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2018-03-28 23:20本刊编辑部
财会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

2017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这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指导2018年财政工作的思路之一。

2018年前两个月,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超预期,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8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7%。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多重有利因素,将对财政收入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但国际环境和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价格和进出口因素的增收作用可能减弱,减税降费措施的累积效应也将给财政收入增长带来压力和挑战。总体判断,预计2018年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财政收入的良好趋势,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有利于今年在收入方面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完善税制的框架下,调整增值税税率结构减并,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和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取消到期政府性基金等。这些都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实在在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财政部预计全年减轻税费负担约1万亿元。

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稳定市场预期,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按照预算收支安排紧平衡的原则,适当降低赤字率。在支出方面总体统筹收入、赤字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压减一般性支出,全面实施绩效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要有效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规举债,适当增加专项债券。严控增量,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加大财政约束力度,严格项目审批;化解存量,制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方案。有效应对可能的债务违约,建立市场化法制化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保障民生支出要有兜底线原则,也要注重可持续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合理界定基本民生范围,将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基本民生,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基本民生保障问题,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横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纵向覆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强化绩效责任约束,增强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是在国内经济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期,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刚性较大,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财政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可以为今后的宏观调控留下足够的政策余地。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