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价值探析

2018-03-29 00:20杨利超
传媒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时政人文关怀老百姓

杨利超

(邯郸广播电视台,河北 邯郸 056008)

作为主流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在采、编、播等整个新闻的传播流程中,“人文关怀”元素的注入对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文化传播的深入、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呢?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二供大家参考。

一、在新闻报道的题材选择上,要考虑多从民生出发

电视台是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作为党的喉舌,时政新闻报道在立意上首先必须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决定的要求,尽量找到与民生的契合点,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要坚决把讲政治融入新闻作品中。笔者认为,刻画平凡百姓,突出“人文关怀”也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新闻因事而丰富,因人而生动。人文关怀的元素的体现要更多地以老百姓的诉求为出发点,为老百姓做好服务。要尽量把镜头和话筒多对准普通百姓,让社会的普通一员,都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人物。例如,央视近些年连续在新闻栏目中推出的系列报道《走基层》等版块,就是以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为指导。先后派出多名记者不断深入厂矿社区和田间地头“零距离”地进行采访,他们用心倾听百姓、用镜头捕捉瞬间,为广大电视观众奉献一条条接“地气”的时政新闻报道佳作。笔者身边接触的新闻同仁也都认为:央视此举,改变了以往只单纯报道领导干部开会或调研的内容,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普通老百姓,让观众看到了很多平凡百姓生活的真实状态,这其中也许会曝光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许会有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化以及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虽然可能暴露出一些的现实问题,但是这种做法相对以往却更容易让人理解并接受,也表明了中央敢于应对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决心和勇气。由此可见,新闻报道内容的改变,从小处讲,让电视新闻更加好看,让媒体与基层的距离更加贴近;从大处讲,让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二、在新闻传播理念上,从平民诉求出发,注入人文关怀为元素

在新闻报道的中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实、客观、准确地向受众展现新闻事件的政治性、社会性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

近些年,各家电视媒体中民生类新闻节目收视率攀升,这也归功于新闻报道提升了普通百姓的话语权,提高平凡人们的参与度。当然,这定不是民生新闻的优先权,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一线采访经验的时政记者,我认为时政新闻完全可以在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将镜头话筒指向从官员更多地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让时政新闻贴近老百姓,最大程度地履行媒体的公共服职责。一直以来,会议报道是时政新闻报道不易突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其实,老百姓并不关注会议中有什么领导出席,只关心这次会议到底为大家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果仅仅把会议新闻的改革机械地停留在简化程序、缩短时长这些方面,那大家看到的仍是会议,老百姓仍然提不起收看兴趣。只有新闻从业者充分认识这个问题,换位思考,多找找在会议中老百姓关注的兴趣点和合理的利益诉求,才能让百姓感受新闻对百姓的关怀和价值,从而提升满意度和栏目黏度。

三、在采访过程中要时时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元素

新闻报道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也要时时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要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体现出对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的尊重和敬畏。尤其在处理涉及面广、公众普遍关心的突发性事件时,媒体更应该及时披露真相以稳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便是最大的人文关怀体现。

回忆起前些年,笔者曾亲历的我市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消息传出,全城皆惊。市委市政府果断做出决定,让市民保有绝对的知情权!电台电视台连夜滚动播发政府公告,稳定惊慌抢水的市民情绪。接下来几天,电视新闻媒体利用受众广泛的特点,及时报道事件处理进展情况、水质实时监测数据、水厂供水现状,深入社区和市民家中采访用水状况。同时,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记者深入现场报道不顾生命危险取水样的驻邯官兵,严寒中坚守岗位的各级干部职工,义务送水的消防员、志愿者,尤其是那些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普通市民……真实的采访、及时的信息、感人的小民小事,让这场公共危机事件平稳度过。此后,新闻媒体又对后续水污染事件处置措施陆续进行报道,更让市民安心、放心,对市委市政府更加信任。

四、在节目制作上,要充分结合新媒体传播技术制作融媒体产品,提升影响力

新闻的内容形式与新媒体的传播技术要相辅相成,要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结合当前成熟的新媒体技术,实现广泛和必要的传播。也就是说首先要做到让人看见,这样才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这也使得节目制作的手法更加倾向于生动朴实的本色还原,真正实现电视新闻的平民视角。观众的眼球只有紧盯画面和内容,才能更好地融入并思考。因此,想让观众能够接受,就要在节目的内容上下功夫,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力,在语言上更亲民,在传播上加强融合。所以,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也开始在平民化的互联网视频平台展示作品。在新闻制作、稿件的处理上,有意识地向平民化倾斜。从去年到今年,我台新闻中心策划了“当一天村干部” “做一天村民”等一系列记者体验性的采访报道在电视报道的同时也都制作了融媒体产品展播,获得观众和网友的一致好评。这其中,除了前期策划的角度,后期文字的口语化、大段现场同期声的使用和融媒体产品的延伸,让这一系列报道生动鲜活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记者们也都纷纷表示,虽然我们是带着任务下去的,但这样的宣传老百姓更方便看到也更理解,我们更愿意做。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对“人文关怀”的赞同和认可,新闻报道固然有责任以公共事务和公众利益为己任,但是在报道中需要多注入一些“人文关怀”的元素,这样就会更多地赢得党委政府和普通百姓的双重信任,这样才能实现价值,真正起到党委政府和百姓的纽带作用。

猜你喜欢
时政人文关怀老百姓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