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开发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8-03-29 06:11严佩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金沙江河段水电

邓 敏,刘 圆,严佩升

(昭通学院 农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经过多年的水电开发实践探索证明,科学合理论证水电开发项目,采用先进的施工建设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煤炭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能源结构需要不断的优化.而水电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资源,在改变我国能源结构过程中,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开发运行环节,由于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水电资源的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水电资源开发的研究,探究其科学的应对措施.金沙江中游河段,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在近些年开发程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为当地以及区域外输送了大量的清洁电力资源,但是,相关研究也表明该区域的陆生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 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开发基本情况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干流河段,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落差3300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达8891万千瓦,年发电量5041亿千瓦时,富集程度居世界之最,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金沙江全流域共计划开发27级水电站,包括上游13级、中游10级,以及下游4级,总装机量超过8000万千瓦.

金沙江中游河段规划的10级电站分别为:龙盘、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金沙、银江.目前,金沙江中游的部分水电站已投产运营.比如,金安桥水电站的机组已于2012年8月全部投运;龙开口水电站、鲁地拉水电站也均于2014年全部投运.

2 金沙江中游河段的陆生生态环境现状

金沙江中游河段大部分地貌滇西纵谷山原区以及滇中红层高原区,这段区域的地势总体上呈东南低西北高,河流自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逐渐延伸,相对高差大约在3500米左右.金沙江中游河段的气候具有明显的立体效应,原因在于海拔高度的变化明显.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年均降水量分布在300到1000毫米之间,该区域的陆地土壤以红色、棕色、紫色为主,红色地带型的土壤分布是最为广泛的.

2.1 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金沙江中游河段的陆地土地利用主要是由如下6类: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草地、住宅用地以及河流水面.在这6类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是面积最大的,约占该区域总面积的43%.其他占比由大到小依次是耕地、灌木林地、其他草地、河流水面、住宅用地.林地是这一区域内开发利用较早,开发程度相对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沿江平原分布有较多的耕地.

总体上,金沙江中游河段土地开发利用呈现如下特点:耕地面积较少,而且后备可开发的耕地面积不足;林地虽然总体面积较大,但是,树种单一,林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布差异大;分布有一定面积的草地,但是开发利用水平低,没有形成相应的利用价值;缺乏住宅用地,住宅建设也比较分散,当然这也与当地人口较少有关.

2.2 植被覆盖情况

金沙江中游河段的植被,受到区域气候的影响明显.从大的气候分布带范围上来看,这一区域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进一步细分,该区域内还有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带.在这些不同气候类型的影响下,中游河段区域内的植被覆盖也呈现多层次性,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大面积区域内,分布着以壳斗科植物为主要树种的植被,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这类植物已经被次生植物所替代.

这一流域内的植被,基本上有如下几类:农田植被、温暖性针叶林、稀疏灌木草丛、暖性针叶林、稀疏灌木草丛、温凉性针叶林、灌丛、寒湿性针叶林、河流水面、住宅用地、常绿阔叶林、落叶林以及山地硬叶落叶阔叶林等.

2.3 动植物资源情况

金沙江中游河段区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分布的管束植物有170科,690属.其中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区系主要是热带和温带植物.该区域内的动物资源,有陆生脊椎动物28目,82科,400余种,还有两栖动物,2目,7科,14属,19种,另外,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都有一定的分布,而且哺乳动物也是这一区域内占比较大的物种.

2.4 河谷陆生生态系统情况

金沙江中游河段内的河谷生态系统情况复杂,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其中景观类生态系统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具体的类型更多.森林景观是这一区域内的主要景观,约占43%左右.还有农田景观的斑块最为丰富,其次是温暖性针叶林景观.河谷景观呈现纵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在河流流经区域内,陆生生态系统发展程度深,自身具备较强的自我更新、修复能力.

3 水电开发对金沙江中游河段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随着金沙江中游河段内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有相关研究已经证实,水电资源的开发,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以下是本文对主要影响的分析.

3.1 淹没土地

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电站建设项目中一般采用梯级开发模式,而在每一梯级的开发时,都需要建设大坝,围挡水流.水流随着大坝的高度不断抬升,淹没了大坝上游区域内大量的土地.尤其是住宅用地的淹没,使得水电站建设项目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居民需要搬迁,这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土地被淹没,导致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居民居住生活、生产等,受到破坏.

3.2 淹没植被

在水电站建设项目大坝蓄水后,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淹没大量的植被,在土地之上,受到最严重破坏的当属植被.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土地中被淹没的植被类型有林地、耕地、草原、住宅用地以及灌木草丛等.本文研究中,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发现,淹没的植被面积约占金沙江中游河段区域总面积的13%左右,可见,在这些被淹没的区域内,大量的植被覆盖都不存在了.具体来说,落叶阔叶林受到的影响最大,其被淹没的面积约占被淹没植被总面积的60%左右.

不过,对于次生植被来说,在梯级水电站建设完成后,大坝的大量蓄水,改变了局部小气候,使得一些温暖性针叶林,受到这种局部温暖气候的影响,开始大量的繁殖,这在一定程度上整改改变金沙江中游河段区域内的植被覆盖分布.

3.3 对动植物种的影响

水电站建成投入运营后,大量的蓄水淹没了很多动植物种类,如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毛红椿,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对动物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陆地动物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水电站大坝蓄水后,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场所,不过大部分动物能够适应局部气候的改变.不过,在江水中的很多动物,尤其是鱼类,由激流险滩变静水深流,金沙江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特有鱼类岩原鲤、厚颌鲂、长薄鳅、中华倒刺鲃等野生鱼种都面临新的生存考验.水温、含氧量、透明度随蓄水变化,饵料分布与繁殖环境需重新探索,具有迴流习性的鱼类受坝体阻隔,一些在万年进化中适应了激流繁殖的腹裂鱼类将面临适应困境,甚至是族群淘汰.

3.4 对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

景观生态体系中,农田景观受到水电站影响比较大.相关的研究表明,近几年的水电站建设,淹没了大量的斑块农田.不过,也有一些景观类型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比如,灌丛景观的斑块数量增长了,这是由于受到蓄水面导致的局部气候影响,因此,这类景观斑块增加.河流景观的优势上升明显,在水电站的大坝蓄水、河道增宽变深,河流景观的斑块数量增加,面积扩大明显.还有一些针叶林带景观、阔叶林带景观,相关研究证实,水电站的建设,对这种类型的植物生态景观影响不大,起景观斑块的数量,在水电站建成后,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4 对策分析

4.1 水电开发要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在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电站开工建设,要坚持水电开发、环保先行的理念,在掌握流域生态环境情况、完善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健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流域生态环保工作,努力做到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沿岸挡护整齐坚实,阻挡着弃渣下江水土流失.电站旁山坡上植护着绿草和鲜花,新修的进场公路旁水沟通畅,生产、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运等各项工作.

4.2 加大监测力度

加大对金沙江中游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要组建金沙江中游流域环境保护监测管理部门,统筹环保措施,提高项目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与效果.在流域生态保护统一协调管理机下,为流域内各电站统筹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服务,并统筹开展流域环境监测工作.要定期开展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技术研究及流域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实现流域环境监测站网系统布设、数据共享.

4.3 加大技术资金支持

在技术资金上支持水电资源开发管理管理的各项工作,增加水污染防治、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循环经济示范等专项资金的规模,加大对金沙江中游区域内的政策倾斜支持力度.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对区域内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要将小湾电站库区纳入国家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支持范围;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支持.

4.4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要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加大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尽快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大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受益地区与保护生态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等方式,加大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力度.

5 结语

金沙江中游河段是集自然地理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生物的多样性与典型性、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典型区域.如何在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的同时,有效保护好这里的自然环境,让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的.本文通过对当前水电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一些对策措施,希望可以对当前金沙江中游河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借鉴意义.

〔1〕崔磊.长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水力发电,2017-07-12.

〔2〕周应彪;周钇宏.移民安置和生态保护中蚕桑产业发展的作用、机遇及对策——以金沙江下域白鹤滩电站库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7-01-25.

〔3〕芶文毅,赵庆祖,杨勇.全面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加快推进金沙江保护治理[N].云南日报,2017-07-11.

〔4〕汪盾;吴开杰;邵怀勇.水电开发对金沙江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06-10.

〔5〕周家骢.以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促进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陆生生态修复 [J].西北水电,2011-06-30.

猜你喜欢
金沙江河段水电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行走金沙江
长江水电之歌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