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合作

2018-03-28 10:57任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小组讨论分组

任勇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科学探究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接纳了这种教学模式,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得到了活跃,也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由于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良倾向,在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中,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老师在一堂课内,多次组织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跑组形式的讨论,学生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真可谓是动起来了。初一看,三人一组,四人一队,一个个临时合作小组讨论得还挺热闹。可是,学生们是怎么动的,又动了些什么呢?我看到的是,当教师一声令下:“现在开始讨论!”前面一桌学生快速向后转,几个人几乎同时开始高声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有的同学只顾两个人讲题外话,不参与讨论;部分同学把讨论当作是放松活动,整个人一下子动起来。在交流时各讲各的,讨论也就只是一种形式了。因此,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为此,我校特意开展了题为“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沙龙,教师们各抒己见,提出很多不同的观点、建议,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现在的小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意识和技能比较欠缺。因此,在正式的合作学习之前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教给学生。如,与学生明确,小组讨论时,说话声以自己小组内的同学能听见为准;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讨论无关的事情;要听从组长安排,有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做好记录,民主评议,达成共识;交流时以“我们小组认为……”进行,突出是集体的智慧,共同的成果。当然,学生的合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必须要长期培养。为此,学校要制订出各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各任课教师统一思想,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使学生会合作学习,愿意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真正有效。

二、提高学生合作的兴趣

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娇生惯养,我行我素,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不愿与人合作。另外,个别同学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存有私心,怕别人超过自己,只有对自己平时要好的伙伴才肯开绿灯,一起学习。还有的同学,自卑心重,胆子小,不敢与他人合作。因此,让学生合作学习时,尽量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我在分组时一改以前的分配制(优劣搭配、男女搭配),而让学生民主推选组长,让学生自由搭配(不管成绩好坏,智商优劣),愿与谁在一组就在哪一组。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并为本小组起名(起名体现了小组协作精神),每组起名要有新意(创意),要有一定含义(共勉,奋斗目标)。定名后郑重用圆珠笔写在课堂实验记录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学生为此有了一个奋斗目标,并且要求把起名的过程与定名的故事记录下来,利用一定时间与其他各组共勉,还与各班横向交流,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都是好朋友一组,不能塌台,为小组争光),从而可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精心创设合作的情境

合作学习不是教师随意就可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展开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多设计一些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共同完成的活动,如分组制作、分组实验、分组讨论等活动。首先,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要体现分工合作。许多观察材料、实验材料、制作材料都需要学生自己准备,但有时要准备的材料很多,单靠个人力量不易准备齐全,如果让组内同学集体准备一套材料困难就会相对减小。如果组内准备也不够齐全时,还可以和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换,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和人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人与人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从而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多设计分组分工合作的内容。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例如,在做“组装电路,使更多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时,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做。我静观各组的学生,发现大多数学生讨论后在组长的安排下,既有分工合作,又有密切配合,并就各自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做到人人动手、动脑、动口。而有的小组的同学没有经过讨论直接抢着做实验,由于操作秩序较乱,因而实验没有成功。我抓住时机让同学讨论:在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你的那种连接方法是否有缺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合作的好处,因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四、正确评价合作的效果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会有许多合作舒心、愉快,收益很多的小组,同时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引导、评价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成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现场评价、跟踪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效果很好。如,在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活动完成后,我及时地表扬合作成功的小组,对存在问题的小组进行问题的反馈,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另外,我要求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成长袋”,随时收集本组的发现、成果等,然后让家长阅读,老师一月抽检一次,并打出或提出合理的评语。正确、合理的评价,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

在科学课中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可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学习,可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使科学课走向精彩。

【作者单位:宜兴市张渚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小组讨论分组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分组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