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进展和反思

2018-03-29 09:40李宝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学化课程体系互联网+

李宝

(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00)

“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问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问题,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所以创业教育作为新的发展趋势和领域对大学生就业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在“互联网+”背景下,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技术、思维等方面的机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不断迎接挑战。

1 “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解读和特征

早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就强调,要“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到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互联网,指的是采用通用协议串联而成的覆盖全世界的庞大网络。而“互联网+”则指的是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非是仅仅将其字面上的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态。例如,互联网与传统集市结合,创新出了淘宝网,互联网与传统实体店结合,创新出了京东商城等体现在各个行业领域。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国家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提到“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新兴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深入结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新业态发展,鼓励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进信息、养老、家政、健康、旅游休闲以及教育、文化、体育消费。2016年5月,教育部与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其中“互联网+”入选中国十大新词和十大流行语。这些政策支持和现实表现无疑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明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在不断引导大学生利用好“互联网+”行动计划,适应并抓住“互联网+”这个新的经济形态和机遇,为自身就业创业做好准备,用创新带动创业,用创业实现就业,是每个高校指导就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也是时代的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体现出其特有的有别于传统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其背景的影响,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地位有所提升,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是研究群体的增加及研究团队的组建,并且作为设立了专业的研究基地。第二,随着研究群体的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领域和范畴拓展,并且出现了渗透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具体,应用性增强,特别是活跃了高水平、应用型的工科院校和综合型高校。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是什么,发展进程如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研究从未间断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而且扩展在“民间”。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取得了全社会及广大大学生的共识,各级政府也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大量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我国提出要以“互联网+”为抓手,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以此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优化转型。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以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在不断着力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进步,已经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2.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所突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已经具备较为统一的理论课程体系,并且在高校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校大学生从课程安排和内容体系中已经能够理解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但创业创业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变革型,因此需根据不同的时空特点加以改革。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正在积极地与此特征切实改革。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校,大多根据自身的特色、结合新常态下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本土化为契机,立足地方性高校学科特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从课程构建、教学实践、师资配备到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的渗透式融合,在“互联网+”背景下引领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这是一项新的突破。

2.3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科学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的主体。我国业已进入互联网发展高速增长期,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特别是农村互联网发展的新势头。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作为大学生主要群体,其创业模式必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创业模式,称为“互联网+”的创业模式,特别是以物联网为导向的创业模式。可见,大学生创业路径的科学化涉及其核心要素的科学化,如创业机会科学化、创业资源科学化和创业团队科学化,同样地、必须依托政府科学化的扶持政策、高校科学化的素质培养和大学生科学化的创业水平。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涉及面广、有科学的指导和理论基础。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滞后于中国社会的转型,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对队伍建设重点不明,兼职多而专职研究队伍发展前景不清晰,专业化程度不高,队伍工作范畴不明确等。

为了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工作职责明确,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与理论研究水平的研究型队伍是当务之急,面临“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应不断加强研究“合作共同体”,进而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吸纳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成果、转变传统的研究范式,进而构建现代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科体系。科学的理论加速实践的进程,创新创业的性质决定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对于高校创新创业应加强产教融合,实现大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型,适应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目标。

猜你喜欢
科学化课程体系互联网+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