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现代城市形象设计探究

2018-03-29 06:11谷宗州林荣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城市形象市民

谷宗州,林荣妍

(1.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0;2.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0)

我国的改革开放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表现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其中,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同时各地也出现一批精细研究与设计的组织与团队,有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明显地改变了以前只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不重视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实施.现在,现代城市形象的设计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趋势,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城市形象设计的发展.

十九大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中国发展已进入转型阶段.城市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组成单位,一样进入了转型,城市形象设计要更好地适应这一形式,并积极主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城市形象设计更好地为转型中的城市服务,需要探索城市形象设计的转型之路.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是指从城市整体社会氛围、文化氛围角度,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历史文化传统、民间特色等方面,对城市的形成运作和发展的物质形态空间全方位的设计.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过程,也是综合创新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展示出新的水平,达到符合现代城市形象的理想效果.

总之,现代城市形象设计是城市本体在现代化的工业理性中自我觉醒的产物.

1 对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各种形象的城市在国内大批涌现,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也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城市形象设计的经验,但不可否认,其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现阶段城市形象设计的经验

首先确立了对于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新中国建立,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对城市规划工作已普遍认识其重要性,但是对于城市规划实施工作还未完全重视,城市规划往往伴随着城市主要领导的更换而变化.而对城市形象设计工作,就不够重视,真正开展的时间也不长;但其研究工作开展较早,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形象设计经验,达成了一些共识.

其次注重对城市总体形象的设计.以往,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大都是需要什么建什么,什么缺补什么,只是根据其某方面的实际需要而建设,缺乏对于城市形象设计的总体认识.这些年来,各城市都在努力扩大城市规模,甚至已将开发区延伸至乡镇.为控制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致使转而重视城市建设的质量与层次,尤其逐步重视城市形象的设计,从而促使城市形象设计水平大幅度提升.如合肥市近些年来开发的政务区与滨湖新区建设,北城新区、高新区、新飞机场、高铁站的建设,尤其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带动了一批科研院所和科研项目的研究建设.这些,都更好地塑造了合肥市的城市形象,在省内外乃至国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最后,重视城市形象的优势与特色设计.近些年来,城市形象设计的优势与特色设计与实施的成果在我国已开始显现.如上海市的综合性功能,国际大都市地位,滨海性国际港口特点,以及先进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都得到较好体现,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青岛、苏州、拉萨等城市,都注重彰显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优势与特色,以此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1.2 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求

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是近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时间过于紧张、条件不满足、设计水平有限等,致使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城市建设雷同化的问题,城市表象都是钢筋水泥,大楼林立,包括建筑外形都惊人的相似.二是城市翻新与扩建的大拆大建中,不注重保护历史人文古迹,这也是中国城市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部分城市已认识到,重新开展修复古迹,并且“修缮如旧”.三是不重视生态环境与平衡的问题,部分地区已经到了客观上破坏环境生态的程度,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十分不利.

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化问题,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规模比例失调,在此,不一一列举.

2 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与需求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注重对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理论研究,例如对城市所属地域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对城市形象设计的指导思想、目标的研究,设计原则与方法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城市形象设计的构成要素,对城市形象设计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研究,对城市形象的宣传研究等.研究学者不仅提出了对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的研究,还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指出了城市形象实证研究的内容与定位.只有在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前瞻性、综合性的进行现代城市形象设计.

2.1 需要进一步突出城市建设的智能化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没有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是落后而不可想象的.

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后的载体,不仅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更要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交通网、现代城市的运输管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的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否则,设计就无法体现现代城市形象.

2.2 需要进一步突出布局的合理性设计

一座城市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社会生态圈的建设,作为大社会的一部分,关键要在各个方面的建设都要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城市的总体布局结构要合理,要与自然生态环境均衡的、和谐的发展,也不能比例失调.在微观上,同样要讲究布局的合理性.如在大规模居民区中,需要配套相应的商业中心、医院、学校、休闲场所、交通路线等,更要精细计算住宅区的人口数量与配套设施的比例关系,如幼儿园与中小学的校舍规模,医院的床位规模等.否则,就会影响市民的满意度,造成市民生活的混乱,自然对城市的运转发展形成不良后果.总之,城市形象的设计要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关系考虑进去,要对社会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2.3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需要突出文化建设的设计

在习总书记最新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只有如此,才能有条件,真正提升市民素质和文化修养.城市形象的建设,尤其是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设,更和市民素质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城市形象的本质内涵,就是市民的素质与水平,其他条件都是外在的附属,一切根本都是为市民服务.城市文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学校、科研机构,还要有图书馆、科技馆、公园等等,尤其要有能够体现新时代技术特点的科技展览馆及数字展览馆,还要发掘和发扬历史人文资源和传统文化,通过文创产品体现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市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达到提高城市内涵的作用.

2.4 进一步突出城市形象的优势与特色设计

城市形象设计除了注重上述几点外,还应进一步重视城市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城市管理系统设计,以便加强城市的系统管理.这是城市形象设计中决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更要加强城市的优势与特色设计.在现代城市形象设计中,如何突出自身城市特色,是最重要的问题,否则,重复的、单一模式的城市形象设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何避免这一情况,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深入发掘城市自身历史,提炼历史形象,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要挖掘、加工、整理、宣传,讲好城市自身的故事.二是深入拓展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声誉.三是精心研究设计城市自身发展思路,对城市产业、科技、教育、品牌的建设与宣传,这也是凸显城市自身特色的有力措施.四是精心研究设计城市标志物建设,以及城市雕塑的设计与合理布局.城市标志性建筑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表现,也最具有传播力,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如此等等,就是我们对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趋势的分析.

3 转型中的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趋势

现在,我们应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实施,关键是要搞好城市形象的提炼与塑造.首先要分析我国乃至国外城市形象设计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现代城市形象的设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趋势——开放性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但是现代社会中,市民作为组成结构最为复杂的群体,很难满足整体喜好.那么,就需要设计师用转型的全新方式来进行城市形象设计,依托互联网+的沟通,尽可能地让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形象设计.既然不可能让每一个市民满意,那么就让每一个市民都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当下,城市形象设计绝不是以个人意识为中心的视觉信息,而是汇聚广大市民对于城市的美好祝愿和向往,并随着时代不断进化的多方位全媒体的形象体系.

3.2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趋势——交互性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应通过全媒体不断与大众接触并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展开频繁交互,形成市民主动提出个人意见,发布方则积极响应,将最具有共鸣的意见及时通过城市形象设计这个载体及时地用视觉化的表现反馈给市民,形成优良的交互体验.最终,城市形象设计通过不断的交互式设计,成为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市民对城市的向往.

3.3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趋势——时效性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应学习目前的门户网站形象设计,在每一个节日、纪念日以及重大事件第二天,都作出相应的改变.具体可分为七大类①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七夕、端午以及二十四节气等;②西方传统节日,包括圣诞节、万圣节等;③现代节日,包括青年节、劳动节、儿童节等;④重大纪念日,如3.15消费者保护日、9.18国耻日、8.15二战对日胜利日等;⑤部分群体节日,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⑥重大事件第二天,如重大灾难事件以及国足走进世界杯等;⑦少数民族及宗教节日,如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以及佛教的佛诞日等.

这些日期可以按照不同的城市定位,由城市主动选择与城市特色接近的节日,在当天推出不同的视觉形象.同时,还可以同过这种形式,主动推出属于自己的城市节日,如城市文化节、城市音乐节等,以此扩大城市在外部的影响力并提供美誉度.

3.4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发展趋势——延展性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IP(知识产权)成为最热门的概念,即一个故事应具有文字、漫画、动画、电视剧、电影、网剧、微电影、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城市形象设计应适应新时代具备IP的延展性,将形象系统中的标志、吉祥物、辅助图形、导向系统等视觉元素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吸收全体市民对城市的理解和臆想,形成具有特色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城市文化故事,并通过全媒体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城市网站、电影甚至城市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以及文创产品向全社会进行城市文化宣传和扩张.以此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市民的认同感.

4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城市形象在应用与宣传方面,要保留视觉形象设计的视觉冲击力,易于识别.从众多共性中突出重点,让受众产生共鸣以及认同感.城市形象设计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城市的地标建筑无形资产.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在自然条件、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定位出发点的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形象.

其次,在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时代,图形会越来越智能化、标准化、数据化,但城市形象设计需要具备人性化原则,城市形象设计就像塑造一个城市的品格和内涵,需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形动人.城市形象设计的定位应该来自外部的公众意识与内部的市民认可,通过积极调动市民的广泛参与,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认同感,加强城市在外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提升.

5 结束语

“城市研究在未来几十年里的新突破将立足于在跨文化的比较框架背景中对经济方法和对城市科技经济研究及城市设计角度的融合”.[4]

“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向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军的号角,可以预见我国的现代化大中城市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与发展,现代城市形象设计会有更大的任务,也会有更伟大的实践,其成果更会在我国大地开花结果,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会更加富强而美丽.

〔1〕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王新文.关于城市形象的文化审视[J].山东大学学报,2003(4):67-69.

〔4〕江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林荣妍.论城市形象的品牌塑造[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94-95.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城市形象市民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动画技术在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