙”是基于漫威漫画作品之上建立起来的架空科幻电影计划。作为漫改IP电影,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相较于传统IP授权的漫改电影,其拥有着丰富的经验与众多的角色资源,对于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英雄角色有着充分的理解与把握。另外,其电影宇宙的基本理念不同于传统电影的一个主人公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部电影的发展模式。漫威电影中的角色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相互串联的,同一个角色出现于不同系列电影之中,除电影之外,不同的系列电影和不同的影视平台之间的故事剧情也都是相互呼应的。如原本在电影《美国队长》中的角色猎鹰,先后出现在了《复仇者联盟》和《雷神》以及《蚁人》等电影中,目的是达到角色之间的联动,也暗示复仇者联盟有新成员的加入。漫威在宣传电影《雷神2》时,漫威出品的电视剧《神盾局特工》和《特工卡特》中的情节都呼应着《雷神2》的故事背景,多平台的角色互动和互联模式为漫威宇宙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电影中的暗线交错和人物互动并不是影视中才有的创新,跨作品的角色互联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漫威宇宙就已经出现雏形。

霹雳火和“海王”纳摩原本是两个独立系列作品的英雄,但在《漫威神秘漫画》第7期时,漫威让海王爱上了一个人类女孩——贝蒂,贝蒂告诉海王:霹雳火现在已经站在警察一边,而且正在追踪他,这个故事细节的设定让原本以两套不同构思设计的英雄被合并到同一个虚拟世界中。这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模糊了两个世界的分界线。这是漫威进行故事联动的第一次尝试,成为漫威故事拓展的试金石。随后作品中新角色的不断登场,角色都会不约而同地被安排在同一世界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同一世界中的其他英雄产生不同影响,也会影响其他作品的情节发展。这种交叉式的营销手段,在之后的漫威作品《复仇者联盟》中得到最大化运用:所有英雄集结到纽约市,抵抗他们所面临的第一个共同敌人——来自北欧神话的大反派洛基,漫画的互联模式也在这里得到完整化。

(二)漫画角色真人化

漫威电影中的超级英雄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其人物设定都能很好地吸引观众。这也是从漫威漫画中继承的,漫画中塑造的角色形象对于漫威电影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很多演员都凭借着漫威电影跻身于好莱坞一线演员行列。

为了让电影和影视剧间的故事情节达到相互串联的延伸效果,同一角色在不同影视平台中都选取同一个演员来饰演,避免出现不同平台中的同一个角色由不同演员来饰演的情况。模糊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界限,这种操作可以让观众在观看漫威电影或者影视剧时,意识到不同平台间所讲的故事是同一个故事。漫画中的二战特工尼克·弗瑞不仅是神盾局局长,还是美国政府与复仇者联盟之间的联络人,他拥有多重身份,并与多个英雄有着不同程度的羁绊。此类角色则是漫威故事能够串联的关键人物。2009年,演员塞缪尔·杰克逊与漫威电影签约9部电影,从电视剧《神盾局特工》到2010年的《钢铁侠》电影,到2011年的《雷神》电影和同年的《美国队长》电影,再到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神盾局局长尼克·弗瑞都是由演员塞缪尔·杰克逊饰演,极大地增强了作品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让塞缪尔·杰克逊以74亿美元的总票房收入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高票房演员。

(三)角色与时代的结合

漫威电影在将漫画改编为真人的过程中,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前提下加入大量科幻特效成为大制作电影之外,更多的是加入了符合当下的新闻时政热点与流行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产生真切的认同感,这也是漫威电影在过去漫画创作中总结的经验。

在漫画发展过程中,不少漫画公司为了能吸引更多读者,体现漫画的高水平和诚意,每个英雄在被创作出来时都被赋予了相应的时代特征。DC的首位女英雄神奇女侠在创作初期就反映着当时社会中的女权主义。漫威《X战警》中的能力者们因“变种人”身份而不被社会所接受,这也映射出当时社会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漫威的首个黑人英雄作品《黑豹》则暗示着黑人也应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将社会热点融入漫画的方式使漫画角色有了不同的使命,同样也使漫威在险恶的漫画行业中得以长存下来。

漫威电影在制作第一部电影《钢铁侠》时,就利用了漫画的历史经验,将原本漫画《钢铁侠》的背景越南战争切换成21世纪初期全球聚焦的热点——反恐的问题上来,将托尼·斯塔克派往阿富汗去拯救人民。在《美国队长》真人电影中,也将《美国队长》的二战背景换成了美国政府内幕危机的政治惊悚类电影。这些切换的创作方式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四、结语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观众对于电影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戏剧欣赏,而是希望通过电影能获取到一定信息而达到观影的乐趣。漫威英雄电影在进行商业化的同时注重如何讲好一个大的故事,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和电影模式。再如《哈利破特》和《指环王》等系列电影中的魔法世界也都需要观众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知晓电影中表达的信息内容,只有掌握其中包含的信息,才能让观众有更佳的观影体验。

漫威电影之间的串联所蕴含的强大信息量能正好满足观众越来越强烈的信息需求。随着旗下英雄角色版权的回归,漫威电影计划的宏图也会越来越庞大,人物的关系、情节的发展、宇宙的构建这些都会随着漫威电影计划的拓展而越来越复杂,漫威让观众自主获取漫威宇宙信息的消费模式比起一般观众被动接受信息灌输的模式来说要有趣得多。漫威若能一如既往地保持顺应潮流的灵活度、足够的信息量、明晰的时间线和高质量的视频特效,漫威就一直会是英雄电影中的标杆。

猜你喜欢
漫威画师漫画
给漫威、DC做衍生品一天赚1485万元 Funko是怎么做到的?
美国儿童IP 30强:乐高居榜首,漫威DC均在列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美国队长3] 漫威的胜利
搞懂这些你才能看懂漫威电影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