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科学培育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2018-03-28 17:56何颖
学理论·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创新

何颖

摘 要:在国家政策与浙江成功经验的双重推动下,各地培育特色小镇的激情高涨,笔者认为在难得的发展机遇下,更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入研究各项政策,把准各地实情,找准培育的关键点,从而真正利用这个难得的契机,创新的平台,实现城乡新一轮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029-02

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正在逐渐形成,并由区域动作逐渐演化为全国行动,在浙江模式下,培育特色小镇是当前推进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探索,实施得当会是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源,为此,更要形成正确认识、做到科学培育,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特色小镇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育特色小镇是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创新探索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充分遵循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并结合当前城镇化现状,提出的新发展战略,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转型升级的有效战略选择。相对于以往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凸显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强调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注重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在这些科学理念的引领下,特色小镇兴起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是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探索,将会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以往城镇化的遗留问题迫切需要寻求解决路径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小城镇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由小城镇粗放发展、资源自发向城市集中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因此,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注重经济与生态的融合;注重内涵式、质量式的增长,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小镇的培育理念恰恰与之吻合,因此,无论是从破解以往城镇化的遗留问题,还是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践需要的角度出发,培育特色小镇都是重要抓手、一剂良药。

二、特色小镇培育热潮下潜在问题分析

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越是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深刻研究、多方预判培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增强预见性,真正让这股热潮成为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

(一)有效避免生搬硬套、本末倒置问题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实践引发全国热潮,国家各类鼓励政策频频出台,在这种趋势下,切忌一拥而上、生搬硬套、本末倒置。与欧洲等地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相比,我们的建设基础是有很大区别的,发达国家是建立在基本完成城镇化任务,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占比较大的基础上,而我国培育特色小镇,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着力点。从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来看,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是培育沃土,因此,特色小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更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市同样是民营经济起步较早而且一直是全市的支柱,因此在很多方面可以借鉴浙江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效避免本末倒置,牢牢把住自身特色,不能简单地套用他地模式。

(二)有效避免盲目上马,发展动力不足问题

在中央肯定并总结推广浙江特色小镇之后,各地的培育建设激情确实得到大大地激发,鉴于以往城镇化中盲目跟风、大搞“造城运动”的惨痛教训,各地在这一轮创新探索中还是相对慎重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前期指导、监督作用十分重要。对于特色小镇项目的审核一定要更严格专业,若上马的小镇项目自身不具有产业支撑,不能“造血”,仅靠政府财力是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我市大部分乡镇规划上马的特色小镇培育项目,主要依托“旅游+”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支撑来建设小镇,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特色不鲜明,若任由这样的建设项目遍地开花,潜在的问题是可以预见的。

(三)有效避免体制机制僵化、活力不足问题

特色小镇既然是不同于行政区划的镇,那么在体制机制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要以试验区的培育理念大胆创新。目前,我们的建制镇走的是党政部门主导,基本实施强制性管理活动的路子,某些地方培育特色小镇仍然沿袭了这种模式,也就是说成立管委会或者领导小组、由党政部门主导小镇培育建设的各项活动。在浙江小镇的发展更多地是由市场驱动,活力无限。那种依托管委会进行规划管理、进行招商引资等活动的小镇,初期可能建设成效明显,但最后往往容易出现因体制机制僵化而活力不足、难以有效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四、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的路径分析

科学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抓住难得的发展契机,把特色小镇的培育,真正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和重要载体。

(一)科学吸收各地成功经验,探索本地模式

从各地“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发展模式主要有这几类:一是“特色历史人文+传统加工制造+旅游”,我市充分借鉴运用了这种模式,各乡镇围绕文化做文章,充分挖掘开发老街文化、红楼梦文化、龙窑文化等资源,如千年龙窑小镇的打造,就是本着传承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手工制造业,大力发展小镇旅游。二是“经典加工制造+时尚设计+旅游”,浙江的特色区块经济形成了很多经典的加工制造业,如海宁皮革、桐乡毛衫、诸暨袜业等,我市工业经济起步较早,部分产品的生产已经做到行业的“隐形冠军”,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正在形成并加强,那么立足于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势态,依托特色小镇这个创新平台,推进产业的升级会是科学有益的探索。三是“特色天然資源+旅游度假养生”,具有独特的天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我市也有一些独特的风土人情,如风情迷人的云梯■乡;也有难得的新鲜空气和洁净的水源,如山水相间的青龙湾;恩龙树木博览园等,适合休闲度假,利于健康养生,可探索打造长三角地区养生养心的健康小镇。四是“未来新兴产业+旅游”,这是具有发展前景独具特色的未来产业,我市在培育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实践中,可以尝试用培育特色小镇的理念来推进,发挥小镇强大、综合的聚集、辐射效应。

每种发展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也都有成功的案例,我们在吸收借鉴时要本着两大原则:一是因地制宜。采用哪种模式来培育建设特色小镇,这是由各地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首先要立足市情盘清家底,对自身的资源、人力、财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在这当中认清自身的短板、劣势、未来发展的瓶颈等方面尤为重要,只有在客观全面分析自身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找到真正适合本地的培育模式;二是创新引领。浙江所有的特色小镇都不是规划出来的,是涌现出来的,也就说在其特色小镇诞生成长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这就启示我们,没有哪种模式套过来就能用得好、用得成功,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参与的一方,一定要有创新思维,明确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该做哪些事,“不越位”“不缺位”的原则和底线是什么等问题。

(二)深入吃透各项政策,做好特色规划

深入研究吃透国家相关政策,一方面不仅能更好地指导本市现阶段的特色小镇培育,还能有效推进精准招商,更好地引领本市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目前关于特色小镇的核心政策文件有:《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建村建函[2016]71号;《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建村[2016]220号);《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等。这些核心文件中既有对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特色小镇培育目标的规定,也有对特色小镇特征、模式、功能等方面的宏观性指导;既有宏观的规划总纲,又有具体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因此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适合本市的培育规划。建议一要多规融合,特色小镇的规划既不是单一的城市规划,又不是简单的小城镇规划,而应当是以特色为元素高度关联各元素的,与其他总规相融合的综合性规划。二要把握三要素,在特色小镇的培育规划中,特别要做好产业、风貌、发展三大方面的具体规划,其中产业规划更是立镇之本。三要坚持宏观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可操作、可实施是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原则,切忌大而全。规划的制定需要部门联动、多方参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红线、底线必须严格体现。

(三)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是不适宜制定非常硬性的标准,也不适合用仅仅打造一个景点,或者一个园区的思路来培育,也更加不能把某地的成功案列直接复制移植。要切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培育适合本地市情风貌的特色小镇为目标,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当中,以创新的理念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最为关键的。

其一,以創新的理念找准特色。特色是特色小镇的生命,是活力、吸引力、竞争力,找不到特色宁可不建。特色点的挖掘不仅可以立足于全市现有资源,亦可着眼于未来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主攻方向,可以把现有的特色点放大、擦亮,也可以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无中生有”打造特色,当然了,这种特色的界定不仅要在全市范围内,更要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综合比较。

其二,以创新的理念盘活机制。浙江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在管理方式、建设模式、服务手段等方面不断大胆试点,把特色小镇做活了。因此,建议我市在培育过程中:一要开放建设主体。以全开放的理念敞开大门,欢迎各类建设主体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不设门槛、不问出身,只要有真知灼见,真本领。二要畅通资金来源。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上要真正以平等开放的竞争机制,吸引、鼓励各类资金。要汇集民间资本、银行信贷资金、国家建设专项基金等各类资本,在我市,本土企业是一支重要的建设主体队伍,要想方设法调动企业积极性,推进以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这就要求政府在小镇建设内容上一定要有新思路,要对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成本收益划分比较明确的项目,积极鼓励企业资金进入。三要积极推进试点。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新事物,其管理制度、培育方式、制度供给等各方面应该是没有现成模式照搬照用,也不能套用城市、园区、行政建制镇的各项机制。因此,要在用足、用好政策的基础上,大胆争取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在政策、手段方式、人才、评价考核等各个方面,让特色小镇先行先试,激发内生动力。只有坚持以全面创新驱动特色小镇建设,才能真正培育出绿色、开放的特色小镇;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经济体,成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源;也才能真正让小镇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小镇人,推动城乡新一轮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巍.张菀航.“特色小镇”要有持久生命力[J].中国发展观察,2016(18)

[2]邱玥,陈恒.特色小镇建设,如何不违初衷[N].光明日报,2017-01-24.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创新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