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29 06:11檀生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内容教学模式过程

高 原,檀生霞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就是,讲求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概括性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就是此种教学方法的抽象化表达.在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使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为重大的实用性教学意义.

1 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创新思路

在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教学过程中,对于该种课程知识的传授是基于移动通信中的理论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传统的按照课程的章节设置进行课程的传授,因此在这种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获得了相应的移动通信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相应的通信技术实践,导致没有一定的操作能力适应社会工作,在上岗之前就势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岗前培训,而此种现象并不能顺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因此,对于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过程中,势必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面向日后的工作所需,学生在任职过程中也能够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直接步入工作.

基于此,对于移动通信技术教学课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在此课程学习时以理论知识为辅,以实际操作为主,对于移动通信的理论知识内容,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必要求学生对课程章节内容做出必要的研究与探讨[2].通过将移动通信技术的课程向学生进行简要的说明,让学生对其主要内容做出相应的了解,即可开始实践操作训练.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未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借助使用说明书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从而依据具体的理论完成移动通信技术的实际操作.在该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对于移动通信新型技术的应用发展介绍,从而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应用背景多加了解,拓宽学生们对该课程的认知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移动通信技术教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岗位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视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实践培训,从而推进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开展.

2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方案设计

对移动通信技术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应该以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为主,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学以致用也是该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课程开展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具备专业操作实践性人才的主要途径.使用此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基础就在于移动通信课程的内容大纲中体现,对于该课程的开展就需要以课程的大纲为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磁安路,把该课程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传输,以及知识对应的具体实践操作等内容共同存在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中.

移动通信创新技术是通讯专业的重点培训课程,也是在该种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将学校教学与企业职位所需相结合的模式[3],借助学校与企业的两者教学资源优势,对移动通信技术的教学,设置相应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配合企业的技术实践资源,与教师双向配合,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对绝大多数社会企业中所需的岗位要求,从而进行主要实践的移动通信工作任务.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的岗位有:网络规划工程师、数据工程师、通信试点测试工程师以及通信技术的线路设计师等.为了开展项目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辅助性学习,通过引入移动公司的典型通信案例,根据其专项内容进行课程规划,设计出移动通信创新技术教学的案例项目[4].并且该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一般讲求团体合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将理论内容应用于实践过程中,还能有效的完成对负责的该种项目的整个流程,进行自行管理,完成项目化教学模式.

3 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移动通信创新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3.1 项目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在移动通信创新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项目式教学,项目规划内容与课程的教学体系有所结合,从而在该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根据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过程中制定一系列合理、有规划性的可操作实践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模式在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中的应用,应该重视对该课程的具体项目真实性,以及课程的全面系统性.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者也应该掌握对该项目的设计方案,注重该课程的教学理念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5],从而确保项目式教学能够在移动通信创新技术教学中顺利开展.对于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结果评判标准,并且对该种模式的实施成效与评价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2 师资队伍建设

在使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移动通信技术创新的教学过程中,具备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是该课程的教学关键性决定因素.决定了该课程能否取得相应的成效,是否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践性技术人才.而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就是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且熟悉各个步骤的实践操作型教师.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课程教学开展中,通过在校内组织有专业水平的教师以及企业内部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来构成师资队伍的基础之上[6],还要组织教师定期的进行课程的教学培训学习,提升师资团队的整体水平,确保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3.3 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移动通信技术创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该种课程是移动通信工程相关行业的重点培训课程,此种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涵盖了多方面,比如通信系统的构架内容、系统性的工作机制、通信技术的编制算法以及高层通信命令的基础之上,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以及流程优化方案进行讲解.由于该种课程的实施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具备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对该课程的理论实践基础,还要重视该课程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7].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问题弱点,创新问题的污染率以及通信技术的接入点等知识,从移动公司的大量案例中抽取知识内容相关的知识典型案例,就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项目.从而在移动通信创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容忠实的基础之上,还能够掌握相应的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在真实性的项目实践操作之上,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比如通过在移动通信技术创新的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将同学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以3-4个人为一组,从而对每个小组分布相应的项目实例.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对项目实践任务内容进行探讨,并且给出整个项目的技术创新思路,写出相关解答方案,然后在课堂中将问题经小组完成的解答内容进行汇报讲解.在对该项目进行探讨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可以自行提问,并且随时的提出关于移动通信技术创新的相关内容疑惑点,由小组自行决定讲解成员进行解答,随后教师对该过程中的问题解答以及整体方案规划作出评价[8].在这一过程中,整个小组的学生就完成了参与项目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自身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完善相关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3.4 项目式教学模式对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的应用成效

通过将项目式教学模式引入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过程中,实施此种教学模式之后,该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很大程度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的理论掌握以及实践操作与社会的企业岗位需求相连接[9].与此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自身综合素养、培养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进取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所改善.

4 结语

项目式教学模式在移动通信技术创新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展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者高度结合的教学成效.从而使得课程教学更具目标性,教学效果更加显著.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所需要的也正是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拥有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人才,从而将项目化教学模式引入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更加推进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1〕任翠池,李汉挺.高职《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1):241-242.

〔2〕魏同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1(16):242-243.

〔3〕陶俊.基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7(1):00274-00275.

〔4〕韩俊玲,于宪乐.《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项目化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5(16):188-188.

〔5〕陈卫兵,邓满珍,杨伟丰.《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的Matlab仿真应用[J].大学教育,2012(6):86-88.

〔6〕张荔,赵芳丽.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32(16):259-260.

〔7〕张伦超,张明明.高职某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发的困境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3(24):175-177.

〔8〕常超.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0,26(5):161-162.

〔9〕李琪,杨欣.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3(15):35-37.

猜你喜欢
内容教学模式过程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主要内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圆满的过程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