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2018-03-30 10:09张允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舆论

张允峥,肖 巍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1 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现状

自媒体是一种平民化、共享化的个人媒体,人人都可以在自媒体平台发表言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自媒体用户的逐渐壮大提供了重要保障。《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占所有网民的95.1%。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是手机网民使用最多的应用类型。

以往突发事件一般是在传统媒体或者在网络上以新闻的形式传播。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发表言论主要通过微信、微博、贴吧等自媒体平台,突发事件也往往是在自媒体平台被首先爆出。在校园突发事件中,自媒体以其自身传播者多元化、传播迅速快、内容良莠不齐等传播特点,很容易成为舆情热点形成的重要推动者。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自媒体在校园当中的应用,规范学生的应用行为,以减小突发事件对学校和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2 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特征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自由发表言论、抒发个人情绪的空间,而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任意,其必须遵循着一定的传播规律,按照一定的传播过程进行传播[1]。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包含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这是每个传播过程都包括的基本要素,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自然也要包含这几大要素。在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的特征也可以从这五个基本的传播要素展开分析。

2.1 传播者:多元化,丰富性

高校是文化程度较高群体的养成地,集中了大批充满激情、思想独立的大学生。在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在突发事件传播方面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主体更加丰富多样。高校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不仅能够接收信息,更能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打破了学校掌握绝对话语权的传播模式,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主体。

2.2 传播内容:内容良莠不齐,导致谣言攀升

自媒体出现之前,媒体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高校单方把控话语权。在自媒体时代,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消息。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导致谣言攀升,给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了挑战。

网络谣言频现与互联网的匿名性有很大关系。网络道德的缺失和相关法规的不健全,致使部分网民经常发表极不负责任的言论,极易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生活。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道德标准模糊,对学校的突发事件肆意夸大,致使高校突发事件消极的网络舆情层出不穷。

2.3 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服务打破时空束缚

按照传统的传播方式,信息的传播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信息的传达会有一定的延迟。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更加快捷,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即时通讯服务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校园内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消息,信息会得到迅速的传播。在高校这种人数较多的场所,随着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学生群体中会出现行为和情绪迅速传染的现象,形成一定的舆论中心。

2.4 传播对象: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从众心理明显

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影响群体是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各类新奇活动或事件都充满求知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的三观尚未成熟,自我控制的心理机制还未完全形成,情绪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往往急切地想要了解事件的情况,很难冷静地辨识自媒体平台上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学生的好奇心理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存在空间。

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往往不能多角度、深入地思考问题,从众心理明显。“沉默的螺旋”指人们发表意见时,自己会对周围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判断,当观点与其一致时便参与其中,反之则保持沉默[2]。在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中,“沉默的螺旋”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现象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谣言得到肆意传播,而少数知晓事实的学生却保持沉默。

2.5 传播效果:范围广,影响大

高校突发事件在自媒体传播的催化下,一旦发生必将迅速扩散。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会更加关注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态度、处理过程和事件最终的处理结果。如果高校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消极影响波及范围过大,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且这种影响不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轻易消失。

3 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自媒体这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原有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受到冲击。在自媒体时代,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高校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减少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3.1 针对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应对策略

3.1.1 思想教育

自媒体准入门槛低,信息处理量大,信息审查的难度大,再加上针对自媒体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尚不成熟,导致自媒体的舆情更加复杂,高校处理起来也更加困难。随着高校内自媒体的逐步普及,学校通常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但要想脱离事件本身,真正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信息,免受虚假信息的干扰,必须稳抓基础,加强对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端正学生使用自媒体的动机,使其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提升信息判断力。

3.1.2 自媒体素养教育

大学生在自媒体接触中存在的种种不良行为,体现了他们缺乏媒介素养,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识不足,缺乏自律意识。对学生进行自媒体素养教育对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媒体使用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要将大学生自媒体素养教育引入到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同时要积极开展与自媒体素养相关的讲座,强调大学生在自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道德和义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并且科学地应用自媒体。

3.1.3 培养民间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群众当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一般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能够被群众广泛认同。意见领袖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因此,要想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控制,在学生中间培养民间意见领袖是十分重要的。

高校应选择品学兼优、时常活跃在学生群体中间、有一定地位的学生干部作为意见领袖的培养对象,引导他们对传播内容的把控,并且注重发挥意见领袖在非官方平台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作用。民间的舆论引导与学校官方的舆论引导结合起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舆论走向,避免消极的舆论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3.2 针对传播内容的应对策略

3.2.1 通过对舆情监控和研判过滤虚假信息

自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往往是网络舆情重要的推动者。加强对校园网络自媒体舆情的监控和研判,能够有效地控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在自媒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信息传播噱头化和肤浅化的情况。

高校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信息过滤机制,除应加强校内网络信息平台的管理外,还要通过多方渠道关注舆情走向,对各种自媒体平台实行有效的监控和引导,过滤掉谣言和虚假信息,从而保证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不会因为消极舆论的问题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和影响[3]。定期调查学生意愿,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及时处理负面舆情,防止矛盾激化,营造良好的舆论引导氛围。

3.2.2 建立专门舆情监督部门

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分析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舆情监督是一项需要时刻关注、经常性分析的工作。因此,建设专门、专业的校园舆情监控和分析队伍,对于快速有效地处理高校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专门的舆情监督部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舆情监督团队可以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作出相应的处理,掌握舆情控制的主动权,防止消极舆论的大范围传播。在事后,舆情监督部门通过及时的处理,消除突发事件对学校声誉、公共形象、学生心理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3.3 针对传播渠道的应对策略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速便捷,给谣言和小道消息留下了生存空间[4]。突发事件发生后,尽早通过官方平台公布权威消息,让大众知晓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控制谣言传播、引导舆论正确走向的关键。高校要更新管理理念,自觉、主动的运用自媒体,占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搭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官方平台,通过平台发布学生关注的校内外热点问题。通过自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提升信息的透明度,抢占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话语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高校官方自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公开事件真实情况,不能等到谣言四起才发出声音。

《2016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显示,87.26%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官方微博。由此可见,多数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官方自媒体对优化校园管理、消除谣言、传达官方声音的重要作用,并逐渐开始探索利用。

3.4 针对传播效果的应对策略

在突发事件得到解决后,高校应着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正确引导大众舆论,通过官方自媒体平台和校园传统媒体第一时间把学校的工作进展、对事件的处理以及日后的防范措施发布给公众。同时,要及时地为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情绪安抚工作,防止舆情发酵导致的事件升级。

[1]祝融融.自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形成机制与应对研究——以“雷洋案”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191-193.

[2]李蕾,高翔,莫家伦,等.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及思考——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137-138.

[3]饶为.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J].教育观察月刊,2015(9):34-35.

[4]黄素君,毕晓光.浅谈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J].中国报业,2012(16):183-184.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
突发事件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