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纪念性景观建筑设计的研究

2018-03-29 06:1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纪念性文化景观红军

王 莹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城市建设系,安徽 合肥 230011)

营造文化氛围,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是一座建筑的重要表达途径,本文将对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红色纪念性广场氛围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将指出现在红色文化景观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国内外纪念性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优秀案例,最后将结合两个具体的景观建筑,阐述红色文化在建筑景观中的独特运用,提出发展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可用方法,为红色文化景观建筑提供一种新的创作思路与创作理念.

红色文化是我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特色的红色革命文化优秀成果展现,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是我国奋斗时期的优秀文化产物,也是现代的精神财富,激励、鼓舞当代的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

1 红色文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环保性

目前红色文化景观建筑多数还是位于山区,并且森林等自然资源的覆盖率较高,但是随着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众对环保的不重视,滥砍滥伐,使得原始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跟不上人类开发的速度,因此环境越来越糟糕.而近期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国家也提倡生态旅游建设,所以人们逐渐开始对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生态问题越来越重视,红色文化景观建筑只有营造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重视环保问题,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才能够长期发展传承下去.

1.2 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大部分的红色文化景观建筑都处于离城市中心较偏远的山区,而偏远山区的经济比较滞后,并且交通闭塞,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开发时间比较短,很多地方的景区设施配套也落后,于是就导致例如:达州凤凰山红色景区,其入口处地势较陡,并且所处环境位置不好,地面是坑坑洼洼,所以一遇到下雨天,满地泥泞,游客行走在路上就很容易滑倒摔伤,下次就不能不来了,以后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差,最后甚至荒废.

1.3 开发力度不够

现在的红色文化景观建筑中,保留下来的文化旧物、遗物较少,并且对于文化物质的、遗址的开发力度不足,保护也不全面,造成了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可观赏性缺失,缺乏对于红色历史事件的思想意义的依托,景观的影响性和追忆性不深刻.在许多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建设上,都只是简单的对红色景点进行拼凑、堆积,工作人员对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开发力度不够.

1.4 缺乏创新

工作人员对于红色景观建筑只注重其在外形式,缺乏内涵,并且多数景区的设计缺乏特色,相互模仿抄袭,缺乏新意,建筑景观功能形式较为单一,且主要都是以革命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形式的展示,发展具有局限性,很难吸引人们的目光,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消费取向.

2 纪念性文化景观优秀案例

2.1 国内优秀案例

井冈山景观、井冈山胜利的起点主题雕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

2.2 国外优秀案例

亚利桑那战舰(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美国越战纪念碑、美国911纪念园等一系列战争事件的纪念馆,还有一些有关于伟大人物的纪念碑,例如彼得格勒保卫战纪念广场、柏林苏联红军战士纪念碑、华盛顿纪念碑、卡昂和平纪念、林肯纪念堂、英皇公园州立战争纪念碑等.2.3 纪念性红色文化景观建设的意义

在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革命历史,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纪念性文化,在中国,我们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历史称为“红色文化”,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加上我国的现代化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化,不同地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各异,因此纪念性红色文化景观建筑所呈现的设计主题也各不相同,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多为历史遗址、公墓或纪念广场,虽然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设计是多元化,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纪念的内容意义深远,并触动人心[3].世界各国都有许多著名的典型案例.如今随着红色文化景观建筑的发展,如何能够将红色纪念性文化融入建筑景观中,以足够的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红色旅游吸引人们的关注,学习、发展、弘扬我国的红色文化,推动红色产业经济的发展[1].

3 “红色记忆”文化纪念性景观节点设计

我在参与设计的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纪念广场的时空轴线的节点设计的过程中,还调研了永新县地区的红色文化景观建筑设计、永新县“三湾改编纪念广场”、达州凤凰山红军厅等.其中永新县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事件发生地,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红军之路”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景观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继承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其红色文化景观建筑设计是值得借鉴的.

3.1 “红军之路”系列文化主体景观

3.1.1 序言节点.用简约直观的设计表达“红色记忆”的开篇序言,LED发光红色五角星矗立于石碑上,“丰碑+书卷”形式记录这段历史的内容,同时搭配架空设计方式,在红色主题的路灯照射下彰显主题,使得红色文化景观建筑设计的文化氛围与城市空间相得益彰.

3.1.2 红飘带节点.红飘带借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的优势,以独特的创新形式营造纪念性广场的红色文化景观氛围.红飘带的构思来源于红军的长征先遣队是从永新县出发,是他们创造历史,留下长征精神的发源地.景观雕塑节点的创意以“鲜红的飘带”为造型,广场上的景观小品以本土民俗文化的为题材,在造型设计中包含了“41位将军、龙源口大捷”“三湾改编”等红色文化历史题材.

3.1.3 红军长征出发剪影节点.以天空为背景,以废弃水渠为红军长征出发的场景,通过剪影的表现形式,用简介的手法、明暗变化烘托长征出发的意境,营造出恢宏的气势,传递红军不畏艰难的精神气概.

3.1.4 军民鱼水情、挑粮上山节点.军民鱼水情场景主要由2个小孩,17个大人,1头牛组成,通过老百姓给红军送草鞋、编斗笠,红军帮助百姓农业生产等一些生活的场景设计,以写实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反应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军民情感,挑粮上山节点以同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刻画出生动具体的浩荡挑粮队伍为井冈山红军运送货物的动人鲜活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以写实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军与人民百姓之间深厚的情感,永新百姓对于革命的支持.

3.1.5 三湾游客中心节点.目前,三湾游客中心的党旗是全国最大的党旗,其周边的景观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其设计采用索膜结构材质,弧形总面积1921米,长71米,宽27米,寓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七一建党,1927年三湾改编.整体采用迎风飘扬的造型,有效提高广场空间的利用率,并且具有供游客休息避雨的功能.

3.2 达州凤凰山红军亭景观设计分析

达州凤凰山因其山的形状像展翅的凤凰而得名,达州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对其环境进行改造,红军亭地处凤凰山的最高点,凤凰山林木茂盛,自然山体和丘陵也成为该市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州凤凰山红军亭为四层楼阁式方亭,总高33米,楼阁顶端有一个高2米的发光红五星,红军亭的匾由张爱萍将军题写.为纪念红四方面军1933年攻占达州而修建,并于2006年重新扩建了红军亭,在红军亭的建筑外缘增加了景观灯带,红军亭已经成为该城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游客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场所,追忆红军英勇征战的红色历史.

红军亭采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其设计将当地的特色建筑与红军文化内涵完美结合,提炼红色元素与文化符号突显达州市本土风貌以及主题性的红色景观建筑,使红色文化景区传递其文化性,打造成集追忆历史、传承历史、继承历史的红色文化景观建筑.

3.2.1 景观设计分析.凤凰山景区与周边的环境完美结合,通过人们的设计改造,将红色景观植入其中,对红色景区原有景观建筑进行整合,把每个景观节点串联了起来,并且每个景区内的设计配置都突显着地域性的特点,景观的文化识别性也特别明显.红色文化景观建筑区内的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寓意,增加环境的人文色彩.同时凤凰山红色景观建筑比较注重从其地区的特色红色历史文化中提取元素.

3.2.2 景区植物的红色文化特色.不同的元素有着不同的象征,景区的一些红色的植物,例如枫香、石榴、合欢等,象征着红色的革命,既注重其生态环保,同时搭配着其他的乔灌木,增加红色景区植物的层次感.不同的景观建筑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不同的植株,栽种松、梅、竹,象征着战士坚贞不屈的坚强意志,用植物加强红色纪念广场氛围的营造;植桂花、杜鹃、含笑等,紧扣红色文化主题[2],象征着革命的精神光芒,烈士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人们对先烈们含笑九泉的欣慰,既形成了地方特色,有丰富了景区的红色文化.

4 结束语

红色纪念性景观建筑在表达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上,既结合自身地域性的传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同时采用新颖与传统结合的设计表现手法,无论从景观的总体布局和周围的建筑环境,还是从建筑材质、形式及其元素上,都运用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景观表现手法,将红色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永久地扎根于红色景观建筑设计,扎根于红色纪念性广场的氛围营造.

〔1〕李开然.纪念性景观的含义[J].风景园林,2008(04).

〔2〕芦建国,孟国忠.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猜你喜欢
纪念性文化景观红军
少寨红军桥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