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及驱动机制

2018-03-28 17:19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利益协同

刘 筱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不仅肩负着大众化的历史责任,同时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目标,彰显办学特色,走产教融合之路,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服务于区域发展。目前西部地方高校由于区位特点及其在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劣势,致使其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不足。但西部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的独特性,均赋予其一定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学校与政府、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西部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应积极加强与外界联动,以开阔的视野,立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步发挥自身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一、西部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比较优势

西部地方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主要依托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等协同创新主体,共同开展联合攻关,是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注重发挥协同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的比较优势,实现协同效应。就目前学界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西部地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困境主要是:高校缺乏优秀科研人才及团队力量不强,不具备高大上的研究成果;区域内的中小型企业多采用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研发意愿不强;地方政府宏观引导力度及政策支持度不够[1]。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的异质性而言,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因此可聚焦主体间的异质性,析出各协同创新主体自身的比较优势。西部地方高校可依据办学定位,发挥协同创新中的比较优势,破解难题,化困境为动力。

(一)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西部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将行业性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2]。研究者认为,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促成的有力抓手,而西部地方高校行业性、实践性及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色,恰能满足同区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西部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疑是两者的共同追求。对企业而言,产业的转型升级,市场的激烈竞争均不断刺激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因而企业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但地处西部地区城市的企业,自身在对从业人员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方面不具有优势,因而企业自然会转向高校寻求合作,委托培训专业人员,甚至与高校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对高校而言,为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学生就业率、争取更多优质生源进而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也会促使其将目光转向同区域内与之有合作意愿的企业。因此,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便成为西部地方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基础,双方可以此为协同创新的契合点,展开合作。

(二)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载体,重大科技发明及突破、新兴产业的诞生都与学科发展及创新紧密相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不仅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更应关注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适切性,提升学科建设的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与匹配度。

对西部地方高校而言,地域性是其特色学科建设的基本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西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长期拘泥于区域环境之中,在学科结构上也存在传统学科较多、新兴学科发展滞后的问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在西部地区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在区域社会整体实力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举的发展态势中,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学科取舍,实现错位发展,以学科水平的提升来提高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应以学科建设为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科研成果和资询服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自然愿意与地方高校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优势资源互补,实现共赢。因此,西部地方高校应在学科结构调整、专业优化,管理创新等方面发力,发挥学科建设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智慧引领和智力支持作用[3]。同时,促进高校快速融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中,使学科建设回归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内涵之中。

(三)西部地方高校的比较优势

地处欠发达的西部的区位历来被看作西部某些地方高校发展的制约瓶颈。然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换为优势。尽管西部地方高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受到区位条件的限制,但在与同区域内中小型企业进行协同创新中却具有一定的优势。

西部地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研发意识较为薄弱,自身研发实力不强,同时因资金问题也可能无力使用成本较高的研究成果。毕竟企业以经济利益为重,跨区域协同意味着投入更多资金与资源,以及需要协调更多的具有“区域性特征”的各种关系。因此,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会优先考虑位于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同区域的地方高校因具备地域上的协同优势,企业与高校间可有效扭转因信息不畅造成的彼此孤立状态[4],促进产学研各主体进行深度协作,也能使人员、信息、技术等资源在动态整合中实现优化配置。

二、影响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因素

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各主体进行跨界融合,形成相对独立且具有稳定性和自组织特性的创新组织。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该系统的发展与演变需要与外界产生交互作用,同时需要刺激内部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不断地进入复杂状态。

(一)外部支持因素

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系统。该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会随时间推移沿衰减方向产生不可逆转化,从而进入无序性增加、有序性减弱的熵增过程。系统的这种状态,可称之为熵值增加效应,它是一切真实系统都存在的最具本质的特征,因此需增加负熵,修复混沌状态,使系统从低级无序走向高级有序[5]。耗散结构论者认为,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着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在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外界的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管理制度、市场需求、政策机制及市场刺激等实现负熵增加,以此使协同创新系统不断远离平衡态。伴随着产学研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子系统因内部涨落,使系统开始无序运行。随着内外部涨落增强到一定程度时,产学研创新自组织系统便会发生质变,进入更高级的新的稳定状态。外部支持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供给以及市场的作用。

1.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供给。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供给不仅直接影响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形成,也对系统的发展与完善有重要影响。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形成之初,首先需要外界向系统输入能量以激发协同创新合作动力的产生。协同创新系统将外界输入的能量加以消化、吸收并共享,创造出新能量向外界输出,如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新产品、新工艺及研发经验等。在外界输入的能量中,便有来自政府的政策与制度。

来自政府的政策、制度与激励作为能量,能有效催生协同创新。随着协同创新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因为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必然出现各种摩擦与冲突,甚至使协同创新体系运作越来越难以为继,即进入熵增过程。此时尤其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调节与指导。政府各项政策与系统实际运行的匹配度,以及系统内资源配置及运作的匹配度越高,越能促使协同创新系统创造新价值。更多新价值的创造,有利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非线性作用的加强,也有利于整个协同创新系统焕发内生性动力,使整个系统越发稳定,继而进入全新协同创新发展的高级阶段。

2.市场的刺激与调节。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的创新发展必须寻求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具有与企业异质性的资源与能力。在市场的刺激下,企业与高校的协同促使创新活动更有成效。协同创新系统启动之后,市场信息成为其发展进程必不可少的刺激因素。市场信息包括市场当下需求的产品、技术与人才等。信息占有量越大,对市场信息反应越敏捷,则越可能向外界输出极具价值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及新方法等,因而越有利于协同创新系统与市场进行能量交换,利于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市场机制的调节与刺激既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照坐标,又为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注入强劲活力,能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

(二)各主体的利益因素

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组织。就其本质而言,该系统是各协同主体以利益驱动,追求利益创造与共享而形成的自组织体系。由于协同创新系统是由各类具有异质性的组织而构成,而每个行为主体均是独立利益单元。各行为主体间的异质性是行为主体产生合作的动机[6]。由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及科技中介组织等在自身角色定位、资源提供、目标和责任分担等方面存有很大差异,各主体在追求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上,还各有自身独有的利益诉求。

就企业而言,通过协同创新最终盈利并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目的。企业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无论是科技成果及技术的直接应用,或是共同的研发,其最终目的是将资源转化为商品获益;地方高校的属性是非营利性组织,旨在传播知识与文化、培养人才,更要服务于社会。因而地方高校希冀通过产学研协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协同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主体间的异质性通常会直接影响各主体对创新组织共同利益的自觉维护,进而导致主体间缺乏认同与包容,影响协同创新组织的协同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及深度融合能力,以致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不畅。但企业、地方高校与科研机构虽然在利益追求方面存有差异性,但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各自的利益必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这是协同创新系统形成的基础。

三、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机制

(一)动力机制

1.协同创新的外部动力。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出,所有系统演化的背后均有其相应的动力机制,以此引导事物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7]。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与外界存在交互关系,外部动力便来源于自组织系统与外界的非线性交互作用,即系统与政府及市场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政府的制度与政策是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控制参量,决定着协同创新系统的方向与路径,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可有效激发产学研各主体的协同意愿,促使协同创新系统演化为稳定组织。政府对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利益分配机制及成果评价等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系统能否真正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市场作为外部动力的一部分,具有不可预测性,较难借助其力量有效推动组织系统趋向稳定。

2.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内部动力是西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的序参量,来源于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这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对西部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而言,内部动力来自系统内部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等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它影响着协同创新的走向与发展程度。

协同创新系统内部,以产学研三类不同主体为出发点,三类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各不相同。在基于企业利益诉求为主的协同创新中,主要有企企、企校和企研三组关系。企企之间多为竞争关系,企校间侧重人才培养和研发关系,企研间多为单纯的研发关系;在基于高校利益诉求为主的协同创新中,主要有校企、校校和校研三组关系。但学企间利益契合点相对较多,合作内动力更足。地方高校之间则多为竞争关系,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是知识互补关系;在基于科研机构利益诉求为主的协同创新中,存在研企、研校和研研三组关系。同处于西部城市,科研机构多为区域内依托行业而建,具备一定垄断性,所以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时多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研究机构之间多为互补关系,研究机构与高校之间以合作关系为主。三大主体衍生出至少多组不同的交互关系,组组之间关系有竞争、合作与冲突。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形成协同创新能力,包括资源融合能力、信息共享能力、合作研发能力及协同能力等。协同创新系统既可有效支配各主体行为,也影响系统演化进程并使系统趋于有序和稳定。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利益主体应强化利益协同,满足协同创新组织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以激发组织发展的内驱力。

(二)利益协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当前遇到的大多问题可藉由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以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主体的利益最大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协同创新系统中各协同主体的具体利益追求不同,因此需在利益分配时兼顾不同主体的特殊需求,构建利益协同机制。

首先,要正视协同创新组织的利益有直接收益和间接隐形收益之分,遵循激励协调原则,对各类主体利益进行协调。针对各主体对直接收益与间接隐形收益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分配。其次,在共享利益和同担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利益和风险分配机制,使各主体利益相容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做到公平公正。第三,注重各协同主体的公平。同一系统中,协同创新各主体规模大小各异,优势与实力也各有差别,彼此地位平等,但平等不等于平均,贡献与作用是利益分配的最大权重。第四,利益协同的基础是公正、平等,在公正、平等基础上,注重利益分配的差异与补偿,确保利益协同机制能有效激发协同主体的积极性。

(三)科技中介协作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异质性易导致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会延缓及阻碍了协同创新推进的进程,因此需要专业化的即具有学科知识、了解市场行业动态并了解政府政策的专业中介组织,承担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各主体均无法独立承担的公共事务,强化产学研各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确保协同创新自组织运行顺畅。

由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涉及的领域众多,从产学研协同意愿的生发到实际协作,产品市场化周期很长,加之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目标,而产学研各协同主体往往在时间与空间上互相分离,这些无疑都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发展面临的问题。

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应积极构建科技中介组织,使其作为协同创新的专业化平台。科技中介组织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及协调角色,肩负着沟通、对接、融资等过程中的协调及监督作用,可积极解决协同创新中各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跟踪并把握市场最新动态及产业发展走势;掌握大量丰富的市场供需信息,引导开展信息咨询服务;融合研发链与产业链,理顺创新链间的关系及利益;盘活投融资体系,推动产学研协同主体间的合作,促成研发成果顺利进行中试和产业化生产,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度。

西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依靠自身优势首先发力,激发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意愿,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的形成。在加强系统内部主体间交互作用,增强内部动力的同时,积极与政府及市场进行联动与交互,确保外部动力充足,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产学研利益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