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全面开启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新局面

2018-03-31 23:39吕红梅
山西财税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面实施绩效评价评价

□吕红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指示和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些都是与我们财政预算评审中心目前的职能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和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财政部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预算管理各环节树立绩效意识,体现绩效要求,科学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把取之于民的财政资金分配好、使用好、管理好,推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措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预算绩效管理突出责任和效率、关注产出和结果,是现代科学理论在政府管理上的具体运用。

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中专门指出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将开启新时代。

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初见成效

(一)科学评审,促进预算管理规范科学

太原市财政局预算评审中心作为全市绩效评价战线上的排头兵,在市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已经连续两年承担了市级财政重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2016、2017两年来共完成了47个项目的重点评价,涉及资金额达82.4亿元,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

两年多来,预算评审中心的绩效评价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及强。2016年完成了“百院兴医”工程建设项目、城南污水厂运营经费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教师培训及教研课改专项经费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院士工作站专项经费、太原国际马拉松赛项目、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项目、社区惠民项目、“一元钱”蔬菜惠民活动项目等10个项目的重点支出绩效评价。通过10个项目的评价,不仅为使用资金的预算单位提出了问题与建议,而且也为市财政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总结2016年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扩大了评价范围,选取了37个重点支出项目,资金额达到50.4亿元,项目涵盖了城市建设、绿化养护、垃圾处理、交通道路、大学生创业及人才开发、公安及戒毒所办案费、旅游宣传促销推广、科技专项经费、教育、文化惠民、平价商店、安全生产等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建议,进一步促进了预算管理的规范科学化。2017年的评价工作得到了市人大财经委的大力支持,财经委的领导及同志们数十人参加到造林资金、就业补助类支出、设施蔬菜建设、科技专项经费、公共自行车运营补贴等5个项目的具体评价工作中,给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二)强化了预算单位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和支出意识

各预算单位是本部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通过绩效评价工作的不断扩大和推进,进一步强化了预算单位的支出责任意识,使预算单位有了资金使用的绩效观念,“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不断增强。例如,2016年4月份中心对太原市体育局开展的“太原市2015年国际马拉松赛”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当年该项目使用财政资金380万元,评价组通过实地查勘数据,与项目单位相关部门访谈,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实施情况,在专家的指导下从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合理设计指标体系,全方位评价了项目的管理、落实、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等等。绩效评价结果良好,体育局的同志们也感到分外高兴,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使资金使用单位明确了自身的主体责任,而且增强了资金支出的社会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评价结果的公开和运用更加促进了“阳光财政”

两年来的评价工作成效初显,在市人大的强力推动和监督下,已有部分项目向社会公众公开,让社会公众一起参与到监督中来。评价结果好的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评价结果差的将减少投入甚至取消项目,使财政资金的使用者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让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从而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通过实施绩效管理,财政部门更加重视对预算绩效的审查、监督和评价,也调动了各部门把花钱和办事紧密结合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加强政策规划和精准编制预算,对政策实施结果跟踪问效,推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三、全面提升预算绩效评价的工作水平

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站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创新预算绩效评价方式,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责任,硬化预算约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评价工作程序,确保评价工作质量

绩效评价工作程序是评价的基本工作步骤,可以保证评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使财政支出效益得到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评价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成立评价组织机构,确立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组织成立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实施阶段:评价工作组实施评价;总结阶段:编写评价报告,做好评价工作总结等几个阶段。作为评价机构,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评价工作程序开展评价工作,从而减少误差,确保评价工作质量。

(二)评价理念从支出评价向政策评价转变

资金的支出绩效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项目政策的绩效,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就应该通过支出看政策,钱随政走,绩效评价的结果应该成为制定政策和做出决策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开展绩效评价的工作人员本身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站在政策的高度总结项目的成效,分析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说明项目产出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三)聘请各方专家,提高绩效评价水平

通过高校、科研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专家们的参与,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不断提高绩效评价水平。任何一个参与评价的机构和人员,其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绩效评价中需要应用高等数学、高端专业等理论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专家学者们帮助解决这些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绩效评价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含量,提高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水平。

(四)在实践中成长,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学习与实践,中心已经培养出一支近百人的技术队伍,基本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但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绩效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评价,其综合能力与绩效分析能力既紧密相连,又有重大区别。此项工作对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较高,参加评价的人员既要有总结概括能力,即通过研究收集相关项目、资金、政策等资料,总结概括为关键性问题,形成观点及评价指标思路,进而形成总体评价思路的能力,同时还要有统筹布局的能力,即在评价中统筹兼顾、谋篇布局的能力。

我们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成长,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为太原市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新时代新要求,财政预算评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充分发挥预算评审在现代财政管理的定量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奋力谱写文明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太原新篇章。

猜你喜欢
全面实施绩效评价评价
汪洋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胡春华强调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聚更多力量
全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推进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