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师的基本素养

2018-03-29 06:11于海杰杨贵鑫姚利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理念学科核心

于海杰,张 羽,杨贵鑫,姚利刚

(赤峰学院 师范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各种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在于高素质师资的培育.

自从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以来,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已成为当前教育热点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明确教师的核心素养,离开教师的核心素养谈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现实的.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所有教师都绕不开,必须面对,必须回答.在明确教师核心素养之前,首先应该明确教师的基本素养.基于赤峰学院“青春献礼内蒙古——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学生活动创新项目《赤峰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师范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研究——以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的课题研究,本文简要说明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不是老生常谈,这是责任感地呼唤.

现在很多中小学的主力教师都是80后或90后,也就是说现在很多中小学的教师,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且基本都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成长及教育环境必然对他们的教师生涯产生影响.因此更应弄清教师的基本素养及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

1 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

网上有时会报道一些幼儿园、中小学虐童、校园欺凌等现象,除了痛心之余,我们不免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教育是一种影响,是一种心灵的熏陶,伴随着教育对象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体现自由、平等、博爱、尊重.教师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热爱教育事业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如果说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那么师爱就是师德的灵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就是爱.这不应当是一句空话.教师首先要爱孩子,爱学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在一些学校,会有这样的情景: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课,学生面无表情,最后教师训斥学生,命令其学习.这似乎体现了“教”的甲骨文写法“”,表示成人手拿着鞭子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他们都希望被尊重,希望有话语权,而不是“成人手拿着鞭子督促”他们,而这一切是以爱和尊重为基础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心去感悟孩子的每一丝变化,用真心去抚爱孩子,用情去激励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体会到教师的爱.”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对孩子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热情的拥抱,孩子们都会高兴很长时间,而且会积极地学习,所以“爱孩子、爱学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其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教学工作看作是实现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样教师才能用心去备课、去讲课,才能真正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者.再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校,无论它是大还是小,是在城里还是在乡村,教师要把学校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目标之地,要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言献策、添砖加瓦.

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的敬业精神、品德人格和教育智慧对学生的影响虽然无法测量,却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师德和师爱应是教师素养中最基础的、最核心的.所以,没有“爱”请远离三尺讲台,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请保持“爱”的信念继续前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爱”的、好的教师.

2 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在当今社会,“教育理念”可能是教育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虽然对于“教育理念”的定义是见仁见智,但教育理念却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念是无形的指挥棒,有什么样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与教育操作思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教育是生存的需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离不开人,接受教育是人的本能,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史宁中教授认为“以人为本”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实行尊重的教育;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人,实行素质教育.试想一下一名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严师出高徒、题海战术、考试至上、分数至上”,一名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需求和教育规律设计、组织教学”,在他们各自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他们对待学生、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学生的终身影响可想而知.因此,无形的指挥棒——教育理念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不言而喻.

教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除注重学生健康体魄、聪明的脑子和温暖的心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为实现这种教育理念寻找路径.

3 夯实、全面的学科知识及学科思想是教师基本素养的关键性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小学,分科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最后也就要落在学科教师身上.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科框架及能力培养序列非常清楚,并能做到从知识到能力转化.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知识,理解学科知识本身的思维形式和思想方法,还要能够对学科知识有一个宏观了解和把握,能在学科与学科之间进行关联或架设,超越学科层面,对各种知识进行拓展、深化、综合,进而进行课程的整合,超越学科的限制,达到一个更高层次.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从本学科到超学科,再到跨学科的整合的能力.一名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文化底蕴,他的课显而易见是讲不好的,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教师应具有夯实的数学专业知识,知道小学数学知识的核心思想、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知识的教育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要对几何学、代数学、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宏观的把握,还要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准确知道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准确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除此之外,教师在充分备课、上好课,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有效沟通是教师基本素养的有效表达方式

2012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21世纪三大技能分为认知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个人内在技能,即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分析推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及自我表达等.后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本质应是一种“对话”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效沟通.由此可见,有效沟通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在个人成长中、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有效沟通来实现的,沟通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有效地沟通能力是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更应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要做到有效沟通,首先教师要能够用学生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清晰化、具体化,从而有效地把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其次教师还要尊重学生,能够倾听他们的观点;再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心理变化,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有效沟通是教师的基本技能、基本素养之一,通过有效沟通,教师才能用语言更好地吸引学生,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技能及沟通技巧,才能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5 反思和研究能力是教师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会反思和会研究是一名教师能够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反思、研究、分析和评价能力是教师基本素养的重点.教师既要善于研究自己、反思自己,又要对自己的课堂、学生和教学工作有客观的认识,还要善于发现并分析学生的特长和不足,进而调整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研究,在研究中不忘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注重把经验升华为思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有血有肉、有温度、任务艰巨的工作,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着,教师的基本素养、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丰富的专业知识、有效沟通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等,几乎是每一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师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教育家并不是不可触及的,他就孕育在教师们扎扎实实的工作中.相信通过努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为一名有“爱”优秀的教师.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3〕周玉仁,杨文荣.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真心与儿童做朋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4〕吴正宪.要做充满情和爱、能给予孩子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https://mp.weixin.qq.com/s? __biz=MzA5MDQ wNzU5OQ%3D%3D&chksm=8bbdac88bcc.2016.11.

〔5〕韩敏.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实现.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0.6.

猜你喜欢
理念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