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上创业项目”驱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8-03-31 09:16陈德宝卓志宏高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电子商务电商

陈德宝 卓志宏 高进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对应用型、实战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承担着向社会输送电子商务人才的重任,但现实情况是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需求,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拼凑化、教学设计呆板化、实践教学形式化。针对上述问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以“网上创业项目”驱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水平,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一、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都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力地支撑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然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赢动教育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75%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对电子商务专业意见颇多,专业认可度偏低。这就出现了“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毕业生找不到想要的工作”的状况,电子商务教育与社会的需求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课程设置拼凑化、教学设计呆板化、实践教学形式化等问题,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严重滞后、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一)课程设置拼凑化

在早期课程设置上,由于众多高校对专业定位不清晰,大多高职院校在起步阶段照搬本科阶段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将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拼凑。后来,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电子商务核心课程体系,但由于先天的原因,众多高职院校始终难以跳出课程设置拼凑化的怪圈;再加之许多高校未从各类电商岗位的核心岗位能力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热衷于拼凑热点课程“赶时髦、造亮点”,将跨境电商、网店运营、移动商务、大数据等全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不聚焦、课程设置目标不明晰,致使学校永远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最终的结果是众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了很多课,很多都不会”。

(二)教學设计呆板化

近年来,高职教育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如徐国庆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姜大源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戴士弘的职业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等,这些理念和方法破除了学科制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设计上强调实践技能培养,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然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的时候,片面强调职业导向、行动导向,许多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也按照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进行课程套路设计,而对教学内容关注偏少;另外,许多职业导向、行动导向课程设计成了“做秀课”,不少课程设计和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博眼球,拿课程项目”,未能抓住课程改革的“牛鼻子”,即如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三)实践教学形式化

目前高职院校尤其是江浙和珠三角的一些学校,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发达,和企业联系紧密,学生在校期间都积累了大量的电商从业经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水平较高。但在其他地区众多高校实践教学水平低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模拟软件 “纸上谈兵”,模拟软件在电子商务教育早期对促进电子商务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模拟软件存在着强调机械化流程、跟不上实际业务发展等弊端,只能用于浅显的电子商务认知教育;二是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众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尤其是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基本停留在签协议、拍照片、做资料等工作,未进行深层次校企合作;三是实践教学评价流于形式。缺乏系统完善的考核标准和制度,使得实践考核形同虚设,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以“网上创业项目”驱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拼凑化、教学设计呆板化、实践教学形式化等突出问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以“网上创业项目”驱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明晰电子商务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网上创业项目”,重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促进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战化。

(一)明确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和教学实施的针对性,必须首先明确电子商务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进而分析归纳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详见表1。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培养商务运营类电子商务人才,核心工作岗位是网络营销人员和电商运营人员等,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网络营销与推广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电商平台操作与运营能力、电商美工能力、产品拍摄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物流操作能力、文案策划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二)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构建网上创业项目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培养商务运营类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构建了网络营销与推广创业项目、电商运营类创业项目、电商美工类创业项目、技能竞赛类项目等4个网上创业项目,以此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网络营销与推广类创业项目

该项目依托互联网实战环境,组建学生团队网络营销与推广类创业项目,为用户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网站联盟推广、论坛推广、博客推广、文案策划、电子邮件推广、微信推广、网络广告策划等网络营销服务。该项目以提升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网络营销与推广能力、文案策划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为目标。

2.电商运营类创业项目

一是走第三方平台路线,依托淘宝网、京东、亚马逊、微信、Wish、采源宝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组建学生团队承接企业网上商店代运营或者学生自建网上店铺销售阳江五金刀剪产品、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品;二是走自主开发路线,组建团队开发电商App、自建小区域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搭建等形式销售产品和服务。该项目以提升学生电商平台操作与应用能力、网络营销与推广能力、文案策划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为目标。

3.电商美工类创业项目

该项目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学生开发网店店招、网店装修模板等,直接上架淘宝服务市场面向淘宝店主出售。该项目以提升学生电商美工能力、网络营销与推广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为目标。

4.技能竞赛类项目

项目构成:该项目主要依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赛项、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挑战杯等全国性的电子商务专业竞赛和创业竞赛,将职业技能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孵化储备创业项目,以赛促创,该项目以提升学生团队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三)构建与网上创业项目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以四大网上创业项目为支撑,以培养学生的网络营销与推广、电商运营与管理、电商美工、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等八大核心能力为重点,构建涵盖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实践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详细情况见图1。

(四)与网上创业项目相适应的教学条件建设

1.建设与网上创业项目相适应的集“教学、实践、创业、就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集“教学、实践、创业、就业”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该基地包括一个中心(竞赛训练中心)、两个校企合作平台(至顺双主体实训基地、德尔宝双主体实训基地)、三个创新创业平台(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电商创业中心、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工作室、阳江市众创空间)、四个实训教学平台(网店运营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产品拍摄实训室、电商美工实训室)。

2.建设与网上创业项目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结构与教材务必与网上创业项目相适应,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以“网上创业项目”为依托,能体现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同时必须与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电子商务人士合作,开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二元化师资培养

与企业合作,通过校企人员互聘、挂职锻炼等形式打通学校与企业的边界,让老师积累丰富的企业经验,形成教师与项目经理于一体的二元化师资队伍。

三、实施效果

自2012年以“网上创业项目”驱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以来,有力地驱动了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了专业实力。

(一)以网上创业项目为基础,形成了“五结合”的电子商务特色教学模式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网上创业项目为基础,开展实战化教学、实战化实践,形成了“网上创业项目与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锻炼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五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网上创业项目与教学相结合

为了保障网上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将创业项目与课程教学结合,将网络营销与推广创业项目、电商运营类创业项目、电商美工类创业项目、技能竞赛类项目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网店运营与管理等课程与网络营销与推广项目相结合,电子商务基础与实践、电商运营与管理等课程与电商运营类创业项目相结合,产品拍摄、电子商务美工等课程与电商美工类创业项目相结合,专业技能竞赛、管理学等课程与技能竞赛类项目融合,以项目为引领开展教学设计、以项目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增强专业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相结合

在与项目结合的各课程教学中,学生组建若干项目小组开展项目运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体验到真实的岗位要求。例如在电商运营类项目的教学中,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小组中配备店长1名、客服1名、美工1名、推广1名,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际岗位运作。

3.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相结合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将网上创业项目与课程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和阳江市众创中心,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程,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4.学校教育与企业锻炼相结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保证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可通过校企共建校企双主体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和实战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到企业见习实践、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5.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通过网上创业项目,让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清楚地意识到电子商务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二)有力地驱动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发展

自2012年实施改革以来,显著提升了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在省内办学影响日益扩大,2014年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被立项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被立项为广东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2016年电子商务教学团队被评为广东省教学团队,2016年德尔宝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是广东省仅有的2个同时获省重点专业、省实训基地、省教学团队立项支持的电子商务专业之一,详细情况见表2。

综上所述,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以“网上创业项目”驱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一系列“网上创业项目”,促进了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战化,形成了 “五结合”特色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将电子商务专业打造成了具有鲜明特色且在广东省内有较大影响的电子商务专业。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目前尚未建立,二是部分学生创业不成功的引导问题,有待在后续研究和实践中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本胜,李建忠.岗位任务驱动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7):69-7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兰.构建以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为驱动的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33-135.

[4]梁旭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43-147.

責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电子商务电商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探讨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首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立项资助
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