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实训管理创新模式探索实践

2018-03-31 12:22陈亦兵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

陈亦兵

摘要:大量新技术促进了实训建设,丰富了实训手段,实训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对实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实训教学体系的要求,在对茂名开放大学实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创新实训管理模式,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强化实训组织与过程控制,让实训管理融入到实训教学中,提升了支持服务水平,有效促进了实训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实训管理;实训教学;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6-0078-02

1引言

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实训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来提升实训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提供有效的技术与服务支撑。高效的实验室运行与维护管理不但是实训管理中提供实训教学硬件的载体,更是促进实训教学改革有力的推动力。创新实训管理模式,深化实训管理体制改革,对于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开放大学承担着各类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改革创新实训管理是提升教学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针对学校实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训管理的工作效率,优化实训管理工作流程,建立整体高效的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实现实训管理项目化和信息化,搭建基于移动网络的实训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深化实训管理改革,合理配置实训资源,推动开放大学实训教学支持服务的改革创新。

2实训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开放大学强调适用和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社会实践、实训学习和形成性考核来保证教学质量。学习者的理论学习方式主要是网络学习,课程实训则由开放大学提供的校内实训、校企合作实践及网络虚拟实训等方式来开展。实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开放大学实训教学的特色,同时也给实训管理带来的新的研究课题。多样化的实训管理体系带给学习者方便的同时,也让开放大学的实训支持服务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通过对本校实训运行管理的分析,发现在实训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实训制度不健全,实训制度制订工作跟不上实训支持服务多样化的要求。随着新技术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也使得原有的实训管理制度显得落后且沒法落实。实验实训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一直都是实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实训制度建设关乎整个实验实训管理能否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实训制度制度的建设也是一个逐步完善并改进的过程。由于实验实训投入的不断加大、新的教学理念的出现、新的课程任务的开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作为教学支持服务内容的实训管理制度明显跟不上教学改革的需要。例如学校投入建设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而新建的两个基于云桌面技术的新机房,目前已进人该机房开展实训教学的课程已达到10多门,该机房虽然大大减轻了实训支持工作的负担,但也引入了大量新的技术与手段来支持教学工作。但因为作为实训管理部门的中心对云桌面技术的认识有限,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关于云机房运行和维护的相关制度,使得该机房的运作依旧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对创新实训教学支持服务的提升有限。

(2)实训任务管理水平低下,实训运行与维护管理缺少规范性。实训任务管理本身应作为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支撑手段,虽然项目化教学已成为实训教学的常规模式,但由于长期以来实训管理与维护人员对此的认识不足,缺少实训管理方面的培训与实际的运作,使得实训运行管理缺乏对项目化教学有效的支持服务。长期以来形成的实训任务管理人员轻技术轻管理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变,不论是学校的领导、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学部门,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实训任务管理的内涵,对于实训管理仅停留在维护方面,而对实训任务的运行管理缺乏认识。同时也由于缺少实训任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与规范,使得实训任务管理没有符合教学支持服务实际需求的管理机制与规范流程,缺少实训任务管理的运行监控,更没有有效的实训任务管理的考核。

(3)实训管理平台缺乏,实训管理平台更多是实训设备的管理。高端的实训设备往往与低效的管理平台共存,严重影响了实训管理的效率,也不足以支撑实训教学的开展。许多实训管理平台更多承担了设备运行维护的功能,即使有教学支撑服务,也仅限于实训安排与实训记录等数据记录方面的功能。甚至有些实训管理部门将管理平台建设附属于教学平台之中,这样不但缺少管理的自主性,更谈不上实际的实训教学支撑服务。而要真正做到实训管理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训管理融入到实训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不仅要引入相关的项目管理理论指导,还需要充分利用新的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网络技术,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平台。

(4)实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缺乏相应的培训与交流活动。实训运行与维护人员长期被称为“技术专家”,作为教学支持服务的工作多局限于实训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实训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的重点也在技术培训方面,工作考核主要还是看重技术能力。实训教学的开展虽然多是基于实训设备开展的,但真正能促进实训教学的还是实训任务管理,实训教学已从原来的单个实训教学逐步发展为项目任务实训,甚至是综合任务实训。实训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水平,特别是项目任务管理经验。

(5)教师对实训运行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实训教师对于实训运行维护人员真正参与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不信任感。长期以来由于实训管理部门对自身的工作改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导致学校领导及相关教学部门对实训管理存在有不一样的看法,多数的认识还停留在技术支持的层面上,教学管理部门及一线实训教师的观念中,实训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做好技术服务,保障实训设备的运行状况,而对于实训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实训部门对于实训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存在误区,认为实训教师熟悉实训设备的操作技能后就可以做好实训教学工作,但实际的情况是实训教学与实训管理常常处在一种脱节的状态中,因此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应由技术操作应用水平的培训向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转变。

3创新实训管理运作模式

实训管理创新模式要适应开放大学实训教学改革的要求,不但要注重实训的项目化教学,更要结合实训教学需求,将实训运行管理项目化,加强实训教学过程的控制管理,让实训运行管理融入到实训教学中,以期有效地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1)改变观念,建立整体高效的实训管理模式。实训管理长期被认为是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训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方面的管理工作,不论是实训管理部门还是教学部门,均没有将实训管理真正参与到实训教学过程中作为实训管理的考核评价标准。要真正建立高效的实训管理模式,首先必须改变实训管理的观念,以项目支撑服务的理念,从单纯的提供实训设备与场地的运行维护,转变为真正结合课程实训教学目标而提供整体的实训管理与技术支撑服务,全程融入到实训项目过程中,并提供良好的监督与控制机制。其次要有整体的布局观念,实训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要与教学教务部门深入沟通,推动实训教学项目化的设计与实施,在实训教学项目中引入项目化的实训管理模式,以教学改革促进实训管理的提升。最后,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模式要有新技术的支撑,新的实训管理模式需要有新的管理平台辅助运行,随时随地地技术支持服务是新的管理平台必须具备的功能,而项目管理则是新的平台能达到高效教学支持服务的理论支持。

(2)引入平台,建立以移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实训管理模式。学校在整体教学改革中,大量的项目教学模式给实训教学提供了好的运行模式,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实训中心引人项目任务管理作为实训管理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将原有分散的实训运行维护管理,以课程实训教学的项目目标,利用已有的项目管理运行维护平台来尝试开展基于项目任务管理的实训管理改革。在校园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的支撑下,项目管理运行维护平台提供了的新的实训管理理念,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按项目任务的形式来高效快速地提供实训教学服务,协助课程教师完成实训教学目標。同时还可以有效的监控实训管理人员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服务水平,合理分配管理资源,明确实训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教学部门合作来轻松掌控实训项目。

(3)完善系统,建立以服务为主的专业化实训体系。实训管理一直是作为实训教学的辅助功能得以存在,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依附于教学,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开展各项工作,缺少自主性,对实训教学更缺乏指导性。实训中心在引入基于项目任务管理的实训管理平台后,实训任务管理在学校才真正被关注,将实训教学任务作为一个项目进行项目化管理,实训教学目标不但成为课程实训学习的考核目标,也成为实训运行与维护的考核目标,通过平台提供了管理方法和工具,将管理任务的计划、组织、控制及结束的管理活动,规范了实训任务管理流程,真正做到实训管理与实训教学目标的融合,对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与技术支撑。

(4)规范操作,多方参与创新实训管理。随着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入及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实训环节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过单个实训完成实训教学目标,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来完成实训教学目标。实训教学的改革和新技术的应用促使实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实训管理人员融入进实训教学中,辅助实训教师共同完成实训项目教学目标,而实训教师普遍对实训管理人员的认识偏差导致这样的教学设计完成,更谈不上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如何使用实训管理人员。实训中心在近年来开展的对实训教师的培训中强化了实训项目管理方面的转变,对实训教师的培训已不再是实训设备的使用及操作水平的提升,而更多趋向于如何引入实训管理人员参与实训教学方面的培训,增强实训教师的项目教学管理水平。

(5)建设团队,理顺实训对象之间的沟通机制。实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使得实训技术支撑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实训管理部门。实训对象虽然还是学习者、实训教师、实训管理人员与实训设备,但在新的机制下,实训管理人员要从单纯的实训支持服务,逐步融入不同的课程教学团队中,参与课程实训教学的管理与实施。这就要求实训管理人员不但要提升自身的实训运行管理水平,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更要与实训教学组成实训团队,加强与实训课程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还需要增进与学习者之间的了解与互信,这样才能将整个实训教学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适应实训教学改革的需要。

(6)加强培训,努力完善实训管理激励机制。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注下,实训管理人员的培训已逐步常态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同时实训管理人员的培训也被中心作为考核项目列入工作评价中。每学期实训中心均会安排主要的实训管理人员参与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培训内容也从技术专业培训向实训管理能力的培训转变。实训中心的技术人员的称呼也逐渐由“技术人员”向“实训管理人员”转变。称呼的改变其实意味着是管理理念的转变,这一点也逐渐被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及中心的教师所接受。

4结束语

顺应学校实训教学改革的需求,适当运用新技术,创新实训管理模式,从观念上改变传统的实训运行维护方式,不断完善实训管理制度,结合实训教学目标开展实训组织与控制工作。在不断提升实训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的同时,加强项目任务管理能力的学习与实践,让实训管理融入到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服务于实训教学,保障实训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模式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