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2018-03-31 12:22黄明惠杨荣昌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后课前计算机应用基础

黄明惠 杨荣昌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专业的基础课。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另外,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课时量小。针对这些问题,该文从课前、课中、课后及考试四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思考;课前;课后;课中;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6-0092-0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类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应用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诸多不利因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及考试四个环节的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般学生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认为这门可对他们将来的工作用处不大,再加上大部分同学都接触过计算机,有一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认为他们这些知识都懂,没有学习的必要。

1.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计算机信息技术》高考时列入非考课程,各地、各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每个同学的家庭背景不一样,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不一样,有些偏远地区农村的孩子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掌握了一定的电脑基础知识的学生,认为学习《计算应用机基础》这样简单的课程没什么意义,是浪费时间,进而产生厌倦情绪,缺乏学习积极性;水平较低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自信心骤减,开始自我放弃,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1.3课时量小与日益膨胀的教学内容相矛盾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不断升级,功能日益强大,相应的教学内容日益增加,而随着教改的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课时量不断在减小,教师常常感到内容多,时间不够用。

2做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整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

2.1课前——设计好教学导航

教学进度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导航。因此,制定教学进度表的准确与否是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第一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进度表,以指导教学工作。

2.2课中——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2.2.1讲好绪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专业的基础课,学生又有一点计算机基础,对这门课兴趣不大,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呢?讲好绪论是关键的一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及组成原理,了解计算机的功用,展示往届学生用办公软件完成的作品,是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的功能很强大,绝非他们了解的哪一点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办公软件与他们的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学好这门课,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使学生产生要学好这门课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重视教学过程设计,丰富课堂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数制与信息编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数制的转换;Office的三大软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每个软件开讲第一节课,先进行简要的功能和界面介绍,安排学习任务,提供录制的小视频及相关教学资料,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主动参与,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了相关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2.3多任务可选式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每个教学项目按难易程度分几个不同的任务,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不同的任务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如:邮件合并部分的任务是批量制作准考证,一种任务是在贴照片处不关联任何信息,另一种任务则需要与考生照片文件关联,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每个学生只要经过一番努力,都能完成相应的任务。

2.2.4启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对于大学生,不能把所有知识点都给他们讲清楚,要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感到每节课都没有完结,还要再探索。如邮件合并的任务完成后,让学生思考怎样在一张纸上打印多张准考证,以节约纸张;Excel函数很多,课中只讲几个常用的函数,对其余的函数,要求学生借助帮助文件学习,这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解决课时少的矛盾;演示文稿的制作,题材不限,从演示文稿的设计、素材的搜索及演示文稿的制作由学生独立完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学生在学到了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想象力、创造力和自学能力。

2.2.5注重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进行角色转换,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充分施展学习者自身的才华,使他们渴望知识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完成的任务为案例讲解Office相关软件的使用。

2.3课后——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增强教学效果

2.3.1优化作业设计,起到“增效减负”的作用

作业的作用是: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的安排要有针对性、层次性、适度性,开放性,做到少而精,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减轻学生的负担。

2.3.2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以赛促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这与主动实践的要素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領导力有着诸多内在联系。而技能竞赛是主动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计算机应用作品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2.3.3建立班级微信群,增进师生互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变得非常的便捷。通过微信交流,可以实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教学过程的合理建议,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增进师生互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4考试——改变考试模式,以考促学

以往的考试时间两小时,不管是实操还是理论考试都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考核,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考试资格审查,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必须完成一项作品,对作品涵盖的知识点进行规定,通过审查后方能考试。

3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教学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观念以适应教学过程的需要。培养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对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积极探索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课程的教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规律。

猜你喜欢
课后课前计算机应用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