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29 09:40王良周培山王斌谢芋江张维娜刘雪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人才

王良 ,周培山 ,王斌 ,谢芋江 ,张维娜 ,刘雪光

(1.西南石油大学工程学院,四川南充 637800;2.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四川成都 610500)

工程教育旨在对工程科学研究型人才和工程技术型人才以及具备工程背景的其余领域人才的培养[1]。作为国家人才战略发展中的关键一环,肩负着新时代下国家赋予的“大国复兴”的光荣使命和责任[2]。在新工业革命的经济形势下,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促使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的达成,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对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3]。目前,“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4]。“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在具备应用型人才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还应满足“新工科”提出的复合性、多样性的特征。

该文在“新工科”提出的大前景下,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讨论,针对培养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做进一步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思路,为进一步促进“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新工科人才,并非一味求“新”,要求学生在学习传统专业的同时,更大程度地跟进技术变革和时代需求,将新时代的新技术与传统专业知识相融合创新,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新工科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和新技术要求的现代化工程创新人才,这与工程教育的初衷相同。

1.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

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5]。当今形势下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素养就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必须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多次刺激和诱导,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且倡导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通过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多方位论证和测试等一系列有意识的训练,将各类新兴技术糅合提炼到该专业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充分利用创客教育模式,将创新、实践、分享三者合一,配合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课外科技活动,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时具备探索研究的精神,能更深入思考问题,不仅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得到提升。

1.2 建立面向未来应用的课程体系

“新工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学校建立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先进科技的应用能力。课程是教学的科目,是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6]。“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再仅仅强调专业应用技能。“新工科”要求培养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需要依托多个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跨学科的基础知识,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新型人才。在现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让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成为发展志向,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1.3 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校-校、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联系专业相关的具体行业和企业,将其环境和产品视作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将课堂所学基础知识与真实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实现产学合作,让产业和教育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和学生、课堂与企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形成良好的互利互助关系,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对高校本身发展的双促进作用,原来少数科技爱好者扩大为多少参与的必要环节。高校可以通过大学科技园将创新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品,更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并能将第二课堂落到实处。此外,大学科技园还可以让科研与市场对接,从而按照市场需求推进教学,进而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产学研相结合还能大力推进高校的科研水平提升,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2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途径

2.1 激发学生兴趣,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现在学生进入学校,大多是填鸭式学习,缺乏独立思考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课堂形式,实现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此外,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如课外开放实验、科技创新竞赛、学术报告等,正确把握创新和实践的平衡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实践中创新、创新中实践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竞赛和课外开放实验还可以将未来科技与传统专业知识结合并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变填鸭式教学的现状。通过科研项目和竞赛等方式,也可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2.2 更新培养方案构架,促进学科交叉

单一的学科很难满足未来的人才需求,利用对未来市场人才需求趋势的预见分析,在综合考虑完整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造传统工科学科,增加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内容,实现学科交叉的“新工科”需求。目前的传统工科学科要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向导,结合其他学科取长补短,实现“新旧结合、新旧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独有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

2.3 强化教师实践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培养效果的源泉。高校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率先做到产学研结合。因此,高校应积极促进教师的实践培训和调研,了解社会和企业真正的需求,再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3 结语

为顺应时代潮流,国家人才发展调整,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要将新技术糅合提炼到传统专业中。“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也需要工程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